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注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18-03-20齐学宏
杨 治,张 婷,李 佳,齐学宏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在妇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成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而且逐渐被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中。腹腔镜之所以成为妇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虽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较多优点,但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围手术期并发症也逐渐引起关注。妇科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腹痛、腹胀、尿潴留、肩背疼、恶心、呕吐、下肢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康复[1]。由于腹腔镜手术中需在腹腔注入CO2气体,术后CO2易残留,导致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尿困难,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不仅影响患者舒适度、推迟进食时间,而且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负担。腹胀严重者可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甚至引起膈肌上升,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或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2]。相关报道显示[3],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引发肠粘连、肠梗阻、肠源性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而尿潴留则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几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因此,应重视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患者胃肠、排泄功能尽早恢复,提高其舒适度,避免术后肠粘连、感染等并发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广泛性子宫全切、子宫全切、卵巢囊肿剥除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设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足三里穴位注射)及观察组(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注射),各150例,评价干预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及尿潴留情况。
1.2 纳入标准
女性,年龄20~60岁;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时间2~3 h;术后24 h未排气,腹部胀痛或腹部饱满,叩诊呈鼓音;膀胱充盈、拔出尿管后未排尿;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肺功能均正常。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穴: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膝,以2 ml注射器和5号针头抽取新斯的明0.5mg(1 ml),定位后常规消毒,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对准足三里穴,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头缓缓推进,达到一定深度后(约3 cm)产生得气感应,回抽未见回血,注入药液,注射完毕拔针,用无菌棉签按压片刻。同法注射对侧足三里穴。疗程:术后每12 h注射一次,直至肛门排气,不超过3天。
1.3.2 观察组 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穴: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本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取穴时间为辰时(上午7~9时)。操作方法同对照组(按时操作)。疗程:同对照组。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排尿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排尿时间比较(±s,h)
表1 两组术后排尿时间比较(±s,h)
组别n观察组对照组150 150首次排尿时间0.68±0.40 0.80±0.56
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3 结论
中医学认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会损耗患者元气,使患者因气血两虚,致血脉瘀阻,气血流通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脾胃气机紊乱,气滞于肠、膀胱,而出现腹胀、腹疼、尿潴留等症状,治疗应以疏通脾胃气机、促进气血循环、调和脏腑为主。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属五腧穴,具有理脾胃、调中气、疏通气血经络、扶正培元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4],针刺足三里穴可促使脑垂体分泌多种脑肠肽,进而促进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运动。穴位注射药物多为新斯的明,该药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兴奋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加快胃肠蠕动,促进逼尿肌收缩。因此,足三里穴位注射可发挥经络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疏通患者脾胃、膀胱气机,达到促进胃肠、排泄功能恢复的目的。
子午流注理论强调时间因素对穴位效应的影响,认为人体经脉的气血流注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盛衰开阖变化,把握时间,按时取穴,可提高穴位主治功能,增强临床治疗效果[5]。
穴位注射是中医护理常用操作技能,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或注射用水),是将针刺和药物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综合效应的一种方法,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6]。
利用子午流注理论实施穴位注射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应对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注射进行深入研究,对操作流程、操作步骤、疗程等加以规范,从而促进中医护理发展,弘扬祖国传统医学。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邱慧莲.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36(16):1009-1012.
[3]孙蓉.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恢复肠胃功能的治疗和护理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6):57.
[4]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罗道珊.子午流注纳子法优越性探讨[J].河北中医,2010,32(7):1079-1080.
[6]诸毅晖,陈玉华.论穴位注射的穴药效应[J].中国针灸,2005,25(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