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

2018-03-21卢云东

农业与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可持续

卢云东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步迈向了市场经济时代,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的贡献。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系列的调整,但是在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本文主要分析了广西贺州市国有林场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对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行以下探讨。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42

1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广西省贺州市通过将生态林区建设作为发展林区经济的切入点,创建了“两江”生态屏障,并将再造广西秀美山川为发展目标,大力度的推行退耕还林、珠防林、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等项目,提高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果[1]。通过4a间不断的发展,广西省贺州市已经完成退耕还林2.33万hm2,其中涉及到的3县2区,近13.5万农民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获得了实惠,农民所获得的粮食补助折合人民币为5520万元,现金补助大约在230万元、树苗补助约在1755万元。

2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1 砍伐过度

广西省贺州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所以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步增加,面对大量的需求,大部分地区为了经济收入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大量砍伐森林树木,而部分林业部门对森林再造工程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后期种植的树木成活率较低,使森林面积呈现负增长的状态。

2.2 林业资源生长量与消耗量不平衡

近年来,贺州市的树林生长速度缓慢,而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对林业资源需求量和消耗量较大,导致林业资源的生长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消耗量,从而导致林业资源生长量与消耗量不平衡。

2.3 资源消耗巨大

目前,贺州市正处于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所以树木资源的消耗量极为惊人。依据树木生长周期来进行估算,目前的森林覆盖面积也无法满足社会经济未来的发展需求,在进行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对木材的产量较为重视,而对生态保障计划却常常维持现状,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因为木材加工技术较为落后,所以砍伐下来的木料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树皮、树根、树叶、树枝等均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浪费,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垃圾,所以使林业资源消耗率大幅度提高。

3 林业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采取保护性建设和经营

目前广西省贺州市提倡的现代化自然保护主要是建立在各个地区的原始生态条件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从而更好的维护森林资源的正常发展周期,并且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通过调整林木保护政策,能够有效提高林业保护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

3.1.1 抚育间植

森林经营者可以与当地林业管理部门签订《迹地更新造林合同》,并根据合同要求每667m2林地经营者需要缴纳150元的造林保证金,经营者需将保证金存入当地林业管理部门制定的银行,在履行合同以后,保证金如数返还。《迹地更新造林合同》并非一般性的担保合同,而是经营者和林业管理部门之间确立权利、义务的管理协议,其依据《森林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主要目的在于保证造林工作的能够依法顺利进行。

3.1.2 封山育林措施

部分林区为重要的保护区,所以地方政府应该进行封闭式管理,及时执行封林措施,并且要加强森林保护理念的宣传,让人们对森林保护的理解程度加深,使周边居民也产生森林保护意识,能够更好的进行森林保护工作,也可以执行承包制度,以家庭为单位。

3.1.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依据不同的地区情况和树木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因地制宜,结合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然后进行种植,进行森林再造工作,才能保证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广西贺州市可以结合当地乡土珍贵树种,例如香樟、楠木、红椎、秋枫等树种,其不但适合贺州市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一些当地乡土珍贵树种树种具有独特香味,也可以产生的香料,不但可以制作成香水、香料,还有一些珍贵树种也有极高医药价值,都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珍贵乡土经济树种,通过种植当地乡土珍贵树种,能够激发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加快退耕还林的工作效率,扩大了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同时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3.2 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在“十二五”的末期,广西省贺州市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达到63684.2hm2,其中场内面积为43193.3hm2,林地面积则为37389hm2,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6.56%,总资产达到27.5亿元。保护区需要设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条件为:

保护周边地区珍贵的、濒临灭种的野生动植物,从而设立的自然集中区域。

将典型自然地理特征的区域保护起来,特别是原始森林的保护,设置生态保护区以防止周边自然环境遭受到破坏。

将著名溶洞、化石等自然遗迹进行保护,并设立自然保护区。

各级行政区域予以特殊保护的自然区域。

对岛屿、湿地、荒漠和草原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目的在于保护其区域内濒临灭绝、较为稀少的动植物,同时能够将保护区内林业资源保护起来,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对辖区内的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管理,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科学和有效。

3.3 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创建科学的良性循环机制能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并且能够促进林木的快速增长,使林木增长的速度与森林砍伐的速度相符,从而保障林区的生态平衡。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科学的补偿政策,鼓励人们提高森林保护力度,并且要给予经济奖励,从而有效地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4]。同时,应该建立起森林永续利用管理模式,在有效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重视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积极鼓励周边农民开发山野菜、菌类等生态产品的采摘工作,然后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使天然农副产品可以第一时间销售出去,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重视林下经济开发,利用林区养殖家禽,利用天然的生态环境饲养无污染的禽畜产品,同时禽畜粪便可以直接给林区土壤增加肥料,从而形成完整有序的森林永续利用管理模式。

3.4 提高社会对森林环境的保护能力

有效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扩大生态林的种植面积,并且科学转变林业资源的经营机制,调整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加强树农的工作责任意识,科学规划林业产业类型,将其有效划分为商业林区、公益林区,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有效扩大林区面积,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能力以及意识。

4 结语

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效率,应该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并将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强化森林再造计划的执行力度,积极宣传森林保护的意义,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炎.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绿色科技,2015(1):117-118.

[2]郝利清.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15):91,93.

[3]陈伟文.探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2179.

[4]陈伟文.探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2193,2190.

作者简介:卢云東(1978-),男,广西贺州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工程技术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工程建设。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可持续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中职英语语音室教学优势及问题分析
家长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