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2018-03-21陈鲸宇
陈鲸宇
摘 要: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新兴媒体给电视节目带来巨大的挑战。电视产业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肩负舆论传播和监督的作用,但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传统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审美的需求,电视节目想要持续发展,必须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坚持以观众为导向进行创作,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与国际接轨,交流互鉴,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节目;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电视媒体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新兴媒体也渗透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便利。人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关注新闻动态,通过手机或新媒体在线看电视、看报纸等,各类直播平台拥有很多观众,许多自媒体也在不断吸引着大众的眼球。这些新媒体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也给电视节目带来巨大的威胁,传统媒体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必须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以创新求发展,探索更有力的发展途径。
一、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开始兴起。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创新的网络节目和自媒体短视频大量出现,这些节目的制作人利用便利的互联网,以及对节目的创新,吸引了不少观众。如马东制作的《奇葩说》,马东是一位阅历丰富、知识广博的主持人,他曾经制作过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主持人》,他现在制作的《奇葩说》内容和形式都很新颖,是一档以辩论为主的节目,并且立意深刻,经常围绕一些社会的热点事件或新闻辩论,这种形式很受大众的喜爱。另外,这档节目也会引起观众的深入思考,马东在主持节目中也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这也是这档节目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这种网络综艺给传统电视节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节目应如何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是一个难题。面对这样的挑战,浙江卫视首先开创了“去主持人化”的节目形式,从2012年开播的《中国好声音》,到2014年引进的《奔跑吧兄弟》,再到今年热度很高的《演员的诞生》,这类节目都是“去主持人化”的形式。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不再是节目中主要的部分,而是由节目中的“导师”或者“兄弟团”串联整个节目。这种节目看的就是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为了让节目在当下有更适合的呈现,于是主持人就被融入在节目当中,换了一种形式存在,这也算是一个节目的创新,而浙江卫视的这种创新也让它在各类电视台中脱颖而出,保持着高水平的制作。
目前,大部分的综艺节目已经开始进行“去主持人化”的尝试,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但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同一种形式难免会让观众觉得疲劳,因此形式上还应多创新,不要一味地模仿。
二、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注重文化的传播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浮躁,观众喜爱和追求的似乎都是娱乐性质的节目,但这不意味着大众没有对文化和内涵的需求,电视节目更应在人文方面进行创新。从2017年开始,文化类的节目不断刷新观众的关注和期待,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为注重人文和传统的传播而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再到2017年年末制作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这些节目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是针对大众对中国诗词传统文化的欠缺而制作的,并且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朗读者》通过邀请大众喜爱的、有影响力的明星或学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的宗旨是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这类电视节目注重大众心灵的涵养,利用中国的传统诗词和文化佳作感染大众,唤醒大众内心的情感,以及培养大众的价值观、人生观,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树立了标杆。
中央电视台年底推出的《国家宝藏》是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央视与我国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邀请大众熟悉的演员演绎一个个精美的故事,而观众通过这些故事能重新认识历史文物。节目内容十分丰富,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文物的内涵,引人入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不得不说,这是一档成功的文化类节目。中央电视台在元旦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是5分钟一集的纪录片,着重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寻找中华魂魄,使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这档节目虽然每集只有5分钟,但并不是粗制滥造,而是对“精”的更高要求,不但在时长上满足了更多观众的需求,短小而精致,而且在互联网上传播更方便、快捷,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2017年似乎是文化元年,各大电视台纷纷以文化为主制作节目,吸引观众。不得不说,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更加关注融媒体时代下大众的深层需求,节目的内容、形式、技术制作等都在不断创新,并且引发了文化创新、文化学习的潮流,很多电视台也都在向中央电视台学习,不断创新,提升内容的质量,以及对文化的坚守。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在新时代下,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对于新时代下的电视节目来说,就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探索大众的深层需求,以及关注社会热点,不断寻求电视节目的创新,要关注大众的生活、情感、命运,反映出大众的真实生活和实践,以及大众关切的热点。
针对大众文化的流失,社会的浮躁现象,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拥有深层文化内涵的节目,唤醒大众对文化的热情和讨论。针对当前就业创业问题的热点,中央电视台推出《创业英雄汇》,寻找具有增长潜力的创业项目,集合重量级创业导师以及数百名专业投资人,以资金、技术、人脉、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展现自身价值、实现梦想的舞台。针对目前娱乐方面的热点,浙江卫视推出《演员的诞生》,节目以演技为视角,为有实力的普通演员和追梦人们搭建一个与业界大拿面对面切磋的真實平台,也回应了大众目前对不同影视人员的演技质疑。湖南卫视推出《声临其境》,以台词和配音为切入点,每期邀请四组台词功底深厚或是声音动听的演员和配音演员同台竞声,比拼的是现场配音能力、台词功底和与年轻演员的互动搭档实力,这也满足了大众对于演员台词功力的质疑。虽然这类节目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但都满足了当下的热点,以及大众对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
四、电视节目应与国际接轨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以来,世界媒体积极实践,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在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媒体也在不斷融入其他国家。如中央电视台的中文国际频道,它的目标观众是全球华人,特别是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其秉承的一贯宗旨是“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自2007年改版,扩增为亚洲、欧洲、美洲三个版本,节目更加丰富多彩,方便不同地区的观众收看。
为开创国际新视野,许多电视节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制作新形式。如湖南卫视推出的《汉语桥》,是由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比赛,已成为世界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汉语桥”中文比赛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江苏卫视的《世界青年说》是邀请11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和一名明星嘉宾出席,围绕当下中国年轻人最关心的议题展开讨论,融首脑会谈的庄重仪式和轻松诙谐的谈话氛围于一体,力求以全球性眼光审视议题,探求答案。还有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叮咯咙咚呛》,是国内首档中韩明星跨界体验类真人秀节目,来自中韩两国的明星通过学习京剧、越剧、川剧,最后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融入现代风格、时尚元素的新派戏曲节目。这档节目承接了中韩文化交流大任,将具有外国明星体验中国文化的高度立意,并极具创新性,将原创真人秀类综艺节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各国媒体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更应通过创新,不断吸引国外的观众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传至世界。这也是当下电视节目的责任和义务,符合了我国“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在我国,电视产业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是连接党、政府和人民的一座桥梁,既反映党和政府的意志,也肩负着舆论监督的作用。而在当今融合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要想稳定发展,就更应牢记自身的使命,与互联网融会贯通,互相进步,发挥促进社会和谐及进步的作用。电视节目的创新也要满足大众需求,要不断实践,探索当下社会的热点,深入了解大众的思想需求,制作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内涵深刻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吴克宇,张凌微.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央电视台节目创新特点与趋势[J].现代传播,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