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建设需处理好四个辩证关系

2018-03-20孙岳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

孙岳兵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位置更加凸显,在实现中国梦中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依然面临着国内外的重大考验与挑战。西方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打着“民主”“人权”的虚伪旗号,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国民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多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交互激荡,如何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成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一元与多样的关系,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兴衰成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涌现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有的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求抛弃马克思主义;有的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空想论”;有的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问题,成为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一元指导”就是在允许多种文化存在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主导地位。这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文化建设基本方针,也是中国人民经历艰难困苦并被历史实践证明的正确选择。如果我们动摇了或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势必造成党内以及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进而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最终会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他在不同场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我们立党立国的“看家本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多样并存”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多种文化形态,尊重和鼓励文化多样性发展。毛泽东强调,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下,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应该相互借鉴和吸收。习近平坚持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主张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中互学与互鉴,因交融而多彩,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

坚持“一元指导”,就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充分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也为当前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从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党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和意识形态观念的侵蚀。要改进宣传方式方法,努力抢占宣传思想文化制高点。当前,网络逐步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特别要做好网络等新媒体的管理使用,加强意识形态网络管理权、话语权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意识形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创新思想体系、回答现实问题、批判错误思潮中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使之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当前文化开放竞争的新形势下,更要坚持“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相结合,两者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一元指导,并不否定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文化发展只有形成多样化,才能在相互交流、融合和相互碰撞中,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向前发展。允许文化多样化发展,并不意味着指导文化发展的思想可以多元化,更不是指泛滥的资本主义或是封建主义的复古,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前提,表现出来的多种形式的文化发展。换句话说,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排斥文化的主导性。相反, 客观的多样性越是得到尊重,主观的主导性就越会自觉地凸现。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尊重和鼓励健康有益的非主流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随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趋势使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环顾世界和审视自己的文化,并有机会登上国际舞台去参与文化交流、共享与竞争。然而,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文化全球化,极力对外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在全球化过程中,尤其是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得这种外来文化渗透的情况普遍存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渐渐被消弱,这样的文化全球化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例如,有些人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充满着幻想, 把西方文化等同于新文化,故而从民族性格、个人主义到资产阶级的政体和法制,概予美化;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则是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尤其表现在对国外节日盲目推崇、欢庆,对我们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日益冷落,这样的文化渗透是极为可怕的。可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尽管是个老问题,但依然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中需要正确把握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4]。“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5]在2015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是一定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其前提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清醒判断与态度选择,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坚信自身文化具备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6]。2016年5月和6月,他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7]。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前,面对当今世界复杂的、多元的文化体系共存的现状,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保持民族特色,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繁荣,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一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作为内在动力。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唯有对本民族文化中的合理价值和优秀成分进行自我认同,才能在这个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中产生文化自豪感,进而才可能对本族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发扬,超越创新,使本民族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二是,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蚀与冲击,我们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力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安全和社会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文化的泛滥和影响,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创造力受到干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的观点也屡见不鲜。这时候需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帮助我们立稳脚跟,对文化进行客观评价与批判,这正是当下我们抵御文化冲击的内在力量。唯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和接触到每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基础,才能在文化多样性的今日世界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的文化价值。只有准确把握自己所处时代特点,立足现实状况,树立起符合实际需要和未来需求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态,才能从容面对外来文化的渗透与挑战。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民族文化的复兴繁荣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互为需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繁荣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行动,而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繁荣,必然增强广大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以便实现文化上的“走出去”,进而使我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更具话语权,更有认同感,展现出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尤其是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和平是前提,繁荣是目标,开放是导向,创新是动力,文明是内涵。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因交流而升华。“一带一路”是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并提供价值引领和支撑。这就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国际上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

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创新

文化既具有传承性,又需要不断创新,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习近平认为,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主张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今所用、为我所用。这里的“用”不仅仅指简单的继承和吸收,更重要的是为今所用、为我所用的改造和创新。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复兴之风,“国学”热、成人礼等现象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是一个选择、 消化和扬弃的过程。继承是合乎时代要求的继承,不能借继承之名搞复古倒退,创新是在尊重历史基础上的创新,不能以创新之名搞历史虚无,食洋不化。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在继承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文化创新。无论是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容纳外国文化,博采各国文化之长,都是为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在于创新。对我国来说,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创新中国文化,释放出更大的生产力, 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比如,新媒体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导;如何利用大数据获得国际国内文化建设的“比较视野”,让大数据来助力文化建设和国家治理,这都需要新时代下加强文化创新。首先,结合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新,体现继承性。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效结合,不断扬弃和创新,保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变化,使文化具有生机和活力。一方面,必须古今结合,文化的创新需要文化的传统来支撑,这些传统既是传承的文化基因,又是创新的文化密码。在批判地继承和扬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挖掘其中科学的、合理的、尚有生命力的部分,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必须东西结合,传承文化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新时期,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其次,结合世界发展趋势进行文化创新,体现时代性。时代性就是要求理论根植于时代的实践,体现时代的精神,具有与时代同行的品格,成为时代理论的精华。文化作为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在于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使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永葆其活力。文化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战略举措。文化建设的时代性表现为通过认真清理民族文化资源并推动其更新和转化,赋予新的生命力,同时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薄弱部分补充或创建新的内容。再次,结合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文化创新,体现实践性。文化源于社会生活,以实践为中介,服务于人民群众,并随着新的实践而不断发展。只有正确反映当前的时代精神,对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文化才能能动地反映实践,有力地推动实践。当前,一切吸收和借鉴的文化成果,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进行改造和提升,才能现实地转换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益成分。最后,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进行文化创新,体现人民性。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挖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潜力。总之,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找出新办法,发掘新思维,采用新形式,才能适应文化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纠正低俗媚俗倾向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及很多庸俗、低俗、恶俗、歪曲现实、无视历史的文化垃圾泛滥成灾,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从表面上看,文化领域的低俗媚俗乱象是由市场经济机制的负面效应造成的后果,实质上是没有处理好文化的大众性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即“为什么人”和“如何为”这个问题。文化的大众性与大众文化不同,前者是一种文化价值目标,后者指被一般人(民众)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人民从来就是历史的主人,也应当是文化的主人。然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并不是毫无底线的迎合,而应摒弃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倾向。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前的大众文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为了获得高收视率、高票房, 片面强调文化的游戏性和娱乐性,有些部门不惜生产制作一些哗众取宠的、低俗、媚俗的文化垃圾, 他们拒绝承担“教化”大众的文化使命,对主流文化缺乏认同,看似和人民相连,实质上却是和个人或者集团的经济利益挂钩,散发着苍白的、绵软的、浓重的商业化气息。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大众性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强化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 使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紧密结合起来, 克服低俗媚俗偏向,使大众文化能够真正体现大众性的目标,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促进文化资源共享,鼓励人民担当主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是最贴近实际、生活和群众的,只有这样才会真实的体现和反映出人民大众的愿望和需求。必须开展正确有效的文艺批评,坚持人民性标准,但这种坚持并非对人民的欣赏水平一味迁就,而是真正对人民负责,收到为人民服务促人民提高的效果。以人民性为标准,大声的斥责和批评庸俗、媚俗、低俗的文化垃圾,才能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确保文化建设不迷失方向。

当前,经过长期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一般层次的大众文化需求已经得到基本满足,但我们不能驻足于此,而应进一步培养和满足更高更深层次的文化要求,这是建立在文化普及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提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文化的教育引领功能,将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两结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一是,以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精神追求。拥有正确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文化产品和活动,不仅可以促使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得以明晰和加强,还能以合适的批评、教育、引导和疏通一些偏差或者歪曲的趣味与观点,使之回到正确的价值选择上来。我们应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会以最通俗易懂、简洁生动的内容和形式,将先进文化普及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使他们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能够学到善于学,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投身文化建设中来。就当前来说,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建设。二是,让高雅艺术回归大众。高雅艺术是文化中的精品,更有利于陶冶人民的情操、积淀人民的涵养、提高人民的欣赏能力和品味,从而培养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追求。尽管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总是占据着文化的主流,但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听之任之,而应该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使高雅艺术从金色宫殿中走出来,回归大众,在培养人民欣赏习惯的同时提高人民的欣赏品味。另外,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持续推进,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于新时期的文化普及和提高工作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应结合时代特征和要求,以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为契机,借助网络平台或即时通讯工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引导人们的思维和判断,促进人们的思想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