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2018-03-22文燕雄陈东梅刘喜孙毅王多干高帆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利巴韦口服液

文燕雄,陈东梅,刘喜,孙毅,王多干,高帆

(1.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2.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广州 深圳 518000)

手足口病是目前临床上儿科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多达20多种(型)肠道病毒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生,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科萨奇病毒A16型最为常见[1]。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较严重,如发热、口痛、厌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少数患儿可以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循环障碍,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临床应积极给予治疗。本研究即旨在探讨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3];(2)初次就诊,发病后未接受任何治疗措施;(3)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重症手足口病需要住院治疗患儿;(2)合并相关药物使用禁忌症。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手足口病常规治疗,如降热,补充维生素B、C,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抗病毒口服液(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890017,规格为10毫升/支)联合干扰素(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10007,规格30 μg:1 毫升/支)治疗:抗病毒口服液使用方法为5~10 毫升/次,口服,3次/天,7 d为1个疗程;干扰素使用方法为10 ~15万 IU/(kg·次),雾化吸入,2次/天,7 d为1个疗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则仅接受干扰素治疗,其方法与观察组干扰素使用方法一致。

1.3 病原体检测

治疗前后分别取所有患儿咽拭子送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科萨奇病毒A16型检测。仪器为美国应用生物系统(ABI)公司生产的7500型定量PCR仪,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及结果判断。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口腔疱疹及溃疡愈合,手足及躯干部皮疹消退,无发热为治愈;口腔疱疹及溃疡减轻,手足及躯干部皮疹明显消退,其他症状改善为有效;合并皮肤及口腔感染,皮疹消退不明显,发热不退为无效[4]。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速度的比较

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总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速度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病原体阳性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科萨奇病毒A16型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科萨奇病毒A16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病原体阳性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疗效评价,观察组治愈55例(91.7%),对照组好转4例(6.7%),无效1例(1.7%);对照组治愈48例(80.0%),对照组好转10例(16.7%),无效2例(3.3%)。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9,P=0.035)。

2.4 两组患儿治疗安全性分析

治疗期间,所有患儿血压、呼吸、脉搏,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变化。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根据其特点,临床常将手足口病分为普通病例、重症病例两类,前者预后良好,而后者则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情极其凶险,甚至可以导致患儿死亡[6]。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门诊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因此需将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例进行排除,这亦说明本研究主要探讨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

目前临床治疗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原则包括如下几点,如做好皮肤、口腔护理;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以及必要的对症治疗等[7]。除此以外,抗病毒亦已成为手足口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其疗效获得了充分认可。叶秀春等[8]报道,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可以缩短其体温恢复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并且提高肠道病毒转阴率。韩薇等[9]报道,干扰素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巴韦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利巴韦林组,因此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上述文献可知,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是值得临床探索的一个治疗方案。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接受干扰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总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科萨奇病毒A16型阳性率在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上述病毒阳性率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安全性方面,所有患儿治疗期间的血压、呼吸、脉搏,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变化。抗病毒口服液由多味中药制作而成,其中板蓝根为君药,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石膏、知母、生地黄、连翘为臣药,可泻火凉血、清热解毒、滋阴润燥、消肿散结,石菖蒲、广藿香、郁金香为佐药,可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化湿辟秽,芦根为使药,可清热生津、除烦止呕,上述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凉血解毒之功[10]。干扰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干扰素特异性受体,进一步诱导抗病毒蛋白生成、刺激一氧化氮(NO)生成防御病毒感染等发挥抗病毒作用。

综上所述,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良好,具有起效快、病毒阴转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该方案治疗手足口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邹小卫,蒋豪明,陈棉,等. 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意义[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8):4234-4236.

[2] 陈苏,杜潘艳,郑红,等. 不同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病毒载量及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8):2211-2215.

[3] 汪受传,王雷,尚莉丽.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手足口病(修订)[J]. 世界中医药,2016,11(4):734-740.

[4] 宁慧娟,张艳玲,伏瑾,等. 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泵吸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刊,2015,50(9):56-59.

[5] Zhifang L,Juanjuan G,Qihang H,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 of human enterovirus 71 and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J]. Yi Chuan,2015,37(5):426-435.

[6] 张晓俐,陈芳,严海燕. 神经节苷脂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SE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5):105-106.

[7] 邢红梅,于忠锋. 高压氧综合治疗手足口病重症患儿23例疗效观察[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6,23(4):321-323.

[8] 叶秀春.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12):1089-1091.

[9] 韩薇. 对比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156-157.

[10] 朱秋玲,严鹏科,李军. 抗病毒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3255-3256.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利巴韦口服液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