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仿真研究

2018-03-21曾涛杨朔占绍文

统计与决策 2018年2期
关键词:状况竞争力要素

曾涛,杨朔,占绍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055)

0 引言

在欧美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本国的强势产业。但迄今为止,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区域之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不平衡,而且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分布也不合理。因此,强化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1]。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蓬勃兴起,过去的传统计划经济已经难以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竞争异常激烈,但此阶段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整合、重组,开拓并锻造产业竞争力的绝佳良机。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问题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祁述裕、殷国俊、李宜春、李高业、花建、赵彦云、徐萍、邓燕雯等[2-6]。他们主要借鉴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来进行分析。而且,国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结果度量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非常少,但国外此项研究的成果则较为丰富[7-11]。目前,在竞争力形成机理方面国内外学者多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即对单一地区或区域的文创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从两个区域的视角进行动态分析。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上,以SEM模型为基础,将影响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区分为机理形成指标和结果度量指标,并以系统动力学模型(SD)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其机理形成进行了两区域的动态模拟仿真研究[12]。

1 影响因素指标构建

根据前述内容,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调查法,建构出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12]。见表1所示。

2 模型设定

2.1 竞争力影响因素的SEM静态模型

SEM即结构方程模型,是线性方程系统表示因果理论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13-15]。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为蓝本,抽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62组统计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假设框架图

根据图1和图2的静态研究成果可知[12],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受到六大因素影响。这六个因素又因影响属性不同,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除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内因外;剩余的其他五方面构成了外因,整个发展的逻辑是区域内经济状况的改善促使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进而需求出现多样化,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其结果是文化产业领域内的生产资料等要素的投入量将会随之增大,最终促使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加强并形成良性闭环且持续向前发展。

2.2 竞争力影响因素的SD动态模型

图2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的PLS-SEM路径图

图1和图2是单一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不断演进的简约呈现,而实际上区域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远非如此简单,反倒是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强弱除了受限于区域本身各方面的限制以外,更重要的是其他区域的文化传媒集团挑战对其影响则更加深远。可以想象,竞争力强的一方不但可以获得本区域内文化创意产品的合同或订单,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在其他区域内扩展自己的业务量。于是,发展逻辑变更成了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的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动态反馈过程。根据上述分析,将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六大因素的复杂关系和区域间的动态影响过程用图3呈现出来[16]。为简化研究,只针对两个区域建立动态博弈模型。

图3 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SD动态模型

如图3所示,在一定的范围内,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份额受竞争力的影响异常深远。这是因为竞争力强的区域不但可以在本地区内获得长足发展,而且其实力可以辐射到其他区域,进而扩充自己的业务量,提高更大区域内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扩大自己的生产要素投入,并将其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力拉动本地区文化创意竞争力。而且,区域文化创意竞争力的发展将会对区域本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反馈效应。这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很多产业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他的发展可以拉动诸如房地产业以及其他与文化创意有关的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对于文化创意集团企业的规模如何进行合理配置,这对于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构成了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动态机理形成逻辑。

2.3 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动态博弈模型方程

由图3可知,单一区域涉及多个变量:生产要素的整体投放力度、产业竞争力的先进与否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这三者主要是依靠时间的积聚而逐渐积累,进而对整个系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将这三者称之为状态变量;生成要素的整体投放增大、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飞速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不断改善,这三者称之为速率变量,根据速率方程,整个系统可以把竞争力的形成过程通过产业竞争力的内部与外部影响因素的转化来逐一实现。而整体创新、相关产业发展、政府支持,以及需要强弱情况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总体业务量扩展情况等,本文定义为辅助变量。状态变量与速率函数之间较为复杂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辅助变量的引入而得到进一步的简化。区域之间可以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各方面的竞争优势进而对本区域和他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进行争夺,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本地区的政府保护,这就需要对本区域和他区域的整个市场进行划分。因此,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竞争方程:

其中,DF6和DF60为地方保护系数,DF6的值介于1和2之间;XQ代表区域新签合同数量;JZL、JZL0、DDXQ以及DDXQ0分别代表地区文创产业竞争力、有竞争关系的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地区文创产品的需要量和有竞争关系的他地区文创产品需要总量[17]。

依据表1和图2可知,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创意产业利润增长率以及地区人均GDP这三个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状况产生主要影响。由此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方程。从动态反馈过程来观察,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对区域本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一定反作用,即助推作用,推动本区域整个经济状况的提升;但与之相反的是,地方保护主义却影响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将对区域外资金的流入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18]。据此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反馈方程:

其中,KCX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BZ为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状况;ZZL为文创产业利润增长状况;GDP为地区人均GDP状况;JZL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t1和t2为滞后期;a为影响因子调节系数。

依据表1和图2可知,区域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状况受三个因素影响[12]。由于各区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致使:即使区域的整体发展状况条件类似,但区域之间的三个因素也有可能大相径庭,并且这三个因素对区域需求状况的影响也会出现偏差与不同。因此构建区域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方程:

其中,CZ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RJ为人均消费支出;RJBZ为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XZ为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情况;ZS1,ZS2,ZS3代表重视程度。

依据表1和图2可知,相关辅助产业发展状况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等三个因素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融入了很多原创性思维,因此前期设计阶段周期较长并且整个产品生产过程异常复杂。构建的相关辅助产业发展状态方程如下:

其中,DS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状况;LY为旅游、娱乐、餐饮等相关产业对文创产业发展的拉动率状况;WD为外地游客与本地人口的比率状况;FZCY为相关辅助产业发展状况;XS4,XS5,XS6代表重视程度。

依据表1和图2可知,生产要素投入量受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等三个因素影响。同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所具有的特点不尽相同,再加上最终决策者的喜好不同,这就有可能造成对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三个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构建生产要素投入量流率与水平方程:

其中,GJ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投入数量状况;SJ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及文化遗产数量状况;YS为万人中拥有艺术家科学家高级职称人员数量状况;XGCY为相关产业;DQSCYS和SCYS分别代表生产要素投入状况和生产要素投入总量;ZS7,ZS8以及ZS9代表重视程度。

依据表1和图2可知,政府支持主要受人均科教文事业费用等三个因素影响[12]。由此建立政府支持状况方程:

其中,ZF为政府赤字/盈余占当地GDP比重状况;KJW为人均科教文事业费用状况;FL为颁布和实施的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数量状况;ZFZC为政府支持发展状况;XS10,XS11,XS12为重视程度系数。

根据表1和图2可知,整体创新主要受文创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等三方面影响。由此建立整体创新状况方程:

其中,ZC为文创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的状况;RD为文创产业投入的R&D经费占总R&D经费的比重状况;JS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状况;ZTCX为政府支持发展状况;ZS13,ZS14以及ZS15代表重视程度。

依据表1和图2可知,利润状况和国内市场占有率这两个变量是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主要组成因素。这两个因素同样受到如下三个变量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生产要素投入量和需求状况。根据经济学原理,利润和需求两者之间有一个逻辑关系,当求大于供时,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将使得利润上涨,但是生产要素的投入有一个临界点,当超过临界点时,利润不但不会上涨,反而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构建如下方程以及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强弱状态方程:

其中,LR为利润的修正因子系数;SCZY为市场占有率;LRL为利润率;XQZK为需求状况;KCX为可持续发展状况;SCYS为生产要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动态博弈模型较为复杂,两者之间一直在不断地相互影响。前期架构的模型和计算方程只呈现出两个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博弈过程。因此,设定仿真模型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出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以便为区域更好地提升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给与指导和参考。

模型在仿真过程中顺利通过适应性检验、行为适应性检验和一致性检验,并且在灵敏性检测过程中发现模型行为变化并不敏感,这不但说明模型通过量纲一致性检验,而且证明了模型本身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在实际运行中使用[19]。

3 竞争力形成机理仿真分析

3.1 竞争力未来发展预测

模型在实际案例运用过程中挑选的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处于中上等的区域(即将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为1的区域),设定两区域无地方保护主义(XS为1),在模拟期内经济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即整体运行平稳,并且各项外部参数设置相同,然后以权威部门即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含政府文化网站)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物文化统计年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权威资料及数据库为蓝本进行数据抽取和预测。

本文把预测时间定为十年,从图4可以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即可持续发展状态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关系密切。在区域内经济水平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本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也保持递增状态。因此得出结论: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与本地可持续发展情况最为密切。

图4 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预测仿真

3.2 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发现虽然很多因素相互交织,彼此影响,但区域的整体创新程度、需求情况以及生产要素的先期投入对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确和普通的传统产业有着一定的区别,这其中区域整体创新情况的改善将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产生的作用不容小视[12]。在竞争初期,如果区域的整体创新程度较低,就有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格局之下,在这一过程中,落后一方的整体创新程度如果不能立刻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很有可能出现更加糟糕的情况,以至于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竞争力长时间处于劣势地位;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和经济状况不理想的区域,依然可以通过不断地提升该区域的整体创新状况,来使本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变得更加强大。模拟过程见表2。

表2 创新状况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区域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可以理解,当地群众在满足物质需求以后,更多是往旅游、娱乐等文化、休闲方面靠拢,进而最终对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产生终端影响。模拟分析过程见表3。

表3 需求状况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生成要素的投入量和经济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关联。经济运行平稳时生成要素的投入量容易确定,反之经济出现波动时,生成要素投入量则较难把握。要素投入过剩,将会造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利润的下降。例如在没有充分市场调研的前提下,进行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的频繁建设势必造成区域单一生产要素投入的重复性,最终导致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利润减少;而生成要素投入不足,又将会影响文化创意产品定单合同的获取,进而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产生严重影响,使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这就需要加快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建设,将现有资源在集群范围内进行共享,这样可以使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模拟分析过程见表4。

表4 生产要素投入状况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这其中既有前人采用SEM模型构建出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静态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也有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D)构建的我国两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各种系数和参数进行变动与调整,发现可持续发展、整体创新、需求状况以及生产要素投入预期决策能力四个因素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博弈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1]孙敬水,黄秋虹.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最新研究进展[J].工业技术经济,2012,(12).

[2]祁述裕,殷国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若干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3]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4]李高业.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J].理论学习,2008,(4).

[5]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

[6]邓燕雯,郑淼茜,邓家萍,吴声怡等.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

[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Krugman P.Competitiveness:A Dangerous Obession[J].Foreign Affair,1994(3).

[9]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M].Lausanne: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1997.

[10]WEF.The Global Competiveness Report[M].Switzerland:Wrld Economic Forum Geneva,1992.

[11]OECD.Technology and Economy:The Key Relationship[M].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2.

[12]曾涛,王秉琦,占绍文.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差异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1).

[13]Ander J C,Cerbing D W.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103).

[14]李自玲.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及PLS算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5]WOLD H.Soft Modeling:The Basic Design and some Extensions[A].Systems Under Indirect Observation:Causality[J].Stucture,Prediction,1982,(2).

[16]秦琴.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17]江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胡纯,郑先勇.反垄断法视角下地方保护主义规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

[19]赵璟,党兴华.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应用[J].系统管理学报,2008,17(4).

猜你喜欢

状况竞争力要素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也谈做人的要素
安全感,你有吗?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