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etamaterial参数提取算法与修正

2018-03-21陈沛林蔚保国郑晓冬

无线电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微带线频点折射率

陈沛林,蔚保国,郑晓冬

(1.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05008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

0 引言

Metamaterials(MTMs)人工电磁材料,也称“超材料”,可宽泛定义为由人工实现的等效均匀的电磁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自然界不易实现的特殊属性。等效均匀结构是由很多单元(cell)组成的结构,如果单元满足了等效均匀化条件,那么单元组成的整体结构对于导波波长的电磁波来说可以看作一个“真实的”材料。该材料的电磁特性由其本构参数(等效介电参数和等效磁导率)来描述,已知结构的本构参数才能从结构尺寸上对其进行控制和优化。因此准确地获取Metamaterial的本构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S参数提取算法是提取材料本构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该基本理论来源于Nicolson-Ross-Weir(NRW)方法[1-2]。Caloz等人对于CRLH TL的等效电路参数提取过程提出了一种方法[3],这种方法把电容和电感分开求解,得到LC参数。该算法比较方便,但忽略了分布参数元件之间的耦合效应。X.D.Chen针对Metamaterial提出了具有鲁棒性的提取方法[4]。Smith等人提出了对于非均匀介质的参数提取方法[5]。S.G.Mao等人针对微带线实现方式的人工材料改进了NRW参数提取方法[6-7],这种方法将CRLH TL作为一个整体来做参数提取和电路建模。

S参数提取法由于只关心端口特性,适用于介质厚度较小的情况。但是对于介质厚度与波长相比拟的情况,该算法存在多分支问题。S.G.Mao提出的等效电路是针对平衡情况下的参数提取,此情况下CRLH TL结构是被当做均匀互易的媒质的,而且在每个频点都用到了平衡状态下传输线的条件。然而实际中CRLH TL可以是非对称不平衡结构的,平衡条件不能普遍适用。

本文基于S参数反演算法提出了修正算法,对超材料中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非对称结构以及S参数结果多值情况下的提取过程进行了联合修正,并对该算法的因果性进行了分析。

1 各向同性S参数提取

根据等效介质理论,对于周期加载的人工材料单元,当单元周期l远小于导波波长λg时,可以近似用等效介电常数εeff和等效磁导率μeff来描述。复合左右手传输线(CRLH TL)的路结构中的电磁波传播模式为准TEM模,而开口谐振环和细导线的场结构中传播模式为TEM模,因此,可以将时间因子定义为e-iωt。为了表示方便,在厚度为d的人工材料单元中,定义传播因子p,

p=eik0nd,

(1)

式中,k0为自由空间波数;n为折射率,与等效介电常数εeff和等效磁导率μeff的关系为:

(2)

式中,εeff=Re(εeff)+jIm(εeff);μeff=Re(μeff)+jIm(μeff);Re(·)和Im(·)分别为实部算子和虚部算子。

S参数定义如图1所示。

图1 S参数定义

根据文献[5],S参数与等效波阻抗Zeff和传播因子的关系为:

(3a)

(3b)

(3c)

由式(3)反推Zeff和p,得

(4a)

(4b)

(4c)

首先,在式(4b)反推折射率n的过程中,公式两边取对数时存在多值性问题。但是,若工作波长远大于介质厚度d时,n的解就不存在多值性,可以直接由式(4b)反推得到。一般情况下,介质是无源的,为了保证因果性,可以由以下条件限定Zeff和n,消除式(4a)中±号带来的多值性,即

Re(Zeff)≥0, Im(n)≥0。

(5)

由本构关系可以求得等效介电常数εeff和等效磁导率μeff,

εeff=n/Zeff,μeff=n·Zeff。

(6)

至此,对于介质厚度d远小于工作波长而且介质在波传播方向上对称的情况,上述方法已经能够正确地提取到S参数。如果想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可以用该方法计算1946年Kock[8]提出的球形单元,并与解析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9-10]。如果考虑双各向异性的介质,则需要在不同方向上采取类似的提取过程[11]。

如果计算平面微带线实现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则需要对上述方法进行修正;对于介质厚度d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折射率的取值做去分支处理;对于非对称结构也应当加以修正。下面对S参数提取法的修正做进一步讨论。

2 S参数提取算法修正

2.1 非对称修正

假设单元结构是无限重复的。式(4c)中S11那一项对应于结构是对称的情况,即单元结构是等效均匀的而且是可互易的。根据文献[5],对于非对称结构,即S11≠S22,那么要将式(4c)中S11那一项替换为平均值Sav,

(7)

2.2 去分支修正

反推式(1)得到折射率的表达式为:

n={Im[ln(p)]+2mπ-iRe[ln(p)]}/(k0d),

(8)

式中,虚部可以由式(5)唯一确定,而实部却由于多分支2mπ(m=0,±1,±2…)存在不确定性。一般在介质电长度较小的情况下不考虑n的实部的不确定性,因为这时n一般不存在多值性。换句话说,由S参数提取算法计算得到的值在低频微波频段是稳定的(由等效媒质条件d<λg/4,频率大约要小于c/(4d))。然而对于高频微波频段,文献[4]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去除分支的方法。这种方法借助泰勒展开式,理论依据是介质εeff和μeff的频率色散函数应当是数学上的连续函数,因此折射率n的取值也应当是连续的,所以可以由上一个频点的n的取值来判断下一频点n的取值分支。传输因子p的泰勒展开式为:

(9a)

Δ=in(fk+1)k0(fk+1)d-in(fk)k0(fk)d,

(9b)

式中,频点fk+1是频点fk的下一个频点。简单来说,n可以在起始频率由m=0唯一确定。因为起始频率经常是较低频率,可以保证介质电长度,对于波长来说是非常小的(d<λg/4)。以上对于n在起始频率的取值是一种简化算法,很多算例也证明这种简化是合理的。另外,文献[4]对于如何更严谨地确定n在频率起始的点的取值有更详细的讨论。

要确定折射率n的实部在下一个频点的分支,从函数连续性出发,要使下一个频点的分支m(m=0,±1,±2…)的取值使得下一个频点n的实部Re[n(fk+1)]距离上一频点n的实部最近。这样,就可以唯一确定m的取值。最后发现,最终的计算结果与仿真或者测量得到的S参数结果的精度有关。如果频率间隔太宽,以至于在某些频点的剧烈谐振被忽略,那么就有可能造成算法选择错误的分支,得到不合理的结果。所以,在采用去分支算法时,应当尽量使用小的频率间隔和较小的介质厚度d。

2.3 微带线修正

Metamaterial的微带线实现形式中,微带线的端口面是由介质基板和空气混合填充的,因此需要考虑微带线的空气填充阻抗Z0a。由于从S参数计算的等效阻抗Zeff是归一化的,是相对值,因此需要重新对微带线的空气填充阻抗Z0a进行归一化处理。修正后的相对波阻抗Zeff′为:

Zeff′=Zeff·Z0/Z0a。

(10)

空气填充微带线阻抗的换算公式可选用工程公式[12],

(11a)

(11b)

式中,D为微带线介质基板厚度;W为微带线宽度;εe为微带线的有效介电常数,这个介电常数对应的介质可以替换微带线的空气和电介质,是等效均匀的介质。

3 算例

通过一般微带线与细导线和开口谐振环的例子,说明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3.1 标准微带线算例

微带线介质基板选择FR4,相对介电常数为εr=4.4,相对磁导率μr=1,厚度1.6 mm,损耗正切0.022。微带线长10 mm,通过AWR Design Environment中的TX-Line计算工具设置该介质基板的微带线的宽度,使P它的端口阻抗为50 Ω的宽度。文献[6]的计算结果可以与本文算法的计算结果做对比分析。

对这段微带线通过仿真计算,提取S参数。将S参数代入到S参数提取算法中,应用去分支和微带线修正,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图2(a)是没有应用去分支修正的结果,可以看到,在低频时,微带线在电磁波传播方向上的厚度d满足等效介质条件d<λg/4,于是S参数提取算法有效。当频率升高,等效介质条件被打破,d≥λg/4,于是出现折射率n的分支模糊,此时由于没有应用去分支算法,分支选择仍为m=0分支,于是在计算结果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跳变,这样的参数提取结果是不合理的。

图2(b)所示的结果为采用去分支修正的结果,与文献[6]的计算结果吻合。由于选择计算空气填充微带线等效阻抗的公式不同,在最终的计算结果中,得到εeff和μeff幅值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误差,但是这些误差是可以接受的。

图2 S参数提取算法采用修正算法前后的结果对比

3.2 开口谐振环(SRRs)和细导线(Wires)算例

为了方便结果对比,本节应用的单元模型设置与文献[5]相同,验证去分支算法的有效性。算例单元与尺寸标注如图3所示,单元结构是一个立方体,边长为2.5 mm,材料为真空,其中的基底材料为FR4,εr=4.4,μr=1,损耗正切0.022。谐振环开口间距均为g=0.3 mm,外环长度w=2.2 mm,环的线宽均为c=0.2 mm,两环间距s=0.15 mm,可算出内环长度为1.5 mm,导体杆的线宽为0.14 mm,所有铜线的厚度均为0.017 mm。电磁波在其中沿x轴正向传播,边界条件设置为2个波端口;电场沿y方向极化,设置y方向上下两平面为理想导电体PEC;z方向上下两平面为理想导磁体PMC。假设Metamaterial单元在xyz三个方向上呈现三维周期性,yz方向上的周期性可以通过设置PEC及PMC来模拟。

图3 算例单元与尺寸标注

波端口的参考阻抗为50 Ω。S参数提取算法的修正仅采用去分支算法。提取结果的如图4所示。

图4 单元的S参数提取得到的等效折射率结果

该结构为典型的左手材料单元结构,在X波段显示出双负特性。对于这样的单个单元,如果不采用去分支算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说明对于电小尺寸的单元结构,用等效介质条件简化的算法是有效的。但是在简化之前要用该等效介质条件估算结构是否满足该条件(电磁波传播所经过的厚度,在此为w,即w<λg/4)。

下面来计算一个由5个开口谐振环和细导线单元组成的介质板的电磁参数。在y和z方向上同样用PEC及PMC来模拟周期性。考虑到计算机内存的限制,在y和z方向上没有设置相同的介质板来考虑在y和z方向上单元的耦合。这里主要关心的是去分支算法的有效性,所以尽量简化了问题。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5个开口谐振环单元组成的人工材料介质板模型

如果在算法中不考虑n的多分支,而直接应用不含去分支修正的S参数提取算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不合理的,会看到折射率n的符号翻转,如图6所示。因为对于这样一个长12.5 mm的结构,大约从6 GHz开始,等效均匀原理的条件已经不再适用,那么没有去分支修正的S参数算法的适用条件也就不满足了。这个预测是与图中显示的折射率实部的跳变相吻合的。

图6 无去分支过程的结果

应用去分支修正的算法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看到,这样的结果避免了折射率n的取值分支的模糊性,消除了符号翻转。虽然由于模型在x方向上具有多个单元,在x方向上各单元的耦合影响了提取结果,表现为结果上微小的扰动,但是这个结果的总体趋势与图5所示的一个单元的计算结果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在几个负折射的特征点上,例如折射率n小于零的起始点与终止点、介电常数的过零点等,都吻合得较好。

图7 5个单元组成的介质板的参数提取结果

4 因果性条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到色散媒质的耗散功率W[13],

(12)

式中,

ε=ε0εeff=ε0[Re(εeff)+j·Im(εeff)],

μ=μ0μeff=μ0[Re(μeff)+j·Im(μeff)],

Eω和Hω分别为电场强度矢量和磁场强度矢量。运用|Eω/Hω|2=|μeff|/|εeff|,化简得

(13)

根据因果性,介质是无源的,那么W>0,根据式(13)得到如下条件,

Im(εeff)·|μeff|+Im(μeff)·|εeff|>0。

(14)

要使式(14)成立,那么需要使εeff和μeff中至少有一个大于零。可以验证,经过修正的S参数提取算法得到的εeff和μeff满足式(14),并不违反熵增加原理。

另外,根据文献[14],负折射并不完全等同于电磁参数ε和μ同时为负,而只需要满足

Re(n)<0⟹Re(ε)|μ|+Re(μ)|ε|<0。

(15)

所以,Re(ε)<0且Re(μ)<0为Re(n)<0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5 结束语

本文应用函数连续性与泰勒展开式,同时引入了非对称情况和微带线情况下的修正,补充了去分支修正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电长度大的超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提取问题,拓宽了S参数提取法的适用范围。

[1] NICOLSON A M,ROSS G F.Measurement of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by Time-domain Techniques[J].IEEE Trans.Instrum.Meas.,1970,IM-19(4):377-382.

[2] WEIR W B.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Complex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Permeability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J].Proc.IEEE,1974,62(1):33-36.

[3] CALOZ C,ITOH T.Electromagnetic Metamaterials: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and Microwave Applications[M].New York:Wiley,2005.

[4] CHEN X D,GRZEGORCZYK T M,WU B I,et al.Robust Method to Retrieve the Constitutive Effective Parameters of Metamaterials[J].Phys.Rev.E,2004,70(1):016608 .

[5] SMITH D R,VIER D C,KOSCHNY T,et al.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 Retrieval from Inhomogeneous Metamaterials[J].Phys.Rev.E,2005,71(3):036617.

[6] MAO S G,CHEN S L,HUANG C W.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Novel Distributed Left-handed Microstrip Lines[J].IEEE Trans.Microw.Theory Tech.,2005,52(4),1515-1521.

[7] MAO S G,WU M S,CHUEH Y Z,et al.Modeling of Symmetric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Coplanar Waveguides with Applications to Compact Band Pass Filters[J].IEEE Trans.Microw.Theory Tech.,2005,53(11):3460-3466.

[8] KOCK W E.Metallic Delay Lenses[J].Bell Syst.Tech.J.,1948(27):58-82.

[9] KRAUS J D,MARHEFKA R J.Antennas:For All Applications[M].章文勋,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0] KOCK W E.Metal Lens Antennas[J].Proc.IRE,1946,34(11):828-836.

[11] CHEN X.WU B I,KONG J A,et al.Retrieval of the Effective Constitutive Parameters of Bianisotropic Metamaterials[J].Phys.Rev.E,2005,71(4):046610.

[12] POZAR D M.Microwave Engineering(3rd ed)[M].New York:Wiley,2003.

[13] LANDAUL D,LIFSHITZ E M.Electrodynamics of Continuous Media(2nd ed)[M].New York:Pergamon,1982.

[14] DEPINER A,LAKHTAKIA A.A New Condition to Identify Isotropic Dielectric-magnetic Materials Displaying Negative Phase Velocity[J].Microwave Opt.Technol.Lett,2004(41):315-316.

猜你喜欢

微带线频点折射率
基于HFSS 的高速不连续性微带线串扰分析
微带线电磁辐射的等效建模与辐射干扰分析
基于变邻域粒子群的短波频率选择算法
利用光速测定仪分析空气折射率的影响因素*
LTE系统下D2D功能高层协议探析
凸透镜是否等于会聚透镜
微带线拐角射频性能仿真分析
一种高速跳频图案的高效同步方法
基于有限元法的耦合微带线分布电容参数的计算
如何选择镜片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