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班级管理方法
2018-03-22陈贵印
摘 要: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班级的管理有越来越深的感悟,怎样管理既人性化有,又不失威严,自己还能省些力气,在2008年时我试验了小组管理,小组评比结合教师指导的班级管理方法,经过三界学生的实验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组管理;交流
一、 小组划分和小组长的产生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我按照班级的座位情况一般就近把班级同学分为6组,每组6-8人,经过一周的观察和接触选出一个具有领导力的组长,并由这个组长在本组自己任命一个最得力的助手——副组长,这为两人以后更好的合作打下了基礎,这样班级的12名班干部就这样产生了。组长是最基础的班级干部,小组同学可以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确定小组的奋斗目标等,在2015年九月七年级新生的第一次家长会中,我曾经利用大屏幕展示体现小组文化和小组生活的内容的一些视频和照片。包括小组长讲话,小组同学一起喊口号,小组同学一起活动等等效果非常好。
二、 班规的制定
班规是班级学生的行为准则,一个细致的班规对班级的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制定班规要结合学校规则制度对日常管理进行细化,刚开始是要严格细化,比如要保证地面整洁,我规定了不许在地面放书包,放水杯的要求。
根据上课专心听讲的规定,我指定了听课不许转笔,不许喝水,不许手托下巴听课,不许趴在桌上的要求。
班规的制定是可以补充的,这些也是平时限制学生的方法,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班规中要规定扣分和加分细则,对于违反班规的同学根据实际情况每人次扣1分或2分,被学校扣分,小组扣5倍分。
学生的好人好事酌情加分0.5或1,作业完成好加分,为班级增得荣誉5倍积分,但加分总比扣分少,所有小组的划分不看成绩看纪律,你只要不违纪就是一个好组员。
三、 小组的评比惩罚和奖励
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评比,按照小组加分减分的情况算小组的得分,优胜是三个小组,另外的三个小组要给这三个小组成员每人买一个礼物,所以在小组中,你表现好了小组不一定获胜,你要帮助你的小组其他同学避免他们犯错误,要帮助他们,我觉得这是小组管理的精髓,靠学生管理学生,解放了老师,让集体即小组的力量去影响人,改造人,最终实现小组同学的共同进步。
惩罚所买的小礼物,要让学生能接受,但感觉还挺不舍得,通常是笔5元左右。评完分后,得分较低的三个小组要总结,专门找一个时间进行小组整改,组长总结得失,对表现差点的组员进行批评,有的还要写检讨。
小组管理好处
1. 班级纪律有人管,你不在时安排小组长交叉管理1-2,2-3,3-4每组都想尽可能多地扣其他组的分,所以管理得很严格,纪律不会出问题。
2. 班级很多要求提出后落实效果好例如:晚上放学后要落凳子,班级收取费用时都及时带齐,班牌,桌布是不是都带来了,等等,由于和小组得分挂钩,不完成要扣分,所以落实效果非常好,特别是作业的完成情况,你根本不用操心,小组的组长会替你管好他们组让人头疼的组员。
3. 学校布置的工作有人干,完成学校组织的工作情况好
例如学校布置每班教三篇赠文,学校布置板报等等,涉及给小组加分,自然人人不想错过,特别是给小组总扣分的同学,更是积极。总想加点分表现一下自己,弥补以前的过失。在刚刚搞的这次法律知识竞赛中我制定了年级组前20名加2分,年级组后20名扣2分的政策,小组同学都非常积极,班级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4. 班级的备品不愁,班规规定组员给班级做贡献给小组加分,比如买拖布,献花等,为了防止在周五评比前突击做贡献加分,我规定了献物品时间只有周一周二两天。周三周四周五献东西分加到下周,我现在的桶是上一届留下来的,我还要一个新桶在办公室放着呢,这都是学生献的。班级却什么东西都不缺。
5. 为家长会的准备材料,在小组评比时每一组都有一个加减分记录本,本上详细记录了你哪天因为什么扣得分,哪天因为什么加的分,小组采取交叉记录,在家长会时把记录本发给家长看看,便于家长对孩子平时的表现进行了解,也展示了我们教师管理的有序性和科学性,而不是随意,随机地去管理。
总之,小组的划分管理,小组评比使我在班级管理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它摒弃那种体罚或罚物等惩戒管理方式,依靠小组管理,小团体的力量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争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等,也使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更理性,更科学。
作者简介:
陈贵印,中教一级,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本溪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