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研究

2018-03-22王亚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王亚荣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 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主要研讨了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情境教学 应用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好数学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较高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生本身思维能力不高,自制能力不强,对数学知识得到理解能力较弱,加大了数学教师的教学难度。对此,探寻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为情境教学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选择。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以实际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将学生引入创设的情境中,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将课本内容由繁化简,由难化易,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1]。文章对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学生性格特点,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分析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学生未来打下坚实基础[2]。另外,小学生大多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小学学习阶段较为抽象的一门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会面临一些困难,很容易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对此,教师运用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逻辑性概念知识简单化,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在学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点,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本性,创设情境,引出课堂内容,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认知兴趣与求知欲,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其中一节课是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接触到、看到的事物,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求知欲,并引出课堂内容。提问问题:今天,派大星生日,海绵宝宝想要送好朋友一个特别生日礼物,于是,他决定做一个与自己等身的布偶送人,然而,海绵宝宝只有0.5㎡的布料,它测量自身得到以下数据:高60cm,长40cm,宽20cm,问他手里的布料够用吗?以此带入长方体表面积的学习。吸引学生思考、计算,并得出最终结果,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本节课上,教师利用贴近孩子生活的动画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孩子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们思考,提高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大多较为抽象,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数学概念的详细了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数学故事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情景创设的教学工具,相比以语言描述为主的情景创设,数学故事教学模式下拥有更多的图片、文字、音乐等效果,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3]。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情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现象为故事情节,导入数学故事并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如:在小学数学中认识周长一课,教师可采用以下故事情节作为提升学生对周长理解的故事情景,具体如下:小红同学最近有一件烦恼事,小红:“妈妈,同学们都笑话我长得胖,我要减肥”,“好,只要你每天绕着家门前的公园跑三圈,你就能成为一个身材苗条的美少女了”。然而,小红同学并没有按照妈妈规定的路线进行锻炼,而是随意将路线改为了由家里到小明家一条线,几个月过去后,小红减肥效果不佳。为什么?为促进学生一眼看出故事引出的周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载体讲解故事,在故事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妈妈规定的一圈是什么”,以此提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并提高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四、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課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情境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此,在应用情境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创设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游戏中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两位数与个位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标价不高于8元的商品(商品可以是学生日常接触到的文具盒4元、笔记本2元、铅笔1元等),以此创设购买商品的游戏情境。首先:教师指定两名学生为顾客,并分别给他们11元与13元钱,让他们分别去超市购买自己想要的文具。最后,教师提问学生:顾客拿了多少钱去买文具?各自找了多少钱?通过该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加减法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语

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学重点,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对此,教师应积极寻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知识掌握,可谓学生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巧妙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晓红, 何夕武.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构建[J]. 教育, 2016(11):00071-00071.

[2]胡雅楠.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的情境式教学[J]. 高考:综合版, 2015(9X):102-102.

[3]刘云友. 论新时期小学数学的情境式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4(11):97-97.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