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8-03-22李权达聂洪岩

四川建筑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

李权达, 聂洪岩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天津 301800)

[定稿日期]2017-10-16

工程建设施工前,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地质勘察,勘察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目前,多数工程施工中均存在水文地质问题,发生原因为未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因此,需加大地质勘察力度,选用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法和技术,并详细记录勘察结果,只有这样才能预防水文地质危害,保证工程正常施工,现从以下几点探讨。

1 水文地质勘察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所产生的影响多体现为地下水问题,针对环境、地域不同的工程,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也不同。只有施工前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1.1 测绘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工程的主要部分,决定着工程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而施工前的勘察工作,能清晰、直观地反映施工现场情况,让图纸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在保证施工图纸规范、科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1.2 熟悉地质环境

工程施工中,地下水的实际情况会影响工程稳定性,工程施工前的水文地质勘察,便于掌握水文、地貌等信息,优化工程设计,为工程施工提供便利。

1.3 防范结构病害

工程施工中的地下水冲击,是导致地基沉降、渗漏的主要因素,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性。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能帮助施工人员尽早发现潜在性隐患,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将工程危害降至最低。

2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灾害及地质勘察问题

2.1 水文地质危害

2.1.1 地下水位下降

一般来讲,多数地下水位下降都是人为造成的,主要表现为:①岩土密度、地下水位变化关系密切,岩土密度易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升高,导致地面沉降;②地下水位的下降引发干湿交替现象,促使木桩腐烂。同时,也加快钠盐层的溶解速度,造成建筑物偏移;③使岩土变形,缩短岩土的收缩、膨胀时间,加大地裂风险,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2.1.2 潜水位上升

水文地质勘察中,造成潜水位上升的因素为:工业废水、给排水管道渗漏,湖泊、河流水位升高等。从潜水位的上升上看,使地基出现偏移、隆起现象,导致建筑工程上浮,降低安全性。由于岩土体不稳定性的存在,一旦潜水位上升,将导致河岸滑移,破坏岩土功能。潜水位的上升易软化地基,而黏性土含水量的上升,又降低着岩土强度,造成工程变形。

2.1.3 地下水位波动

正常情况下,地下水压力对水文地质产生的作用比较小,通常不会造成大的危害。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使水位持续波动,比如:气候变化、水库水位变化等,这种情况会严重危害岩土工程。首先,水位的波动压密土体,也就是使土体密度变大;其次,加快材料腐蚀速度,缩短建筑工程寿命;再次,短时间内溶解钠盐层,导致主体位移;最后,使岩土变形,长此以往,造成地裂。

2.2 地质勘察问题

2.2.1 不重视地质勘察

建筑施工是综合性高、施工时间长的工作,这就要求工程勘察人员全面了解地质勘察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要求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勘察数据的真实性,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但从当前看,多数单位不够重视地质勘察工作,认为其只是形式上的工作,日常工作中做做样子就好。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正是由于一些人不重视地质勘察,才导致工作未落实到底,影响工程质量。

2.2.2 勘察技术落后

水文地质勘察前期,需全面了解工程现场情况,并选择合适的勘察技术,设计规范性的勘察方案,这样才能在顺利开展勘察工作的基础上,保证勘察数据的真实性。但实际勘察时,多存在勘察技术落后现象,再加上勘察工作量大,内容繁多,工作效率低,影响勘察结果的正确性,造成物力、人力的浪费。

2.2.3 缺乏水文分析内容

通常情况下,地质勘察除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外,还要勘察水文条件,只有全面了解工程当地的水文特征,才能准确预测极有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部分工作人员由于不够了解勘察工作,工作经验不足,极易出现忽视水文地质勘察现象,甚至还有部分虽将水文特性纳入勘察内,但并未全面、细致分析其特性的现象,导致无法真实反映水文状况,影响整个勘察工作的效果。

3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3.1 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重视度

参与地质勘察工作的勘察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工程施工重点。与此同时,还要按照勘察工作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勘察,全面了解当地水文地质状况。另外,还要在工作中积极积累工作检验,优化勘察流程,并记录相应渠道,为日后的地质勘察提供保障。提升工作人员素质,通过对工作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专业知识的讲解,提高工作能力,便于更好解决地质勘察问题。

3.2 规范地质勘察环节

对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非常重要,这和工程质量、使用年限相关。地质勘察不但是复杂、繁琐性的工作,还是系统性的工作,专业性极高。当前,我国逐渐提高着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相关工作也在完善中,有着相对明确、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健全的体系。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除能保证勘察工作的合理性外,还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应制度,涵盖地质勘察各细节,并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规定,比如:地质勘察任务、勘察结果评价等,从而提高勘察水平,规范勘察流程,为勘察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地质勘察人员并未深入了解规章制度,实际工作中仅依靠自身经验,从某种层面上影响勘察结果。基于此,勘察人员需提高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遵循相关制度开展工作,全面了解水文地质,进而提高勘察效果,保证工程质量。

3.3 改革勘察技术

地质勘察技术和勘察结果关系密切,为保证勘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勘察技术的改革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勘察技术的改革分为这样几步:首先,加强勘察人员的教育培训,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转变传统的思想意识;其次,改进传统的勘察技术、方法,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性的勘察技术,并引入国外先进的勘察设备,进而提高我国的地质勘察能力;再次,做好水文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工作,增强抗病害能力;最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针对潜水位上升带来的灾害,及时进行管道的修复处理;针对私自抽取地下水引发的水位下降问题,加大执法力度,预防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3.4 深入调查地下水状态

水文地质勘察中,需深入调查地下水状态,以保证工程不受水文地质危害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对地下水状态进行调查时,应从这样几点进行:①明确地下水状况的调查目的,制定调查标准;②充分了解地下水类型,明确地下水位,深入了解水位变化规律。只有深入调查上述因素,才能获得真实、有效的地质勘察资料。另外,施工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选择,明确基坑的施工方案。工程施工中,综合考量工程,并评估施工中极有可能出现的隐患,制定有效措施防治,比如:严格把控基坑开挖深度,保证水压符合标准,从根本上规避地下水突涌现象的发生。

3.5 加大地质勘察监理力度

工程地质勘察是周期性的工作,因此,勘察工作需分阶段进行。一般来讲,地质勘察监管工作是技术性的工作,从工程性质上看,它属于技术咨询类工作。为保证地质勘察效果,要求监管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但从当前看,地质勘察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勘察流程不符合规范。故而,工程施工中应将重点放在勘察流程的监管上。

3.6 保证地下水位、潜水位正常

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潜水位不稳定现象,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高度重视此问题,并加大引水管道、给水管道的监管力度,若操作中出现管道渗漏问题,需立即修复。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地下水的抽取、采矿的管理,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立即纠正,并加大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从根本上规避施工隐患。

此外,加强水理性质的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和地质勘察工作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理性质包含透水性、持水性等,为提高地质勘察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需加大水理性质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其的分析、测试,得出准确性的数据,保证地下水分析的真实性。相关研究认为,水理性质除改变岩土强度外,还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重点评估工程地质问题,比如,若地基压缩层内存在细砂,应预测引起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工程地质勘察中,根据工程情况、需求,提供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为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查明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灾害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还危害大气环境。因此,需加大水文地质勘察的研究力度。本文通过对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常见灾害为地下水位下降、潜水位上升、地下水位波动。并且,地质勘察中还存在不重视地质勘察工作、勘察技术不合理、缺乏水文分析内容等问题,影响地质勘察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勘察结果。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提高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规范地质勘察流程,改革地质勘察技术,加大地质勘察监理力度,在提高地质勘察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 毛国强,唐辉.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15(8):256.

[2] 付强,秦福锋.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J].企业导报,2015,20(13):140.

[3] 张瑞刚,方李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微[J].有色金属文摘,2015,30(6):142.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