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8-03-20孔庆晨
孔庆晨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肛肠外科患者术后使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肛腸外科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 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给予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5.12±3.85)d, 对照组患者为(20.47±5.96)d,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4.25±1.86)、(6.47±2.13)d,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04±2.47)、(9.52±3.11)d, 实验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应用中药熏洗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 还能够减少患者痛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熏洗;肛肠外科;手术;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77
肛肠外科中包含痔疮、肛裂、肛周脓肿以及肛瘘等多种常见疾病, 通常情况下给予手术方式治疗, 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1]。但因为肛门的生理功能较为复杂, 且直肠部位解剖结构关系较为特殊, 患者手术后需要给予开放性切口不能直接将切口进行缝合,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愈合缓慢的情况[2]。为有效缓解这一情况, 进一步实现术后愈合效果的改善, 缓解患者恢复过程中的痛苦程度, 必须积极探索高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肛肠外科患者,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 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给予观察与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肛肠外科患者, 其中女48例, 男46例, 年龄24~68岁, 平均年龄(42.57±8.48)岁。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47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在调制好的高锰酸钾药液中进行坐浴治疗, 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 熏洗前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排空二便, 为患者设置温度适宜的熏洗环境, 防止患者在熏洗过程中受凉。将配置的中药制剂进行煎熬, 100 ml分为4次熏洗, 将药剂置入多功能肛肠熏蒸治疗机, 机器温度设置为40℃, 熏蒸后将药液放置直到温度适宜后取出药液, 患者进行泡洗, 需先熏后洗, 熏洗时间为30 min
左右, 7 d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给予观察与记录。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5.12±3.85)d, 对照组患者为(20.47±5.96)d,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4.25±1.86)、(6.47±2.13)d,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04±2.47)、(9.52±3.11)d, 实验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肛肠疾病为多发性疾病类型, 患者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每年发病率高达60%[3]。肛肠类疾病具有较多种类, 例如混合痔疮、内外痔疮等痔疮类型疾病, 肛瘘、肛裂、直肠前突以及肛周脓肿等[4]。通常情况下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肛肠类疾病, 但因为肛门直肠位置在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具有极大的特殊性, 污染源十分特殊, 加之周围血管、神经以及淋巴结具有的丰富性及复杂性, 手术进行时并无法实现无菌环境[5-7]。手术因为切口处的神经及组织受到外界的刺激与污染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如肛门坠胀、边缘水肿、分泌物渗出以及感染等, 很大程度对患者的恢复带来极大的痛苦, 对创面愈合产生不利影响[8, 9]。在手术后给予合理科学药剂对患者切口及周围进行泡洗, 能够有效环节患者瘙痒感及疼痛感, 缩短患者恢复时间[10]。中药熏洗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病毒以及镇痛消炎的作用, 具有散瘀消肿、通络活血及止痛等多种功效。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肛肠外科患者,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 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中药熏洗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给予观察与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5.12±3.85)d, 对照组患者为(20.47±5.96)d,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4.25±1.86)、(6.47±2.13)d,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04±2.47)、(9.52±3.11)d, 实验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应用中药熏洗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 减少患者痛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 靳露佳, 王翠玲, 等. 头孢西丁在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疗效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8):
1810-1812.
[2] 陈苏苹, 朱菁菁, 胡芳芳. 肛肠外科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开展出院后家庭健康教育管理的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19):
132-133.
[3] 杜培泽, 孙聪毅, 酒淑玲. 中药熏洗治疗肛肠外科患者术后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4):38.
[4] 梁伟成, 胡敏超, 杨吉水, 等. 参附注射液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8):1509-1510.
[5] 黄燕飞, 吕桂芬, 束琼,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海军医学杂志, 2014(5):384-386.
[6] 肖凌, 李蔚, 麦玲, 等. 快速流程模式下术后限制补液对不同手术方案直肠癌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0, 17(2):190-194.
[7] 毛红, 唐平, 李薇, 等. 中药熏洗在肛肠科术后应用的技术规范研究. 四川中医, 2012(12):74-77.
[8] 林军. 中药熏洗治疗肛肠外科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5(19):154-155.
[9] 葛春超, 聂广军. 中药熏洗法在肛肠科手术后应用效果研究. 医药前沿, 2011, 1(22):160-161.
[10] 刘国荣. 应用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常规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18):57-58.
[收稿日期: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