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变化分析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09-2016)》的研究

2018-03-22李兴光王玉荣周海娟

经济与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京津冀创新能力区域

李兴光 ,王玉荣 ,周海娟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29;2.衡水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一、引言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区域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地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王钱永 等,2016)[1]。区域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易平涛 等,2016)[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良好的创新氛围、政策的支持、创新要素的聚集等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三地已经从不同层面展开了区域创新的协同合作。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可以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进而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进而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雄安新区的设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此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政府部门了解京津冀区域创新的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政策,同时,对于改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及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视角,主要依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2016)》①中连续八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趋势分析,研究了京津冀三地创新能力的差异及动态变化、区域创新能力的短板及未来提升空间,以期能为增强京津冀的产业集聚,提升区域协同和创新能力,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区域协同创新的环境,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众多专家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统一定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法起源于C.Freeman(1987)[3]和 R.Nelson(1993)[4]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概念,P.Cooke et al(1998)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区域创新能力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5]。区域创新能力强调区域经济产出能力,培育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以经济增长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为原动力(范柏乃 等,2015)[6]。

区域的创新能力包含了诸多要素,是一个区域内全部的创新能力,简单来讲包括了实际创新能力和潜在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潜在创新能力即区域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是一个地域科技发展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高低(G.Schiuma et al,2008[7];M.Riddel et al,2003[8];J.L.Furman et al,2000[9])。将区域创新潜能界定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成长性及发展前景的展望,该理论中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在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充分的阐明及验证。

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地域内的学习机制、知识转化效率和技术水平为基础的,通过创新性活动的增加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理念等(黄鲁成,2000[10];F.Quatraro,2009[11];柳卸林等,2002[12])。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完善的创新环境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条件(朱海就,2004[13];T.Tura et al,2005[14]),同时,区域创新能力与制度、产业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这种能力不可复制,具有异质性(H.Romijn et al,2002[15];M.Riddel et al,2003[16];Gonzalez-Pernia et al,2012[17])。区域创新活动需要不同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参与进来,并相互作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吴林海,2001)[18],在创新过程中集聚知识、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邵云飞 等,2006[19];甄峰等,2000[20]),进行整合,形成区域内竞争力较强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能力。

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着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M.E.Porter(1999)[21]从创新基础设施和支持创新的环境两个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强度,设计了美国的创新指标体系。M.Riddel和R.K.Schwer(2003)[22]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引用国家创新能力理论,得出是知识的存量、工业的研发投入以及高层次人才等因素影响了美国的技术创新能力。Jon M.Zabala等(2007)[23],H.Pinto 和 J.Guerreiro(2010)[24]利用企业 R&D 投入、专利申请数、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情况等关键衡量指标,对欧洲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国内学者主要从创新的环境、企业创新、区域政策以及技术研发能力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指标体系构建。甄峰 等(2000)[20]构建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创新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在研究汇总综合考虑了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5-32]构建了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绩效五方面要素评价体系。侯风华 等(2008)[33]充分考虑了区域的发展性和创新潜力,将区域创新能力划分为当前创新能力和长远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王锐淇 等(2010)[34]利用R&D经费支出、技术市场活跃度、人力资本等指标,研究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魏守华 等(2011)[35]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R&D投入、科研机构水平、知识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郭丽娟 等(2011)[36]从七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要素集合,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开放水平、教育、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等几个方面。张洁(2012)[37]分析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三要素即核心因素、紧密影响因素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阐述了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等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并总结了我国区域创新的四种模式。刘国新 等(2003)[38]设计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创新要素投入、成果产出和后续发展潜力3个层面,涵盖了了9个二级指标。魏彦莉(2002)[39]从研发能力、教育能力、服务能力以及创新氛围4个维度,细分了10个二级指标进行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刘润芳 等(2010)[40]利用岭回归估计模型对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高校的科研投入对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赖永剑(2014)[41]将全国划分成两个技术类别A类和B类,得出A类别中上海市的创新效率最高,B类别中河北省的创新效率最高,同时,各区域的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有显著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

综上研究情况可得,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大部分着眼于某省市区域的创新能力的现状评价而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连贯性、发展性的特点,仅仅分析某时间节点的创新能力状况并不能全面完整地评价其区域创新能力。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自2000年连续颁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其中设计了完整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本文采用了该报告中指标体系的维度进行分析。文章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趋势分析法对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研究,分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同时评价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三、区域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一)区域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选取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自2000年开始连年出版,是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写,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策划,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知名度。报告充分借鉴了《全球竞争力报告》《全球创新指数》《国家创新指数》等国内外权威报告的指标选取、评价方法的确定等。报告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公开的年鉴数据,同时还包括从科技部、知识产权局、工商总局等机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并根据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质进行了动态性调整而确定的。其指标的确定运用加权综合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共分五个一级指标:知识创造(权重0.15)、知识获取(权重0.15)、企业创新(权重 0.25)、创新环境(权重 0.25)和创新绩效(权重0.20);二级细分指标20个,40个三级细分指标,137个四级细分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该指标体系较全面地包含了衡量创新的大部分基础性指标,同时指标体系分为实力指标、效率指标和潜力指标三个层次,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目前,指标体系中缺乏对制度、体制、政策及政府效率的直接测度,以上指标只能通过创新产出来间接反映。

图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框架

(二)评价方法

区域创新能力报告采用了多指标评分加权综合法,基础指标标准化以后,采用专家打分获得指标权重,根据指标体系逐级综合,最后得出各地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值。

单项指标采用年鉴数据来表示,在标准化处理时采用效用值,效用值设定区间为[0,100],即单项指标最高效用值为100,最低效用值为0,计算方式如下:

1.正向指标。设i表示第i项指标,j表示第j个区域,xij表示i指标j区域的指标获取值,yij表示i指标j区域的指标效用值,ximax表示该指标的最大值,ximin表示该指标的最小值。

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效用值越高,比如R&D投入、企业研发人员数、发明专利数目等。

2.负向指标。负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效用值越低,如失业率、工业污水排放量等。对这类指标的处理采用如下方法:

3.复合指标。复合指标是采用多个单项数据指标计算处理所得,比如增长率、平均值等,效用值的处理方法与单项指标是一样的。

4.权重选取。权重的确定采用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专家事先打分法,遴选的专家在国内科技政策管理研究方面都有较深造诣,同时对国外创新研究也有深入了解,一定程度上降低权重确定的主观性。

5.加权综合。分层级进行加权综合计算,如图2所示。

图2 指标体系结构

a、b、c、d分别表示分层,f(a)、f(b)…分别表示其权重。x(a,i)、x(b,i)分别表示分层分区域的指数效用值。比如,计算ci的指标值(加权效用值)。设x(ci,i)是区域 i在 ci指标下的综合效用值;x(di,i)是区域 i在指标 di下的效用值。那么,x(ci,i)=x(di,i)f(d1)+x(d2,i)f(d2)+x(d3,i)f(d3)+…以此类推,求出x(c2,i)、x(c3,i)…进一步求出x(bi,i)=x(c1,i)f(c1)+x(c2,i)f(c2)+x(c3,i)f(c3)+…以此类推,求出x(b2,i)、x(b3,i)…再进一步求出x(a,i)。x(a,i)=x(b,i)f(b1)+x(b2,i)f(b2)+x(b3,i)f(b3)+…当i=1,2,3,…,31,分别求出各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层次单项指标的效用值。

四、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变化分析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依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年至2016年)的分析,选取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八年的面板数据,对京津冀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研究。报告中部分缺失数据均已通过2007—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进行了搜集与补充。

(二)区域创新能力得分

对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得分数据进行综合趋势分析,得出一级指标的相关得分趋势,如图3~图7所示。

图3 京津冀三地知识创造能力得分动态趋势

图4 京津冀三地知识获取能力得分动态趋势

图5 京津冀三地企业创新能力得分动态趋势

图6 京津冀三地创新环境得分动态趋势

图7 京津冀三地创新绩效得分动态趋势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可得京津冀三地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京津冀三地2009—2016年各项创新指标全国排名及变动情况,见附表1。

表2 京津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三)结果分析

1.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趋势分析。2016年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从指标分类来看,北京市创新实力指标排名第3位,创新效率指标排名第1位,创新潜力指标排名第28位;从指标维度来看,知识创造能力继续位居全国第1名,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指标排名分别是第3位、第4位、第1位,创新绩效指标排全国第8位。北京市的知识创造能力一直位居全国首位,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在全国排名也非常靠前,居3~5名,创新绩效指标稍弱,居全国6~10名左右。从动态趋势上分析,北京市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环境都呈现较好的逐年上升的态势。

与河北、天津两地相比,如表3所示,北京市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科技资源与人力资源所带来的强大的知识创造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国家化程度高。同时,以中关村企业为代表的大量科技中小企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排头兵。从细分指标来看,知识创造中的“研发人员占比”“政府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授权数”“国际论文数”等指标排名全国第一;知识获取指标中的“作者同省异单位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交易金额”“企业研发人员占比”“风险投资经费筹集额”等多项指标排名全国第一。

表3 2016年京津冀创新能力综合综合指标比较

总体而言,北京科技资源集中,“互联网+”发展强劲。但创新型企业生存的成本也高,企业创新能力相对偏低,产学研合作不活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任重而道远。

2.天津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趋势分析。天津市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2009—2016)位列全国第7位。2016年天津市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7位,与上年持平。在指标分类来看,创新实力指标排全国第13位,创新效率指标排全国第4位,创新潜力指标排全国第20位,创新效率指标领先创新综合指标;从指标维度看,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指标排名分别是第14位、第6位、第8位和第3位。如表3所示,相对北京而言,知识创造能力是天津市的短板,创新绩效是天津市创新能力的优势指标。

从基础指标看,“人均外商投资金额”“异国科技论文数”“企业研发人员占比”“企业研发人员增长率”“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人均GDP水平”以及“每万元GDP工业污水排放量”等是天津市的优势指标。

天津市突出的问题是:从科技投入到创新产出的效率需要提高,技术流动不活跃,知识创造能力下降。从未来发展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雄安新区的设立,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将集中发挥天津市的区位优势,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破解以及相关产业专业也将为天津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趋势分析。2016年河北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23位,与2015年相同。从区域创新的实力、效率和潜力三个维度来看,河北省分别排全国第16位、第28位,第22位,与上年排位在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两维度略有提升,创新实力与上年排位一致。从创新能力构成的五个一级指标来看,河北省的知识创造排全国第27位,知识获取指标排全国第24位,企业创新指标排全国第19位,创新环境指标排全国第20位,创新绩效排全国第22位。如表3所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五个一级指标中,较北京、天津两市均有较大差距。从动态趋势上分析,河北省的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几项指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知识获取指标排名较2015年前进了4个名次,提升幅度最大。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雄安新区的设立,河北省的创新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有所改善,技术转移能力明显提升,但是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力水平依然较低。总之,与京津相比,河北省从科技投入到创新产出的效率均较低,产学研合作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但是河北省已经看到了一些新气象,如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在加快。

五、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框架的构建

我国经济当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京、津两地科技投入大,创新能力强,创新的效率和水平都远远高于河北省。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河北与京津两地的差距可能再次拉大,如果京津冀创新能力不平衡的二元格局无法改变,就会严重影响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同样,京津两地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基础,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区域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聚集,加快协同创新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雄安新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新区的发展定位是要打造一个高新产业的集聚地,也是一个创新创业的集聚地。新区既能有效承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又能盘活河北的经济社会创新潜力和创新动能,进而逐步改变河北与北京、天津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落差问题。

将雄安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步骤。通过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可以引领带动河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拓展京津冀区域发展空间,打造全球创新高地[42]。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京津冀一体化的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结合以上分析,构建京津冀对接雄安新区的协同创新体系框架,如图8所示。以雄安新区为节点,有效地整合京津冀区域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8 对接雄安新区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框架

雄安新区是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创新驱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势利导,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区域协同创新。目前,协同创新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创新途径,只有通过区域协同创新,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才能突破区域创新的瓶颈,提升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实现协同发展。鉴于京津两地区域创新能力的领先优势,可以通过改善河北省的创新环境来提高京津冀区域整体的创新适宜度,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二是建立共享的创新平台。通过建立共享的创新平台,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配置与共享,同时,加强三地科技服务互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北京市创新创业资源最丰富,京津冀区位优势明显,资源高度互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是构建产学研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壁垒,坚持共享开放的原则,建立京津冀区域产学研资源共享机制,利用京津两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形成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和人才要素市场,使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能在京津冀区域顺畅流动。

四是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顶层制度设计,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实现跨区域协作组织、会议和机制的建立。以建设雄安新区为契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施创新人才系列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引导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与创新发展。

五是增强创新绩效。建立由企业主导的研发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的宏观指导与创新资源要素的整合,以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创新的绩效,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

六、结论和启示

借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2014)》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2016)》中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维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的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情况。通过对京津冀三地五个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展现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的实际状况和动态趋势;总结了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能力的各自的优势和短板,以及未来创新的发展潜力所在。

分区域看,北京市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其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几个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市在经济发展、知识和技术积累、人力资本优势、区域政策等的优势使其创新能力远高于其他省市。天津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也处于领先的地位,天津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先导区、创新主体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使得其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区域环境、国际化程度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动态趋势分析,河北省从科技投入到创新产出的效率均比较低,产学研深度融合欠缺,新兴产业亟待拓展,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整体区域创新能力在东部地区乃至全国排名都比较靠后,特别是与北京、天津相比,差距非常大。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河北省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有所改善,技术转移能力有显著提升,但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河北省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通过集聚各类科技资源,调动各方科技力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成效显著。

附表1 2009—2016年京津冀创新能力主要指标全国排名

雄安新区建设则为京津冀区域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以雄安新区为关键点构建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框架体系,有效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与创新,同时为打造雄安新区的创新高地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和内在动力机制。雄安新区建设,关键在改革,要义是创新,要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对外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就需要不断地优化京津冀区域的创新环境,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以优质公共服务聚集要素,推动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下一步,京津冀区域需要进一步融合,协调发展,深挖创新潜力,并向创新能力提升发展,集聚创新要素,实现突破式创新;在知识创造与知识获取上要加大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不断缩小河北省与京津两地的巨大差距;通过政策对接,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寻求区域创新能力突围。

注释:

①《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自2000年公开发布,2015年、2016年报告名称变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1]王钱永,任丽清.“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8-42.

[2]易平涛,李伟伟,郭亚军.基于指标特征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J].科研管理,2016(S1):371-378.

[3]FREEM AN 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Pinter Publishers,1987.

[4]NELSON 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5]COOKE P,URANGA M G,ETXEBARRIA 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30(9):1563-1584.

[6]范柏乃,陈玉龙,段忠贤.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5):95-102.

[7]SCHIUMA G,LERRO A.Knowledge-based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5):121-136.

[8]RIDDEL M,SCHWER R K.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 [J].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2003,33(1):73-84.

[9]FURMAN J L,PORTER M E,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0,31(6):899-933.

[10]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1(2):43-48.

[11]QUATRARO F.Diffus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Evidence from Italian patent data[J].Regional studies,2009,43(10):1333-1348.

[12]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10):550-556.

[13]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3):30-35.

[14]TURA T,HARMAAKORPI V.Social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bility[J].Regional studies,2005,39(8):1111-1125.

[15]ROMIJN H, ALBU M.Innovation, networking and proximity:Lessons from small high technology firms in the UK[J].Regional Studies,2002,36(1):81-86.

[16]RIDDEL M,SCHWER R K.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J].The t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2003,33(1):73-84.

[17]GONZALEZ-PERNIA J L, PENA-LEGAZKUE I,VENDRELL-HERRERO F.Innovation,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t a sub-national level[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39(3):561-574.

[18]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学家,2001(3):106-111.

[19]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9(4):1-11.

[20]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18(6):16-19.

[21]PORTER M E.The new challenge to America's prosperity: Findings from the innovation index [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9,42.

[22]RIDDELM,SCHWER R K.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J].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2003,33(1):73-84.

[23]ZABALA-ITURRIAGAGOITIA J M, VOIGT P,GUTIERREZ-GRACIA A,et.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How to assess performance[J].Regional studies,2007,41(5):661-672.

[24]PINTO H,GUERREIRO J.Innovation regional planning and latent dimensions:the case of the algarveregion[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44(2):315-329.

[2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7]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8]柳卸林,高太山.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9]柳卸林,高太山.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0]柳卸林,高太山,周江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1]柳卸林,高太山.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2]柳卸林,高太山.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3]侯风华,赵国杰.我国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2):21-23.

[34]王锐淇,张宗益.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0,31(3):17-26.

[35]魏守华,禚金吉,何嫄.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J].科研管理,2011,32(4):152-160.

[36]郭丽娟,仪彬,关蓉,等.简约指标体系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主基底变量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11(7):34-40.

[37]张洁.区域特质、创新模式与提升路径——以河北省科技创新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2(12):82-85.

[38]刘国新,唐振鹏,罗险峰,等.区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评价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3,23(2):33-38.

[39]魏彦莉.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

[40]刘润芳,杨建飞.陕西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11):62-66.

[41]赖永剑.基于潜类别随机前沿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10):52-57.

[42]武义青,柳天恩,窦丽琛.建设雄安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7(3):1-5.

猜你喜欢

京津冀创新能力区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