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高职院一站式的学生服务系统建设研究
2018-03-22肖晖
肖晖
摘 要:高校的发展趋势要求“智慧校园”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西部落后地区的高职院也要建立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这是高职院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探讨当前西部地区高职院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院;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6.073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西部地区高职院的工作核心是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美好校园,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学生服务和管理系统。
1 一站式服务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早在1988年,美国的特拉华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开始普遍推行一站式学生服务,2002年英国由各大学校长组成的英国大学联合会中首次提到了“一站式服务”(One Stop Shop)的概念,提出要像对待客户一样对待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把各个为学生服务的部门和机构集中在一起,能够集中办理学生的各种事务,并能提升学生的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
在我国,高校主要以刚性的行政化管理为主,注重单一的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主导,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十九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发展新理念,高校的学生工作必然逐渐向指导服务型过渡,从2003年到2013年,全国近六十所高校都建立起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或称学生一站式服务机构,但是高职院的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高职院。
大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已成为高校管理学生事务的必然趋势,是高校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进行透明办公的重要一环。 “一站式服务”既能提高学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因此在高职院施行“一站式服务”能够减少行政管理的层级、使组织扁平化,有助于学生自主成长发展,更能获得大学生的推崇和喜爱。
但是,而西部地区的高职院的学生一站式服务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水平,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没有切實完成一站式服务的宗旨和目标,本文意在针对西部地区高职院当前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发展方向,以待对现实的学生管理系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现阶段西部地区高职院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发展情况和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更新慢。现有管理水平落后,还没有形成真正能自主管理、依法办学、社会参与、民主监督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和治理水平。
(2)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还没有充分开展起来。管理理念还有待更新。管理人员的相关再教育再培训还没有跟上日程,很多工作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服务学生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学生服务管理平台不仅仅是学生办事大厅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学生服务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其中如何使用这个系统,如何改变观念,建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态度,应该放在首要位置。
(3)没有建立规范的、透明的、开放的管理平台,办事流程和办事时间不明确,办事过程繁杂,多部门参与从而导致责权不明晰,无法建立相应的追责机制。
(4)学生服务的相关查询系统没有建立,还是传统的纸质文件为主,辅以各部门人工管理及服务模式,各部门衔接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在所难免。
(5)学分制的学生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现有教学体系还是原来的专业课程、修业年限、课堂班级的模式,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先进地区的高职院水平差距巨大。
3 西部地区高职院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建立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业务水平,服务中心的各种项目、工作责任划分清晰,实行项目责任人制度。
(2)服务系统制定服务的流程要具体化、透明化,服务进程可跟进、可查询、可咨询,明确办结时间,提高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
(3)建立学生服务网络系统,信息可在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查询,信息更新有提示,信息变更可以自主上传凭证,信息错误可以自行纠正并通过系统检测合格以后进行修改,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流程,从源头上杜绝吃拿卡要的土壤。
(4)遏制官僚主义和僵化思想,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的设计上要突出:①以管理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②以方便学生查询各项事宜为中心;③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中心。
(5)对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统一设岗,双重管理”,采用“首问负责制”、“全权代理制”和“办结时限制”,做到服务中心当场办理事务、限时承诺办理时间、急件快速办理、综合事项各部门协调办理、明确答复各种问题,以及预约办理特殊事项等各种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健.“大学生一站式服务”解读[J].教育,2014,(23):34-35.
[2]詹文瀚.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与探索[J].青春岁月,2015,(2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