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以小学高年级为例

2018-03-22林焱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圈点语言文字言语

林焱华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福建 仙游 351200)

批注,就是在阅读文本时边读边作记号,促进学生思考,或读后再读时留意。在小学高年级文本阅读中,学生会运用所有的知识及生活阅历,与文本一一悉心对话。在高年级言语实践中,这种语用式的批注显得尤为重要,从语文教学来看,学生与文本对话应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这时,运用批注,圈、画、批、点、注,有时可写出简单几行阅读感受、阅读心得,这样能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

一、批注疑问点——交流沟通

疑问,能思考、增趣。有疑点时作批注、留下疑点,与同学、教师、家长交流探讨,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正确答案,有利于不断培养学生的怀疑探索精神,能让学生思维核心指向更深层。[1]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不少学生读到“地球上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他们在这句下面画线划问号,写上批注语(如右图):地球这么大,树、砍了可以再栽;水干了,天空会下雨,为什么说会枯竭?是有限的吗?这时,教师让大家观看:砍伐树木,大量污水排放,无节制地采煤,抽石油的视频资料,结合文本中的下文: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不能再生,还因自然灾害等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2]在学生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和数据面前,使学生对“只有一个地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强了保护地球的意识。

质疑是一种思考与探索,学生们所圈点的,往往是文本的重难点,这是他们在阅读中自己所发现的,说明这是掌握知识的真实起点。

二、批注关键点——体验感受

批注的圈、点、画是人物心理机制作出简单的反映,阅读时的批注,是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和学习任务时的运用。

小学高年级的“圈”与“画”式的批注,是在他们受到文本感悟时,产生极大感动时在文本留下的一些语言范式,他们除圈、画外,有时会用写,写出心中的感受。如六年级上册的《唯一的听众》作者在弹《月光》奏鸣曲时,在听他的只有坐在木椅上一个聋哑人时,学生们写道:“这位音乐教授无私地培养鼓励年轻人,一直真诚地关心着,无论眼睛看得见看不见,耳朵听得见或听不见,一直在为培养祖国下一代音乐人才尽心尽责,我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应十分敬佩、感激。”若一个人用心去阅读一篇文章,就一定会有所感受。批注的运用,可真实反映出学生对文本到底读懂多少、感受多少的情况。学生批注的这些感受提示我们,针对学生预习时的批注,要圈点出重点,精准分析、用心感悟,教学时才能调整自己的设计,让教学预设与学生批注点相吻合才能奏效。

三、批注重难点——评价言语

言语是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应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圈”与“画”,把文本中赋有生命力的文字批写出自己对内容的评价。评价时可以从重点词句入手,为重点语句“注”上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是基于言语实践来实现他们对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的价值判断,当然,也可以关注到全篇写作结构,对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分二大类,一是对人物的评价,二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人物的评价,如《穷人》《凡卡》《少年闰土》是要对作品的主人公所表现的品质进行评判,如《一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学生在书中对有关作者的言行写下对人物的评价:如对鲁迅写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表现的写照,《桥》一文对老汉写上“鞠躬尽瘁、先人后己、士卒为先、首当其冲等”,对这位老共产党员以身作则的精神进行点赞。

对语言文字的评价,如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文章结构的严谨等。像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索溪峪的“野”》的“野”字时写道:“‘野’字用得太神了,它点出了索溪峪的自然之美”;当学生阅读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时,有位学生这样批注:“表面看故事的结局很美,小女孩带着微笑、在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中死去,但这更体现了小女孩临死前的凄凉之境;安徒生通过对比的手法,以“喜”衬“悲”;《再见了亲人》文体结构为并列式叙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以分小标题式的并列式叙写方式行文。

言语的评价,还可评价出它在文本中对所表达内容的价值,如《伯牙绝弦》是古文经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必得之”的“之”字后面加批语,这个“之”指什么?代词作用是什么?你从“必得之”三字读出了什么?让学生体验语言文字的不同敏感度,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

当然,批注式教学,应针对不同课型。因为教学任务、内容和目标的不同,其实践施用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样才能适应程度不一的学生学习。

总而言之,边读边批注,会让学生养成动笔墨的读书好习惯。运用批注,学生直接在文本上,圈点勾画,发现重点、疑点,求助别人,丰富自己,也可写出阅读心得,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值得咀嚼、玩味与借鉴、学习。

[1]刘振武.情趣教学法实验研究(二)——对中职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4):23-24.

[2]朱荣霞.学与教的故事[J].辽宁教育,2003(10):35-35.

[3]黄玉平.咬文嚼字,悟古文之意[J].小学教学参考,2012(9):12-13.

猜你喜欢

圈点语言文字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催债与还钱
黄侃读书
社交媒体受众点赞行为的经济效益——以微信朋友圈点赞为例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