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2018-03-20王冬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剖宫产

王冬华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8例剖宫产高危产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止血时间、子宫切除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19.3±61.9)ml,

产后24 h出血为(322.6±71.1)ml, 均少于对照组的(368.6±63.6)、(459.7±86.6)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危产妇;剖宫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5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proprophylactic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romethamine to prevent bleeding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of high-risk puerpera. Methods A total of 88 high-risk

puerpera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soprosto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methamin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ostoperative bleeding,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hemostasis time, hysterectomy and adverse reactions condi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ostpartum 2 h hemorrhage as (219.3±61.9) ml, postpartum 24 h hemorrhage as (322.6±71.1) ml, which were all less than (368.6±63.6) and (459.7±86.6)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shorter hemostasis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ysterectomy rat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0.05). Conclusion Proprophylactic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romethamine shows remarkable effect in preventing bleeding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of high-risk puerpera,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gh-risk puerpera; Cesarean section; Romethamine; Postpartum hemorrhage

產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 h失血量>500 ml, 其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同时也是导致产后出现死亡的主要原

因[1]。宫缩乏力为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数量占全部产后出血产妇数量的70%~80%[2]。当产妇存在前置胎盘、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双胎、胎盘早剥、巨大胎等情况时, 其发生产后宫缩乏力的几率将明显提高[3]。因此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开展产后出血预防处理, 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 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高危产妇88例, 探讨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高危产妇88例, 全部产妇均具备剖宫产指征, 同时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对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前列醇类药物过敏的产妇进行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7.3±

4.5)岁, 平均孕周(37.2±3.1)周, 平均产次(2.3±0.5)次;高危因素:双胎5例, 胎盘早剥7例, 羊水过多10例, 前置胎盘7例, 巨大胎15例。观察组年龄23~37岁, 平均年龄(27.1±4.2)岁, 平均孕周(37.4±3.0)周, 平均产次(2.1±

0.4)次;高危因素:双胎6例, 胎盘早剥6例, 羊水过多12例,

前置胎盘6例, 巨大胎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两组产妇均接受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打开产妇子宫下段, 吸净羊水, 待胎儿全部娩出后, 采用缩宫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0862)进行注射, 剂量20 U。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加用米索前列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00668), 以舌下含服或塞肛用药;同时采用葡萄糖酸钙和(或)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 葡萄糖酸钙采取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垂体后叶素采取宫体注射方式给药。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4183)进行治疗, 以宫体注射方式给药, 剂量250 μg。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后2、24 h)、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以及子宫切除情况。出血量的测定方法为称重法和容积法, 手术开展前在产妇臀下对一次性纸垫进行放置, 手术完成后对纸垫的重量进行称取, 同时为其更换新的一次性纸垫, 在手术完成2 h后对一次性纸垫进行称重, 参照1 ml血液等于1.05 g的标准, 对产后出血量进行计算[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19.3±61.9)ml, 产后24 h出血为(322.6±71.1)ml, 均少于对照组的(368.6±63.6)、(459.7±86.6)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后出血、止血时间和子宫切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发热

1例, 呕吐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观察组术后发生发热腹泻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 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在临床妇产科的发生率较高, 其很容易导致孕产妇发生死亡, 同时还可能引发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脑垂体坏死、子宫切除的发生,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对于保障孕产妇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5]。对于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而言, 其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所以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使孕妇对产前保健引起足够重视, 将产前检查次数进行增加,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告知其提前入院进行待产。

宫缩乏力为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上对宫缩乏力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的药物包括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以及葡萄糖酸钙等[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19.3±61.9)ml, 产后24 h出血为(322.6±71.1)ml, 均少于对照组的(368.6±63.6)、(459.7±

86.6)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较于传统药物具备更长的半衰期, 生物活性得以增强, 药物应用剂量得以减少, 同时其用作钙离子载体时, 可使子宫收缩更为协调有力, 使缝隙连接形成得以促进, 促使胎盘附着部位血窦得以关闭, 由此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7-9]。若患者存在顽固性产后出血, 则可在间隔1.5~3.5 h后, 为其再次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0]。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只能对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有明显效果, 因此临床上在对其进行应用时, 需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判断, 由此使产后出血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11]。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直接预防性使用, 并且需在手术室以及产房中进行常规备用, 由此取得满意的预处理效

果[12]。

综上所述,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毛银花, 沈燕华, 张耀飞, 等. 提高剖宫产术中出血抢救成功率的研究.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35(z2):176-177.

[2] 朱丽萍, 张金娥, 杨红, 等.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5):508-510.

[3] 殷思珍, 孙瑞勤, 杨龙慧, 等. 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对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24):4120-4122.

[4] 曹丽琼, 陈海燕, 范莉君, 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腔填塞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分析.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4, 13(4):441-442.

[5] 汪有新, 洪月英.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临床效果评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3):79-80, 83.

[6] 许静. 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33(34):92-93.

[7] 张跃, 马锦琪, 荣琴英, 等. 产后出血高危孕妇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疗效.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35):6960-6962.

[8] 陈琳, 王军.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 2015(17):228-229.

[9] 刘淼, 张艳萍, 邓玉清.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144-145.

[10] 温爱萍, 刘红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临床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当代医学, 2015(22):133-134.

[11] 陈晓琴.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海峡药学, 2015, 27(11):77-79.

[12] 汪洋, 谷印堂, 李雪莲, 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15(13):152-154.

[收稿日期:2018-01-08]

猜你喜欢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