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去讲故事的能力很可惜

2018-03-21马长军

江西教育A 2018年2期
关键词:讲故事表达能力想象力

马长军

近日读到的一篇文章,向家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多久没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了?

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教龄的小学教师,也了解到现在晚上能认真陪着孩子看书讲故事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很多家长图省心,随便扔给孩子一本书了事,自己则在一旁玩手机,或由读书软件代劳,等而下之者,就只管放任孩子在睡前看动画片了;即使有个别家长坚持给孩子讲故事,也只顾“读”,不能以儿童视角去对待故事,不懂得观察和把握孩子的反应,也不给孩子质疑反问的机会,孩子也就丧失了听故事的兴趣;更不用说还有几个家长能完全抛开书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或相机地给孩子编讲故事了。

那些不喜欢读书或者不耐烦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很可能早已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現在的家长多是“80后”“90后”,他们这一代人开始背上了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同时电视开始流行,收音机越来越陌生,有些就没怎么听过广播。更早些年,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还一度被视作“封建糟粕”。与此同时,几代人的作文往往都是照着所谓的“范文”套路写,没有几句完全属于自己的话。

不会“讲”故事的家长忽视了“讲故事”的魅力。如果家长能够较好地给孩子“讲”故事或陪孩子一起读故事,孩子就可以更深刻地体验到故事中的人物思想感情,这种熏陶,有助于提升其表达能力,对其情感发展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很有益处,这样的家庭就更温馨和睦。

也不仅仅是单向地给孩子讲故事,家长还应该听听孩子讲故事,至少可以借此鼓励孩子思考和表达,分享孩子的快乐。大多数儿童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很少自己讲故事,但他们本身是有表达欲望的,他们想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讲出来,也想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想象说出来。这将调动孩子各方面的素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很多家长不会做听众,不会留意孩子的表达所流露的情感需求、思想困惑和探索兴趣,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自由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想象力,也掐断了与孩子深入沟通的途径。

如果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讲故事,甚至表演故事,亲子互动齐乐,不也很有意思吗?家长不故步自封,也不会对孩子画地为牢,听讲故事时儿童是自由的、幸福的,作为家长不也快乐吗?

(作者单位:河南省唐河县第七小学)

猜你喜欢

讲故事表达能力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听冬神讲故事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打开新的想象力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