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路径分析
2018-03-22李楠徐凤江
李楠 徐凤江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黑龙江省已于2004年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面对老龄化趋势不断上升的现状,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对于如何建设社会养老体系,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建设养老体系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辨析
2010年前后,学术界对于“社会养老服务體系”的研究和讨论日益增多。在第十二个五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强调了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在养老基础设施上提供养老服务,以及制度政策上对于养老的支持。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由政府直接提供养老服务的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有四种模式:专业养老院、老年公寓、社区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它们相辅相成,是一种多元的社会养老制度。
二、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转型,是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根据现状,社区养老服务才是适应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新型养老模式。因此,完善黑龙江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有其必要性。
(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按照国际标准,当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时,就可以说是老龄化。在2004年,黑龙江省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10.4%,达到了老龄化人口的国际标准,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8年,黑龙江省60岁以上人口接近517万,老龄化人口比例已达到13.5%,且这一比例还以每年6.2%的速度增加,黑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将逐步加深。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老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明显。这给黑龙江省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受到了冲击。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地区间职业流动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都对家庭代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庭已经不能满足照料老龄人口的需要,这不仅是家庭的内部事务,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现实和未来都要求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立以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为基础的新型家庭养老服务体系。
(三)现有社会化养老机构供需不平衡
目前,黑龙江社会养老机构数量相对较少。据相关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级养老机构只有56000张床位,平均每1000名老人仅有11.5张床位,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据初步统计,黑龙江省有60万以上老年人需要社会服务。目前,城市老年床位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它只能满足10%的老年人的需要,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四)构建黑龙江省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养老服务的辅助手段,不能弥补新形势下家庭养老的不足和养老保险的缺位。在当前经济不发达的形势下,黑龙江省迎来了人口老龄化,而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实力却不足。因此,寻求和发展新的养老方式,弥补家庭养老制度的不足,已成为当务之急。
人口老龄化、家庭传统生活方式和养老机构不足等现状是“老”而不富裕的先决条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找到了新型的养老方式,即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是老年人的三个维度和平台。通过建设,形成了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在内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和老年人的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对那些有稳定收入来源(养老金等)的老年人和身体健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也可以适当发展个性化的高端养老服务。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加强社区养老机构建设
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应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加强社区养老机构建设,这对减轻政府压力有很大的帮助。黑龙江省一直鼓励和支持私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黑龙江省私营福利机构的文件》的发布,为私营福利机构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条件。它从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多个方面支持建立私营养老机构。2011年,黑龙江省发布了“暂行办法”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基金管理,这一政策的实施,能帮助私人福利机构解决资金问题,改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水平。关于民办养老福利机构,不同的省有不同的管理探索模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都根据特色经营模式的实际,快速发展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有的地方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公办养老机构,这对整个黑龙江省养老体系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随着黑龙江省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加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始终把养老服务放在首位,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人员个人素养的评价、职业道德等方面工作,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做好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黑龙江养老服务体系水平,解决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与竞争机制。
(三)完善发展老龄产业内容建设
建立健全黑龙江省养老金制度,还需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养老产业,应加强对老年人特殊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打破惯性思维,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框架,建立一个明确的老年消费市场。养老产品的设计应该关注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行业相关人员应做好市场调查,遵循市场规律,政府部门要积极扶持老龄产业,完善相关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黑龙江养老金制度的建设。
养老保障的供给主体是家庭和政府。地方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加大对养老基金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资,设置养老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加快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中国的社會捐赠仍处于较低水平,应积极利用资金资源,加强社会捐赠立法,加快建立社会捐赠组织,加强对社会捐赠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捐赠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社会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建立透明、高效的养老社区、养老社会服务平台。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加快推进老年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点。居家养老服务应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通信网络的有效整合,利用智能电话、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持智能化老年呼叫辅助服务平台,建立信息数据库,提供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家庭服务等基本服务。利用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服务体系。
(四)整合资源,提高社区的服务功能
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它有两个功能:日间护理和家庭支持。这是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间的养老模式,它在西方已被广泛推广应用,为中国社区养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建设任务,要关注老年人日托中心,促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促进老年活动中心等社区设施建设。城市社区的一天保健服务要基本覆盖一半的农村社区。因此,我们要树立国家民族的合作参与机制,地方和社会组织要加强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进一步发展以社区养老为基础的服务业,提高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建立老年社区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机制。有效整合社区各部门和单位的物质资源,是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物资资源供给能力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资源整合包括:第一,整合政府有关部门的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第二,社区和住宅机构,如中介机构、学校、企业等相关服务设施的整合;第三,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建立一些互助模式,如建立老年协会,帮助老年人,为他们心理服务等。该模式的实质是通过时间银行整合社区资源,量化服务时间,实现对劳动成果的延迟支付,从而实现社区的互助互利。另外,社区居民可以吸纳不同年龄段的人进来,使社区居民能够形成互助共享的好氛围。今天我为社区服务,明天社区将为我服务。与志愿者相比,团体的凝聚力和作用力将会更大。因此,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机制,是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根本保证。
【本文系201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人文面上项目“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与养老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352095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哲学与法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