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句法结构范畴化的石化现象消解策略
2018-03-20邱君
邱 君
语言石化现象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发展停滞不前的一种状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句法能力方面就存在这种石化现象:他们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或作文时,选择使用的句式比较单一,或者习惯于重复使用某一类句型。如何帮助学生消解这种石化现象,使他们能够将所学句法知识转化为句法运用能力?语言学习涉及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及概念形成过程。我们尝试将“原型”和“范畴化”理论引入英语句法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句式变换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关于英语的句法结构原型
范畴和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即原型。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共享所有的特征,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建构,其边界依典型程度向外扩展,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范畴[1]。
语言的各个层次都有模糊现象,可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加以论述[2]。“原型效应体现在语言结构的方方面面”[3]。英语中最具原型性的句法构造是主谓结构(S+V),它是由英语的5种基本句型抽象概括而来。英语的句子可分为3种类型: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英语教学中,谈到句子结构、基本句型、句子成分时,都涉及对简单句的分析。可以说,基本句型是最接近学习者头脑中存储的句子结构原型,学生在识别这一原型样本时,心智处理过程也最容易、最直接。这也是多数学生在写作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而回避使用复合句的原因。
主谓结构可被看作英语句法结构的认知参照点,是英语句子结构的雏形。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语法手段进行扩大,如分句的并列、增加修饰成分或从属分句等,从而衍生出千差万别的实际使用中的英语句子[4]。换言之,就是在主谓结构这个原型的基础上,句法范畴的其他成员以意义和功能为其“家族相似性”,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而形成。由于范畴具有模糊性,呈开放状态,所以词法和句法的边界模糊。这里所指的句法范畴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以及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相关用法等。句法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围绕主谓结构原型的连续体,句法范畴中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即各种句法型式在意义及型式与型式之间存在联系。
二、学生的句法能力石化现象调查
为了解学生在句法能力方面的石化状况,笔者对本校英语专业三年级的1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以定语为例,要求被试写下英语中可充当定语的各种形式。定语是名词和代词的修饰语,可充当定语的有11种形式: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分词、动名词、不定式、介词短语、词组或从句。
调查结果,在被试的120名学生中,有10人顺利写出了定语的9种形式,有33人写出了5种形式,有55人写出了4种形式,有16人只列出了2种形式,其余6名学生则对定语形式毫无概念。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形容词可充当定语,可见在他们的心目中也有一个句法成分原型。大多数学生未能写出可充当定语的5种以上的形式,这说明他们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英语句法结构范畴,缺乏词法和句法在某些项目之间的转换意识,难以将所学句法知识转换为句法运用能力。事实上,在多次期末考试的作文中,多数学生也持续表现出句法结构单一、重复的问题,反复使用简单句的较多,而较少使用复合句。
三、句法能力石化现象的消解策略
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句法能力石化问题,教师可根据英语句法结构的原型特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总结各种句法型式的意义及型式与型式之间的联系,并进行相关应用能力训练。
(一)重视句法原型教学,培养对比概括能力
对比和概括是范畴化的两大手段,有助于人们识别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句法教学应首先开展原型对比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差异,强化英语句法的主谓结构原型意识,为其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英语句法原型范畴作认知层面上的准备。下面,以非谓语动词为例。
[汉语]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的关系一向很好,俨然一对夫妻。一天,养鸡人发现原本和顺的公鸡发疯似的追着母鸡咬,养鸡人非常奇怪,往鸡窝里一看,发现原来母鸡下了一个鸭蛋。
[英语]A cock and a hen were on very good terms,giving one impression that they were a married couple.One day the chicken keeper found the usually gentle and sweet “husband” frantically pecking his“wife”.His curiosity aroused,the man looked into the chicken coop only to find that the hen had laid a duck egg.
汉语语法具有隐含性,其功能语法范畴在形式上无明显标记。相比之下,英语语法具有外显性,其功能句法范畴(如动词)具有句法形态标定式。如例所示,汉语的谓语范畴较为宽泛,9处谓语中表现为形容词2处、副词1处、动词6处;在英语里,谓语皆由动词充当,例句中表现为5个谓语动词形式和4个非谓语动词形式。在句法构造方面,汉语突出语义结构的作用,S、V及O的可辨性有时很弱,模糊性突出;而英语的句法功能取决于语句的词语形态及在句子组合形式中的功能,S+V的形式及形态的可辨性较汉语强,句法功能的界定比较明确。不难看出,例子中较长的汉语句子以意义划分为依据,对应为多个英语单句,每个句子的构成方式均围绕S+V句子构造而成。通过对比分析,可帮助学生建立英汉句法构造对比意识,总结英汉句法结构差异,以便在头脑中建立英语句子结构原型,从认知和思维角度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二)利用原型效应,培养范畴归纳能力
原型在认知过程中占据特殊地位。句法教学应区别对待原型和边缘成员,遵循由核心到边缘的顺序安排教学。具体做法:先调整句法教学重点,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句法原型;然后,利用词法和句法间的联系,明示句法范畴间的相似点和关联性,主要分析句法范畴的几个主要成员(如基本句型、三大类从句、非谓语动词以及独立主格等)。
我们以主语为例。原型性最强的主语,既是施事者又是主题,为已知信息。例如:“The news shocks us.”原型主语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即“The news”)。表示活动性的动名词被视为介于名词和动词两范畴之间的成分,是名词的边缘成员[5]155。 因此,可将其改写为“Hearing the news shocks us”,其主语为“Hearing the news”。根据句法结构的原型范畴特征,以基本句型为雏形,句中的主语由短语改为句子时,则转化为主语从句“That he hears the news shocks us”。 由于主语(即“That he hears the news”)过长,用 it形式主语充当,则变成“It shocks us that he hears the news”。 这样,从主语原型名词出发,根据其“家族相似性”,可了解到与名词有关的其他范畴成员,如动名词短语、主语从句、it形式主语等。除此以外,英语基本句型中的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同位语、表语、宾语补足语等,都可形成一个原型范畴。
(三)强化产出练习,培养句式变换能力
句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将句法范畴知识转化为句法能力。因此,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句法产出能力。句法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罗列语法知识,而应该以意义为中心,对各种语法结构进行归纳,着重培养学生对语法形式和意义的匹配能力。当这种有意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习者就会像熟练运用主谓结构一样,灵活自如地生成形式多样的句子,形成Lakeoff所言的“无意识、自动化了的范畴化能力”[5]111。下面介绍给学生布置的 2个练习。
[练习1]以定语为例,要求学生写下多种定语表达形式。
按照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引导他们将可以充当定语的11种形式从核心到边缘的顺序进行重组:先呈现以形容词为代表的词类,推及数词、代词、名词或名词所有格、介词短语等;当以上修饰词或词组转换为句子时,即为定语从句;然后为动名词、不定式、分词,它们均可与定语从句相转换。当定语形式选择变化多样时,S+V句法原型结构将随之呈现多样化表达特点。为使句法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选择提供有趣的新闻、影评或视频片断,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来联想造句。
[练习2]通过单句翻译,训练学生使用不同形式表达同一意义的能力。
在理解原句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S+V句法原型结构,依次生成简单句、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句法形式转换的依据,总结句法转换的规律。反复操练,直至运用自如。在不断进行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都会逐步得到提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多次采用此类练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用英语翻译句子“他想发明一种涂改液,但却以失败而告终”,并依次生成简单句、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等多种形式。结果翻译生成的句式就可以有以下几种:
a.His attempt at contriving a correcting fluid ended in failure.(简单句)
b.His attempting at contriving a correcting fluid ended in failure.(简单句)
c.That he attempted at contriving a correcting fluid ended in failure.(主语从句)
d.Despite/in spite of his attempt at contriving a correcting fluid, he failed.(介词“despite”作让步状语)
e.Though/Even though he attempted to contrive a correcting fluid, he failed.(“though”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
f.He attempted to contrive a correcting fluid,but he failed.(“but”引导的并列句)
g.Having attempted to contrive a correcting fluid,he failed.(现在分词表示主动,作让步状语)
首先,根据简单句构造,将“他想发明一种涂改液”看作主语;由主语部分的名词化,产生简单句a、b和主语从句c。接着,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出发,解析状语的意义。根据状语原型范畴,典型的状语由短语构成,如d句中的“despite/in spite of”表示让步状语。此外,状语还可由句子充当,如e句中“though/even 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由此联想到f句,它是由“but”引导的并列句;状语还可由分词充当,如g句。可见,利用句法结构及状语的原型范畴,也可以丰富句子表达形式。
四、结语
借鉴原型范畴理论进行英语句法教学,注重从句法结构的范畴化过程解释英语句法结构的辐射性语义网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范畴呈现维度方面,强化原型对比,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句法差异的敏感性。在范畴呈现方式方面,从句法原型出发,遵循从核心到边缘的顺序安排教学活动。运用多种练习形式,培养学生以体验、互动、对比、概括、归类的再范畴化能力。利用句法原型范畴特征,从静态角度解释语义差别和相互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句法结构网络,增强学习信心。当然,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将同样的意义以不同的句子形式来表达,还涉及认知主体对具体情景的理解。因此,句法教学还应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结合句法结构的非范畴化属性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云霞.基于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二语词汇习得与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2]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4-161.
[3]TAYOR J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175.
[4]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8-19.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