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2018-03-22李定忠
李定忠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學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探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入手,重点探讨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希望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进而促进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提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现代教育不断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用人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效果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数学教育的领航者,教师需要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钻研探索,不断提升课堂效率。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学习观,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观念是指引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如果教学观念有了偏差,那么再全面的教材,再多样的教学方法都只是徒劳。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导,老师讲学生听,缺乏沟通互动,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意识到数学是一门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给予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具体而言,需要我们抛开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束缚,更加注重素质教育。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或者身边实物将丰富的课外生活带进课堂,实现更加开放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且情绪多变的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从整体把握,整合师资、学生、课本等多方资源,结合各种变革因素,对其进行合理组合,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讲解教学重点,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的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形成持久的内在动因。[1]
二、以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以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热情,导入所学知识。它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果缺乏合理的情境创设,很难让年龄较小、理解力较弱的小学生吸收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数学应用题时,老师可以用小学生喜欢的熊大熊二为素材编写应用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学生常见的买日用品为背景创设情境,例如“一个笔记本2元钱,一个文具盒10块钱,那么文具盒比笔记本贵了多少钱”这样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也积累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的相关经验。然而实践中教师对情境创设流于形式,缺乏创新且脱离实际,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倦怠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所教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并要。不断关注时事动态,了解学生的好恶变化,进行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和领悟能力的适宜情境设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最小公倍数》相关知识时,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报数”游戏开始,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为什么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从而理解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学习的热情,也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2]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倡导还课堂于学生,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好的老师不在于教授好课本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对于经过自己钻研思索得出的学习成果学生往往记得更加牢靠,理解的更加透彻。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除讲授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多进行自主探究的相关教学设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然后让学生观察该表并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关难题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时,老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结合长发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特性自主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给出明确的讨论时间,到时间后,让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发言,解释小组讨论成果,在各组讲解完毕后,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再进行师生互评,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学生得出一种解题方法时要引导学生树立发散型思维,拓展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学习,协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利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互评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加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研究有其存在的必要意义。所以当前的数学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把握好整个改革方向。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创新教学手段,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情境引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4]
参考文献
[1] 杨通知,吴代培. 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J]. 教育现代化. 2017(36)
[2] 高文环. 例谈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 现代农村科技. 2017(10)
[3] 张垚婷. 多媒体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5)
[4] 宣忠琪. 谈多媒体优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