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丝毯的产生、特征与价值

2018-03-20谷炜丽邬红芳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边饰天水纹样

谷炜丽,邬红芳



天水丝毯的产生、特征与价值

谷炜丽,邬红芳*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天水丝毯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利用编制技法、打结裁绒工艺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天水丝毯是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手工制品,2003年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最初的自给自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了成熟的工艺流程,远销国内外,再到现如今机织地毯对其的冲击,天水丝毯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本文通过对天水丝毯的产生、特征与价值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大众的的关注,引发对于这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的思考。

天水丝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特征

一、产生与发展

(一)天水地区的历史沿革

天水是一座历史古城,有史料明确记载着早在秦武公时期,就在现在的天水附近设立了邽县,然后在秦汉之时改为上邽县,继而在汉武帝时期改为天水郡。此后,一直是陇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交通和文化的中心。

“天水”作为城市名称的时间最长,对于这个词的解释,顾师古派称其起源于一个湖的名字,但是有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历史文献的研读,称“天水”这个词是出自《周易》的“天水讼”,书上说“天与水违行,讼。”就是争端的意思,汉武帝用“天水”当做地名,就是予其兵家必争之地意,是为了纪念这个地方对于开启丝绸之路和对外战争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取。

(二)天水丝毯的产生与发展

地毯我国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传统的地毯一般使用棉麻毛作为原材料,经过手工艺人的加工,利用编结、裁绒等手工艺完成,并且地毯具有减少噪声、隔离温度和装饰作用。早在两千多年钱,我国西北地区就出现了麻织地毯,后来到了唐代,更是发展到顶峰。而在当时,交通特别不便利,原料的来源往往决定了生产的品种和产量,自然地理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天水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并且海拔较高,湿度不大,这些都为桑树的种植和桑蚕的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开始利用丝绸作为原材料编织地毯,于是就有了丝毯。

天水位于河西走廊,是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地方,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杂居,是多种文化碰撞的最为激烈的地方。有史料称,明朝时期,有回族搬迁驻入天水地区,他们织就的丝毯,就带有波斯风格,得到了当地人民的青睐,人们争相学习这种图案风格。天水丝毯从原来中原文化的基础上,把外来文化,比如佛教文化、波斯文化,和甘肃地区特有的地方文化相融合,在图案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在工艺上,天水丝毯采用“8”字扣抽绞打结与裁绒技术,在工序上更是繁琐,要经过图案绘制、处理真丝、挂经、编织、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天水丝毯”,如今更是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之初,天水成立了手工编织地毯合作社,后又改为天水地丝毯厂。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内外订单激增,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再到九十年代,劳动力外流,手工丝毯受到机器生产线的冲击,产量紧缩,天水丝毯厂停产后倒闭,只剩一些小作坊还在坚持。现如今,这项精美的手工技艺,由于其高成本、低效率正在面临生存危机,老艺人不断离世、流失,没有新艺人传承,这都在提醒着我们要对这项技艺进行梳理,并且提出解决对策,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

二、形制与功用

(一)天水丝毯的形状

丝毯的尺寸由实际条件变化,主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设计大小,一般1500cm*900cm。主要款式分为长方形、圆形和半圆形三种。而长方形为主,分为无毯穗和镶毯穗两种形式。

图1 无毯穗和镶毯穗示意图

(二)天水丝毯的构成

一张丝毯,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心纹样,四周纹样和毯穗。这样正好形成一个环绕型的构成关系。

中心纹样处在丝毯的中央区域,和羊毛制毯采用的中心图案的作用相同。相同的纹样,不同的组合排列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丝毯上运用的排列方式主要分为散点式排列和适合式排列。散点式排列又叫规律式散点排列,又分为重复式散点排列和不重复的散点排列。大部分的中心纹样都采用了重复式散点排列,就是用一个或以上的单位纹样,向同一个方向反复。只改变单位纹样的大小和色彩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顾名思义,重复式散点排列就是重复单位纹样,不改变大小,不改变颜色,直接复制单位纹样,这样的排序方式大都规矩方正。不重复的散点排列就是单位纹样的排列和顺序没有规则,一个图案中有四个或以上的单位纹样组成的。

在方形或者圆形丝毯的边缘,加上纹样装饰,就叫做四周纹样或者边缘纹样。四周纹样也分为小边纹、大边纹和转角纹三部分。小边纹中也有规则式散点排序,和中心纹样的类似。第二种就是半对半交错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小边纹的上下边框内,以交错式上下对称,呈波状分布。大边纹和小边纹类似,也包括规则式散点排序和半对半交错式,只是多一种不规则交错式,就是两种或以上花纹相间交错排列。

图2 重复式散点排列纹样示毯

图3 不重复散点排列纹样示毯

图4 半对半交错式边缘纹样

(三)天水丝毯的功能

在西方人眼里,织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无论是卧室里的地毯还是墙上的挂毯,都为室内软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天水丝毯就很好的满足了这两大功用,桑蚕丝既避免了羊毛毯的防潮性和防虫性又能够隔离温度,起到保暖的作用;放到墙上当做壁挂,通过光线的照射,色彩层次分明,极具美妙。

三、特征

(一)文化特征

中国吉祥艺术主要应用在民间风俗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是老百姓在生存过程中期盼避过灾难,求得吉祥的心态的体现。众多形象的吉祥图案,多采用人物、动物、植物等造型,用简洁抽象的线条勾勒出形态优美又极具象征意义的图形,或把人物、动物、植物等不同的造型相互搭配,以取得美好的寓意。为表现理想的寓意,吉祥文化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相融合产生了众多的表现手法。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缺失人们往往会通过制造艺术品的方式来补偿,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能够使人们摆脱不平衡造成的极度痛苦,从而赢得生存”而丝毯的图案也体现了人们的这一种寄托。天水丝毯图案内容丰富,织造精致细腻,毯面光洁,色彩古雅,花纹清晰,色线分明,立体感强,有一百八十多个花色品种。产品分为三大类,其中一类的京式仿古图案丝毯,就是以寓意富贵、长寿、康乐为主。在中国传统图案中牡丹花,花冠大,色绝天下。在中国唐代就被视为国花,有“国色天香”之誉,称作“富贵花”。海棠之“棠”与“堂”谐音。牡丹与海棠结合,便是“满堂富贵”之意。纳吉求福是民间吉祥艺术重要的文化内涵。渴望生存、赞美生命是人类的共性。在天水丝毯中,锦地、锦边象征金砖铺地,云纹、龙纹、水纹意为吉祥永久,寿字、蝙蝠寓意长寿,花卉、器皿表示生活和情操的美好。如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着一只篆书的“寿”字以蝙蝠的“蝠”谐音“福”。福指的是洪福、福气、福运。“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还有福寿吉庆,图案有桃子、蝙蝠、磐。桃子,古人视其为长寿的象征,有“仙桃”“寿桃”之称,“福寿同庆”寓意生活美满幸福、健康长寿。

图5 万寿毯

图6 外来图案示毯

图7 艺术挂毯

(二)艺术特征

天水丝毯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图案的取材造型与构图特征上。

天水丝毯图案的取材极为广泛,据记载有一百多个花色品种。从图案的来源上基本分为仿古图案、外来图案和艺术图案三种。仿古图案主要是中国传统的图案纹样,比如宝相花纹、卷草纹样、各种寓意吉祥的花卉和吉祥动物图案。外来图案是典型的外国题材,比如波斯图案,波斯图案就是以波斯湾附近的伊斯兰教国家的风土人情为题材创作出的图案。大多是自然界的树木、花草、藤蔓和穆斯林文化中的几何形状和房屋建筑的缩影,配色方面也多用波斯红、宝石蓝、孔雀绿这些明度高,视觉效果明亮的色彩为基调,风格独特。大都代表了伊斯兰教几千年的美丽传说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美好的寄托。艺术图案大多都是人物的肖像、风景画、敦煌莫高窟的飞天造型或者是奇峰秀水。艺术挂毯追求的是一种逼真,配色古典雅致。

丝毯图案构图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大边饰包围毯心,小边饰作为界割线织在大边饰四周,作为地毯图案的边框,四周留白。毯心是以动物图案和植物图案相结合,竖向垂直的两朵四季花卉包围侧立马的长方形园景图。大边饰包围毯心,由六个站立在四个方向侧立马和花卉共同构成,四个拐角是四朵四季花卉,上下分别是反方向的两匹侧立马中间夹一个瓶花,左右各是一匹侧立马。小边饰是由中间粗实线和两边细实线组成三层白色线条长方形缺角框构成。

图8 小边饰为割界线示毯

图9 大边饰围绕毯心示毯

第二种是大边饰围绕毯心,省去小边饰。毯心纹样是 “二龙戏珠”,是最常见的龙的图案。《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渊,而细龙颌下。”龙珠,亦称火球,是能聚光引火的宝珠,是象征祥光普照大地的吉祥物。“二龙戏珠”图案寓意太平盛世,光明普照大地。大边饰是长寿字纹和团寿字纹相间构成的连续纹样,有延年益寿的寓意。

第三种是大边饰套小边饰。大边饰是淡黄色为底色,单位纹样是绿叶粉瓣的莲花纹样,整个大边饰就是以这样的单位纹样作环形包围小边饰,花蕊朝内,上下、左右分别对称。小边饰就是暗绿色为底色,藏蓝色为边框做的回纹。

图10 大边饰套小边饰示毯

(三)工艺特征

天水丝毯这一门传统的工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丝毯的制作是几千年来不断传承的手工艺。工艺繁复并且十分辛苦,需要手工艺者有毅力和恒心。天水丝毯的主要制作步骤是:画彩稿、等比放大稿、染线、算料、买白丝、染色、穿色卡、分用料、织造、平毛、剪花、后整理、检验、包装、出口。

根据订单要求的丝毯的大小和形状,在纸上设计图案,丝毯的图案分为传统的中式图案和外来图案,不同的图案有不同的寓意。然后根据订单要求的尺寸,把刚设计好的小稿子放大成蓝图,所谓蓝图就是要在上面画上一个个小方格,每个方格都代表着对应颜色的丝线,这样手工艺人们就对着蓝图来进行编织。再根据蓝图上的颜色,将需要的颜色染在样品线上,试一下丝线染色后的效果,如果效果达标就可以先计算并购买白丝的用量,然后将买回来的白丝进行挑选,出去丝线表面的胶质,买回来的真丝是分股的,要把它放在手工拼丝机上进行拼合,把几股线拼成一股之后,按照重量进行分类,放入沸水中煮半个小时,再用清水洗一遍再进行大批量的染色。染色的时候就是把丝线放入有染料的沸水中搅拌,看到白丝上色即可。染好颜色之后就要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归置,以便取用。这个时候,手工艺人们就开始编织了,开始编织的时候就是用木架将丝线架成经纬两个方向,按照蓝图,不同颜色的经线织完以后要打上结,然后用小刀割断,形成一个绒头,织好一排后,拉紧经线,用铁梳子压实。就这样一排一排的编织,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织完之后要将绒头剪平,然后用剪子顺着图案的边缘剪出高低不一的深度来增加图案的立体感。这一切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后整理了,后整理就是将织好的丝毯用蒸汽熨烫,有边穗的把边穗穿上,没有的就可以直接包装了。

图11 编织示意图

四、深度挖掘丝毯价值,推动丝毯传承

(一)艺术价值

天水丝毯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材质美、工艺美两个方面。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精美艺术品,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所用的原材料。天水丝毯所采用的原材料就是真丝,真丝本来就具有棉麻毛所不能替代的光泽感和质感。丝毯成品所具有的光泽感是其他羊毛制毯不能比拟的。当时有句话是这么形容天水丝毯的,叫做“一毯置室,满堂生辉”,这句话就生动的描绘出天水丝毯对于环境的装饰性。丝毯的这种光泽不仅不会抢人的风头,更会把人烘托的更加高贵,另一方面丝毯也特别好打理,丝毯上沾上灰尘之后,用热湿毛巾轻轻一擦就可以把灰尘吸走而不破坏其光泽。

丝毯的工艺美主要体现在工艺图设计和织毯工序的紧密结合,追求丰富、细腻、美妙的最佳艺术效果方面。设计人员根据画稿特色,分析确定所需采用的工艺。毯面或由深到浅,或由冷到暖,或由粗到细,或由强到弱,变化无穷,绚丽多彩。天水丝毯的工艺美主要就是体现在它的手工编织上,工人们在编织之前都会有专人设计好图案,并且按照等比例绘画出来,毯面的色彩由深到浅、由冷到暖无一不体现着丝毯的工艺美。

(二)文化价值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把生活中缺失的东西通过制造艺术品的形式来补偿,天水丝毯也不例外,天水丝毯的图案使用上就体现了人们的这种精神寄托。天水丝毯的图案有一百多个品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国传统图案,这部分图案大都寓意着长寿富贵。比如说常用有着“国色天香”“富贵花”之称的海棠花,与牡丹并用有着“富贵满堂”之意。还有一部分寄托着人们纳吉求福的思想,渴望生存,赞美生命,比如“五福捧寿”图,比作长寿健康。

(三)经济价值

编织1000道的极品丝毯就像是头发丝一样细,打结的时候甚至需要利用放大镜才能完成,这种手工丝毯有着“软黄金”的美誉,在艺术投资方面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

(四)丝毯的传承

天水丝毯的制作技艺是天水丝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对于这项技艺的传承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关键,我们要在不断继承和发扬这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探寻城市的根基,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文化强国。

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也要进行革新,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天水丝毯的纯手工工序显然不适应现代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所以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在不破坏它的优良特点的同时,适当利用机器,既能提高它的生产效率又能让它与时代共存,让老祖宗的留下来的文化传承下去。

其次我们可以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扩大传承人的培养,让手工丝毯进入培训课堂,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和培养传承人,使我们的技艺流传。

最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内容也要更加完善,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资料库,让天水丝毯走向系统化的发展道路。

[1] 黄星.“天水丝毯”制作技艺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2] 李宾泓.我国蚕桑丝织业探源[J].地理研究,1989,(6).

[3] 雍际春.论天水古城的历史变迁与其文化遗存的关系[J].中国名城,2010,(9):28-31.

[4] 宋晓丽.唐代团花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5] 百易梅.永恒的装饰符号—卷草纹[J].湖北经济学院报,2010,(5).

[6] 魏丽.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地毯图案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

[7] 孙艺芳.天水丝毯的制作工艺与图案精神内涵[J].大众文艺,2015, (16).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ianshui Silk Rug

GU Wei-li, WU Hong-fang

(School of Arts,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Tianshui silk carpet is a kind of pure hand-made, using techniques, knot tufting process of handicrafts. Tianshui silk rug is the typical artifacts in northwest China. In 2003, it was listed as one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From the initial self-sufficiency, s the ripening process since the nine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rug has been sold in distant markets,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However, due to the impact to the popularity of mechanical woven carpet, Tianshui silk rug is confronted with difficulties of continuity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tudy of Tianshui silk carpet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aims at the cause of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and to trigger thinking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Tianshui silk ru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characteristic

邬红芳(1965-),女,教授,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与理论.

安徽工程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服饰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6SKJD02).

J523.3

A

2095-414X(2018)01-0018-06

猜你喜欢

边饰天水纹样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梦幻联动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情迷荷叶边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一种古代软靴的边饰研究
——以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例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天水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