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8-03-20秦晓爽
秦晓爽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 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05、33.730、12.850、18.159、42.065, 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83、18.634、10.253、16.703,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6±2.03)分, 高于对照组的(80.32±2.1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7, P<0.05)。结论 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较好, 可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子宫肌瘤;护理;有效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105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 作为良性肿瘤中的一种, 其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所以应该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1]。目前临床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可帮助患者得到有效恢复, 但是手术后患者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疗养, 故此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就成为促a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较多, 本次着重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于总结临床经验, 现将研究详情总结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46.82±6.06)岁;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7.02± 2.03)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8~64岁, 平均年龄(46.53±5.83)岁;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7.13±1.96)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持续质量护理小组:由护士长等人组织并建立护理小组, 邀请护理人员、医师、护师等人加入小组, 并按照人员工作职责不同对其进行层级管理, 同时在小组间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进行探讨, 确定对应的护理方案和措施;②加强护理教育和培训:按照临床制定的护理方案和标准, 对对应的护理人员实施培训, 使其明确临床护理的相关内容, 同时加强自身工作的责任感, 进而更好的掌握专业护理知识, 便于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2];③规范护理流程:在护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 严格按照临床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患者展开干预, 同时对患者临床中存在的疑问之处耐心进行疏导, 进而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状况;
④质量的持续改进: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同时善于发现患者临床中潜在的危险问题, 及时做一记录后在组间进行探讨, 从而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对应的改进措施, 达到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①观察临床护理情况, 从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其中5个条目分别占20分, 共计100分, 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②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 从疾病、生理、心理和社会4个方面展开评价, 各项分别为
25分,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好;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即让患者在标有0~10刻度尺的背面按照自身评价进行标注, 统计人员做出对应整理, 10表示满分即100分, 且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病房管理(19.36±0.32)分, 消毒隔离(19.65±0.41)分, 基础护理(19.68±0.21)分, 护理安全(19.35±0.26)分, 护理记录(19.32±0.25)分。对照组病房管理(17.35±0.25)分, 消毒隔离(17.24±0.19)分, 基础护理(18.35±0.62)分, 护理安全(17.34±0.65)分, 护理记录(16.35±0.37)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05、33.730、12.850、18.159、42.065, P<0.05)。
2. 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疾病(23.26±1.21)分, 生理(22.39±1.04)分, 心理(23.24±1.01)分, 社会(24.65±0.27)分。对照组疾病(19.35±2.31)分, 生理(18.24±0.95)分, 心理(19.68±1.95)分, 社会(19.32±2.00)分。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83、18.634、10.253、16.703, P<0.05)。
2. 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6± 2.03)分, 高于对照组的(80.32±2.1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7, P<0.05)。
3 討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属于常见疾病, 病情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现象, 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故临床在针对患者实施相应治疗的同时应该注重护理干预[5, 6]。本次针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进行分析可见,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05、33.730、12.850、18.159、42.065, 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83、18.634、10.253、16.703,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6±
2.03)分, 高于对照组的(80.32±2.1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7, P<0.05)。而观察组護理效果较好的机制可能在于:质量持续改进是针对临床患者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 继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此后按照临床护理标准对患者实施干预, 使得各项护理内容均可得到相应落实, 进而帮助患者得到相应的恢复, 提高了护理质量[7-10]。此后仍然采用循环模式总结临床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实施探讨和总结, 最终达到质量的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 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较好, 可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26):100, 107.
[2] 张春黎. 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7(16):43.
[3] 李宇瑾, 陈晓华, 杨晓群, 等.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7):1345.
[4] 赵晓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17):2420-2421.
[5] 陈晴晴.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现代养生b, 2015(20):266.
[6] 张秀杰. 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当代临床医刊, 2015, 28(3):1391.
[7] 房婉云. 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4):173.
[8] 李兰萍.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2):129-131.
[9] 常源, 杨珍霞. 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96):319- 320.
[10] 热依拉. 吐逊, 李萍. 子宫肌瘤护理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运用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9):208-209.
[收稿日期: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