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要有包容心

2018-03-21彭志坚

江西教育A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务处随堂校长

彭志坚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要有包容心,否则就会影响集体成员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最终影响工作的开展和事业的进程。校长既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师生的合作者,而且交互的人员众多,就更需要包容心。

第一,校长要对行政班子成员有包容心。在一个班子里,有正副校长,有处室正副主任,有教务、政教、总务等不同处室,规模稍大些的学校还设有党支部、办公室、科研处等机构,还有工团及少先队组织。因为所处岗位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肯定不一样,对事物的看法肯定有不同。不是所有的观点都会与校长合拍,不是所有的意见都能称校长的心意。一个校级班子,至少有七八人,各自的禀赋、经历、学历、性格、追求都不完全相同,有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这时候,如果校长没有包容心,矛盾冲突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终可能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在一次行政会上,我提出来,行政人员应该每人每周随堂观课一节,而且观课后要和上课教师进行交流,并在行政会上反馈。大家纷纷表示同意,政教处王主任却硬邦邦甩出一句:“教学是教务处的事,我不去。”一点余地都不留。我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课堂教学出了问题,其他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教学固然由教务处主抓,但教务处人手并不多,了解的情况有限,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可没想到的是,倔强的王主任仍然不为所动,反而再说一句:“要不你就扣我的钱,反正我不去。”一点情面也不给。这不是抬杠吗?我心中窝火了。其他行政人员都眼睁睁看着他,也看着我。但很快,我就平静下來。我估计,今天会上不可能说服性格固执的他,与其徒费口舌,不如暂时放下,以后找机会再说;何况其他十几个行政人员都赞成,随堂观课仍然可以顺利推行。于是我及时回旋:“王主任暂时不去,其他行政人员从本周开始随堂观课。”过了几周,王主任也许想通了,还是加入了我们随堂观课的行列。

就这件事,我也没有对王主任怎么着。因为我知道管理必须包容,我知道看人要看整体,不只看对方的不足;看事要看大体,不能只抓住瑕疵不放。这样,就可以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凝聚合力,最终顺利完成工作,让学校得到发展。

第二,校长要对教师有包容心。一所学校,教师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思想习惯能力特长自然各不相同,在工作中肯定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成效。校长往往对工作能力强、工作成效好,尤其是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青睐有加,却对那些工作责任心不那么强,工作能力有欠缺,工作成效也不那么好的教师心存看法,甚至心怀不满。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后者对学校工作的开展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阻碍作用。但是,作为校长,又必须理性地认识到,任何一所学校,有强就有弱,有出色就必有一般,有先进就必有后进,这是不可更改的社会规律,何况一些好教师也会有不足。如果校长没有包容心,每天为一些人一些事烦恼,那么就会烦不胜烦,最终不仅影响自己的心绪,也无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校长要能包容接纳教师的不足,才会每天身心轻松地集中精力做管理工作,也才能引领学校健康顺畅地发展。

有一位李老师,非常热衷于打乒乓球,几乎每天都要去打一两个小时,有时候还要请假去外地打,球技在我们这儿还稍有名气,但对工作却不是很上心,经常迟到,甚至缺席,影响很不好,教学成绩自然总是落后。几任校长都曾经想改变他,都无果而终,甚至双方闹得很不愉快。我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就想,既然他有这样的长处,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忽略他的不足呢? 于是在我的建议下,教务处安排他带一个乒乓球兴趣小组。也许是兴趣所在,他对这一工作非常投入,有时候还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指导学生练球。仅操练半年时间,他所带乒乓球队就在全县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获奖。我几次在教师例会上表扬他。现在,他从不缺席,也不迟到,几乎变了一个人。

对教师的包容,还必须量才长善。好比地里的土,由于土质不一样,要种植不同的作物,施不同的肥料,进行不同的管理,最终才有不同的收获;无法种植的,可以做砖,或者做瓦;什么都做不了的,至少可以用来填平路上的坑坑洼洼,也有它的作用。如果硬要强求划一,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第三,校长要对学生有包容心。学生来学校就是来学习的,不仅学知识,也学做人做事。学生中自然有遵规守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肯定也少不了调皮捣蛋,甚至顽劣成性、桀骜不驯的后进生。如果校长一见后者,就气不打一处来,轻则批评,重则训斥甚至打骂,那自然少了慈爱之心和期待之情,教师自然也会受此“垂范”影响,对待学生也不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因材施教,更不用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那么后进学生肯定难以得到转变,甚至永远失去进步契机,最终就可能辍学并流落社会,甚至成为家庭之痛、社会毒瘤。如此,作为校长的,自然难说尽到了校长之责。至于对那些品行尚好,只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校长就更要有包容之心了,因为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家庭社会来说,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人格个性,永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小明。校园里隔三岔五就可以听到他嗷嗷叫,不是和这个同学吵架,就是和那个同学打架,似乎永不停歇。等到他气消了,把他叫过来,你说什么他都点头,可脾气一上来,几乎谁都叫不住。偏偏他又喜欢惹事,不是动这人,就是动那物,却常常吃亏。把他妈妈叫过来,他妈从进校门开始,一直到离开校门,就几乎没有停止过对他的责骂。我就想,他的性格与他的家教是分不开的。对待学习,好动的他自然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成绩可想而知,勉强读完初二,初三开学时不来了,老师们都松了口气。可我想,如果就这样放弃了,总觉得没有尽到我们的责任。恰好遇到初三分流,我们上门动员他去读职高,听到有汽修专业,他眼睛一亮,欣然而去。只过了一个月,专门来到我办公室,说:“校长,我现在可以把汽车发动机拆了装,装了拆。”语气里满是自豪。前段时间碰到他,已是一个车行技术娴熟的汽修工了。

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在手工课上做的小板凳在全班学生中是最糟糕不过的。因此,校长对学生有包容心,才会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学生,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生,得到更适合的成长。

第四,校长还要对学校发展有包容心。任何一所学校,由于所在地域、历史变迁、师生特点各不一样,因此各有特色,并呈现千变万化的面貌。这些差异,不仅是指物化的校园布局、建筑、设施、设备,更是指内在的校园文化、师生风气、学校精神。因此校长对学校的历史、现状要有深入的了解,对学校的近期、远期甚至未来发展要有明确的思路,这样才能明了自身努力的方向,才会对学校发展有合理的期待。否则,要么好高骛远,要么急功近利,要么等待观望、踟蹰不前,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学校错失发展良机,也给自己带来深深的挫败感,甚至自身压力过大无法排解,影响身心健康。

其实,不仅仅是对班子、教师、学生、学校,还有对家长、社会、上级,对体制机制,对办学所涉及的所有因素,校长都必须有包容心。包容不是退缩,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工作策略,一种博大胸怀,一种仁爱之心,一种人生智慧。能容,校长自己才能身心健康,工作才能扬长避短,学校才会顺利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横龙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务处随堂校长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好处费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更正启事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