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探究
2018-03-22王楠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储备的后备军,他们饱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简要研究,并针对此提出了教育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型发展人才,这就意味着,不光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和专业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当今的“90后”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例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家庭期望的压力和自我压力等等,他们较以前年代的人相比,更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或障碍,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的研究不容小觑。
二、 “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作为现代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一定的划分标准的,同样,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但是心理健康的划分标准远不及生理健康的具体和客观,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狀况对于人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心理健康是指人们保持的一种持续且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主体能够根据客体需要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运用合理、适合的方法,以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为主,以老师和学生为两个主体,提供科学、专业、健康的指导。
三、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调查研究发现,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焦虑症状。在大学生中,特别是大学新生之中的焦虑症状普遍较高,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很多学生自小到大,父母只是一味的要求他们读书,而忽视了对于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当结束了中学时代,离开了父母的羽翼和呵护,来到了离家在外的大学时,尤其是在面对周围崭新的面孔时,很多大学生觉得难以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等,这就导致了其焦虑情绪的产生。另外,当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学习和考试等问题时,很多学生也会产生焦虑情绪,适当的焦虑能够带给人们压力,帮助其更好的处理问题,但如果过度焦虑,就会适得其反,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2. 强迫症状。当前我国的很多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在物质上给予了孩子充分的满足,同时在学业上也过于严格要求,不容许孩子犯任何错误,亦或是出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状况,而在心理上,却忽视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关心,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管理孩子,抱着“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心理,使学生缺少自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压抑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强迫行为或是强迫意念,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3. 偏执症状。出现此类现象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当面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时,往往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喜欢去猜疑,甚至夸大事实,当这些“天之骄子”们离开了家乡和父母,怀着极度喜悦和兴奋的心情来到大学校园时,发现大学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当面对与自己想法不同的老师或者同学时,他们常常会以放射性思维去看待学校内的一切事物,觉得什么都不顺眼,一味地去抱怨。
四、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1.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德才兼备、既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又具备高尚、健康的心理素质的综合发展型人才。在高校内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理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更好的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升华,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 建设专业的教育师资队伍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当今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心理健康实际教学中就会惊讶地发现,虽然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动作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忽视了此方面的教育。当前在我国高校内基本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但是,拥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却相对较少,所以建设专业的教育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只有提高了教师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并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去进行教育,并且针对一些存在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问题,从而健康、积极的成长。
五、 结束语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光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远远不够,还需要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必不可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教育时教师也应注意到一些问题,以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需要不断探索下去,以此来实现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13-14.
[2]丁怡,肖菲等.国外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5(11):60.
[3]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2-16.
[4]邓志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8):16-17.
作者简介:王楠,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