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选项课“弱化技能突出比赛与趣味”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8-03-22冀晔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尝试将“弱化技能,突出比赛与趣味”的教学模式在沈阳理工大学羽毛球选项课中运用,针对公共体育课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来验证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模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一、 实验结果分析
(一) 实验后比赛结果分析
实验组的学生在比赛中占据了主动,胜率平均比对照组高出23%。而且从每场的平均胜负分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生占有主动。比赛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同时通过比赛的锻炼,也会增加胜利者的继续练习的欲望。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术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实验组采用的教学模式与对照组的相比,更好地达到了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制定目标,更有益于羽毛球项目在学校的开展。
(二) 对参加羽毛球选修课学习的情况分析
1. 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绝大部分羽毛球选项课的学生还是喜欢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仅有较少部分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羽毛球运动。从一定程度就说明,沈阳理工大学羽毛球选修课的学生是出于兴趣而选择这个课程。兴趣是学习的关键,观察中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均能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兴趣,他们主动参与羽毛球练习、积极购买羽毛球拍等,在羽毛球课学习过程中,他们都会积极向老师求教、与同学切磋,参与的积极程度较为明显。
2. 学生参加羽毛球选修课的基础
在羽毛球基础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以前参与过羽毛球练习,表示自身具有一定的基础,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示在羽毛球方面是零基础,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羽毛球的运动不适合自己,自己的体能完成不了,所以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相对地不感兴趣。对于此类学生应该多加引导,让其对羽毛球运动产生兴趣,然后再进一步引发其练习的动力。调查中得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参加过羽毛球的相关比赛,也没有了解过羽毛球的比赛规则,同时也表示对羽毛球相关的技战术并不是十分了解。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掌握羽毛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注重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
3. 学生选课动机
有31.1%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身体选择的羽毛球课,还有23.3%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身体而选择羽毛球课,还有13.3%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水平而参加的。此类学生是具有明确的选课动机,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羽毛球课。有12.2%的学生选择羽毛球课是因为“受其他学生影响”,很多学生是出于选什么都无所谓,有体育成绩或跟伙伴在一起就好了。这类学生一般在体育课的学习中通常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的。20.1%的人表明其选择羽毛球是因为其他原因或没有什么原因,可以说这些学生观念是完全没有学习动机。
(三)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情况分析
1. 课后学生参加羽毛球活动的频率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课后的活动频率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是造成其比赛成绩出现明显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课后不再练习羽毛球的学生中,实验组仅占其自身的20%,而对照组有66.6%;经常参加练习的学生中,实验组的数据为64.4%,而对照组仅为35.6%。学生课后不练习羽毛球的原因有:没有适合的搭档。学生课后练习频率的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实验组的学生通过学习在课程上可以更多地体验到单项技术的实战应用原理,更快地体验到比赛的乐趣,可以引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学习的动力就明显地增强。
2. 课后学生每周练习次数
实验组中有53.8%的学生达到每周练习次数在3次以上,比对照组多33.8个百分点;而且每周练习次数在2次的学生中实验组也要比对照组高出4.1个百分点。对照组的学生在羽毛球选修课学习后并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参加羽毛球运动次数。而实验组的学生在通过羽毛球选修课学习后,大幅度地提升了其参加羽毛球运动的次数。这也就进一步表明了“弱化技能,突出比赛与趣味”的教学模式在沈阳理工大学的羽毛球选修课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3. 课后学生平均每周练习时间
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有33.3%和26.9%的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30分钟,有40%和46.2%的学生每周练习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这也表明他们对羽毛球运动感兴趣。有26.7%和26.9%的学生每周练习羽毛球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热爱羽毛球这项运动,努力地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可以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比赛,以赛代练提高练习的兴趣与效果。
4. 选修课后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实验组有66.7%的学生认为满意,比对照组高出22.3个百分点。实验组有2%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满意,比对照组低9.1个百分点。调查发现认为比较满意的同学是学习可以达到一般比赛的需要,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战术,对于所学的内容能够理解掌握,能够较好地完成选修课的任务。“弱化技能,突出比赛与趣味”的教学模式在沈阳理工大学的羽毛球选修课教学中应用是有可行性、实效性。
二、 小结
“弱化技能,突出比赛与趣味”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的状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模式改善以往忽视学生自身能力,减少了学生的此方面压力;改善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弱化片面追求竞技效应,减轻其给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一定负担。
参考文献:
[1]马行风.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实效性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14(5):16-17.
[2]田麥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46).
[3]刘龙.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7:1-15.
[4]陈艳.谈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16(6)112:7-8.
作者简介:冀晔,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