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域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8-03-21刘星

青年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民办高校

刘星

摘 要:本文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展开实证研究;找到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适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工匠精神;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迅速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目前,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剧增,很多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何将工匠精神与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内在认同、培养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及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是我们应该研究的新课题。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等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美国的教育部就指出各个学校需要以培养具有独立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特征就是需要让学生学习创业方面的知识,锻炼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相关的各方面的能力。资料显示,美国在2005年有1 600多个学校设立了2 200门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一些国际组织也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国外各高校的创业实践体系已经趋于完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科研公关能力,建议学生多参加科研项目,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可学习美国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重视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学模式研究及课程体系的建设。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也日渐兴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促发创新创业热潮,打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施的篇章。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由此国内的创业教育开始兴起。2010年,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又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考验,相关创业教育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加强。2015年,李克强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再次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浪潮。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也迅速活跃起来,一些高校也积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初有成就。

二、武昌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立了数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下,深化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行业发展急需的既懂专业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教学组织形式,结合本专业特色,在专业教师带队的团队协作,校区合作项目等现实基础条件下,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取得创新创业成效。学院建立了创业班,该班集中涌现出多名创业之星。对该班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进行分析:武昌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以解决学生职业需求为目标,依据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转变,利用不同方式的教育活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及解决的能力,同时重点要求锻炼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创业所需的各项素质,以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准确抓住机遇,成功创业。

三、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民办高校的有效资源对比公办院校显得较为薄弱,没有找到校企合作共利共赢的有效途径。同时,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缺乏探索,注重形式和结果,建設目标不明确,没有针对性、持续性和实用性。且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服务滞后,不能够进行动态追踪服务,导致有些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二)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还没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仅仅是将各种创新创业比赛作为辅助,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也有一些民办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考虑了创新创业教育,但仅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纳入教育体系中。在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上,只有常规的就业指导,信息传达,几乎没有高校设置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三)注重形式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当前,民办高校中创新创业的活动和基地不少,但是设计类大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相对偏低,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薄弱,容易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走入浮躁、不切实际,甚至急功近利的误区,轻言创新创业,忽视创新创业的真正内涵,摆不正位置与心态,难以脚踏实地,一旦遇到困难,则容易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影响大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导致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

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认真分析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繁荣表象下存在的问题,以“工匠精神”来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同践行,重塑工匠精神,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由外在价值追逐向内在价值认同的转向;完善制度,传承工匠精神,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汲汲于功利向久久为功的沉静敬业心态的转变;课程建设,传承工匠精神,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课堂理论学习走向社会实践项目,促进大学生适应能力的转变;模式再造,深化工匠精神,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对话,主动创新探索的教育方式转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从专业到学业再到创业的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及实践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跨学科学习,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理念和知识,同时在教学内容里分别融入基于岗位创业意识、岗位创业知识、岗位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创业教育,从岗位应用的角度增加现场教学环节和案例分析比重,可以使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以创业视角对待自己所学的课程,达到自主学习、自主工作的能力,获得实践、实战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项目结合,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采用市场的实际项目来完成毕业设计,自己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来模拟企业设计流程。按照环境设计的构思、设计、施工到完成的全过程进行学习实践。构建起“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技巧、提升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等项目,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结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专业教师结合所教课程,在课程结束后举办课程成果展,将设计作品以开放式展览的形式展示课程成果,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與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既培养了专业兴趣又激发了创新创业意识。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所举办的毕业设计展,邀请相关企业和媒体进行参观和报道,在将优秀作品推出去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整体的知名度,从而最终促进学生创业和就业。本着学业促专业,专业促创业,创业促就业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设计比赛,倡导“以赛促学、以学促创”,以竞赛驱动教学,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结合,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平台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注重理论学习到注重实践探索转变。通过校企合作吸纳企业资源,实现产学融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同时加强以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鼓励教师和大学生参加创新性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与经验,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大学生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在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借助创业基地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参与实践最后实现创业,为学生创新创业构筑一个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

五、结语

在对比和总结国内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证研究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艺术设计学科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四结合”的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运行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效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健康开展,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功效,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亚娟.民办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李艳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与路径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6.

[3]黄盈盈.论工匠精神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6(17).

[4]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杜.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民办高校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