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欺凌 共育阳光少年
2018-03-21彭思光
彭思光
提到校园欺凌,总让人心里不安与担忧。我常常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我的学生身上,我该如何对待?如何处理?作为家长,如果我的小孩陷入到这种事件之中,我该有多伤心、多难过!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师生和谐,传道授业,缘何校园欺凌现象频频发生?且事件涉及面越来越广,有小学生、大学生,有教师,也有社会人员。事态愈演愈烈,或致人伤残,或致人死亡,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讲,人们热衷于逐利,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学生的业余生活中,极少渠道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文化,网络快餐文化却盛行,并且易使青少年沉迷。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暴力游戏、色情文化的传播更是广泛、迅速。学生自控力弱,表现欲强,社会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是非对错的区分仍很模糊,只会一并接受。随着接触时间的加长,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良影响,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模仿暴力行为。
社会对青少年的关心也远远不够,学生们课余娱乐场所几乎为零。小区免费娱乐设施破的破、烂的烂,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稍微大点的公园广场则是成人健身、跳广场舞之地。可以说除了消费性的儿童娱乐场所外,几乎没有可娱乐的地方。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发泄,体力得不到消耗,久而久之,暴力的種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即使是再小的冲突,也能诱发学生的暴力因子,从而酿成大事件。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说,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过度追求教学质量,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教育、尊重教育与心理教育。许多教师在面对学生有着暴力冲突的苗头时,轻则当成是游戏,重则狠狠责骂一番,没有从心理上解除其困惑。应试教育又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过度的学业压力,优等生与差生的巨大心理落差,使学生的负面情绪愈来愈浓,这也会成为欺凌行为的导火索。而教育惩戒功能的丧失也让学生的恶行得不到控制,学校和教师遇到此类事件时只能摆事实讲道理,对一些道德缺失的学生毫无办法。
第三,家庭因素。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公主与王子,集家庭万千宠爱于一身,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没同情心的冷酷性格,要强者则争强好胜,性格弱一点的则受不得一点挫折,或逆来顺受。再加上现在的家长忙于为家庭和孩子好的生活环境忙碌于工作,而忽略了家庭教育,不注重孩子对温良恭俭让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注重传输给孩子法制、规则等正确的理念,有的甚至给孩子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如教孩子事事只能赢,不能吃亏,这都助长了孩子的暴力倾向。另外家庭和环境的某些因素也是暴力事件的诱因,据调查,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生在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多成为欺凌事件的主角。
校园欺凌事件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教书育人的环境,使社会正常秩序遭到了破坏。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加强专门为学生所做的道德教育宣传,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灌输。社会也好,学校也好,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明是非,知得失;宣传须易学易懂,不能看上去“高大上”,学起来却只有形式,没有实际内容。
单一的文化灌输不易于为人接受,道德文化宣传须同各种活动相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收获多样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受到纪律教育、规则教育,增强学生间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团结、互助、和谐、宽厚等待人之道,使老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关系更和谐。
目前各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校外,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深度融合,在行走中学习并践行正确的为人之道,就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
第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及家庭有问题的儿童。现在各学校有心理咨询室,且形成了一些有效治愈学生心理健康的做法。目前,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解开心灵“疙瘩”。但由于学校教学任务较重,中小学生年龄小,难于保守秘密,一些隐私问题容易泄露,同时有些家长怕学生在学校受歧视,即使学生有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也会主动隐瞒,心理咨询室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而社区在了解社区所辖家庭情况方面,比学校更有优势,如果社区也成立心理咨询室,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乃至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形成社区上门心理咨询,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的模式。
第三,成立家长学校。学生的性格、习惯、能力等各方面无不受到家长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终生的。而家长因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性格差异等原因,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与方法也就大相径庭。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并能循循善诱,引导自己的孩子快乐地参与各项活动;也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期望值过高、溺爱、把任性当成个性等。要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让家长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培育阳光健康的好少年。
校园欺凌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去年的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就以“一个提高,两个机制,三项治理,四项常规”的归纳,强调了校园安全工作的“重点”举措。其中三项治理中,溺水、交通、欺凌为重点,进行学生欺凌与暴力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综合施策,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以有效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让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携手,为防治校园欺凌尽心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