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看着“身份”标签妄下断语
2018-03-20刘琨萧海川
师道 2018年2期
刘琨 萧海川
单凭当事人的“身份”标签就急于下断语、给结论,看似快意自在、实则殃及无辜,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通过制造“身份”论战来诱导、鼓动网民相互吐槽,已成为一种炒作热度、吸引流量的惯用手段。
必须承认,“身份”的内涵不仅包括个人出身和社会地位,也隐含着道德准则。公务员、教师、法官、警察等职业人群,“身份”就意味着责任與担当。个人的言行举止,既是自身修养素质的体现,更代表着党纪国法与民情世风。所以他们自然肩负着更高的道德要求。
可如果凭着“女司机”“女博士”“富二代”“农民工”等泛化标签,就断定谁是谁非,未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刀切背后,抹杀了共性与个性,转移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模糊了新闻事件的焦点,更有可能导致真相被掩饰,还会对受害人造成二次的精神伤害。
标签式的判断,折射出当下部分人心态的失衡。这种失衡,源自社会发展不均衡引起的焦虑,体现在对公平正义的担忧。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阵痛,在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人们多一分理性。(摘自新华网评2018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