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的慈悲心
2018-03-20米丽宏
文/米丽宏
即使我所在的太行山脚下偏僻小城也一样,很多人随口一说,就能数出几个老字号。老字号,似乎已超越了商品的概念,跟记忆缠绕在一起,成了一种怀旧的情结和氛围。
统计说,目前我国百年以上的老字号有1600多家,北京的同仁堂、全聚德、王致和、东来顺、六必居,上海的恒源祥,杭州的楼外楼,天津的狗不理,广州的陶陶居,山西的杏花村……
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在风云变幻和经济大潮一次次冲刷下,中流砥柱般,风雨不倒,岿然屹立。它们都有着各自立身的经营信条和方式;最让人感喟的,是那一缕温情的慈悲心。
北京“同仁堂”,落成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这个百年老店,深深影响着几个世纪的中国人。它与普通百姓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
清朝时,逢二月,北京城要淘泄水沟,使出行很不方便,市民一不小心就会跌在污泥中。同仁堂派出大量人力,花很多钱,在所有淘沟的地方,挂上白纱灯为行人指路。
每年青黄不接的季节,同仁堂又忙着设粥场,施舍棉衣,救济穷苦百姓。
时光流转,1984年《经济日报》刊出一篇感谢文章。事情起因是一件小交易:顾客要购买一分钱的天仙腾,同仁堂店员前后跑了两趟,认真地抓药。本以为大药房不屑于小生意,然而同仁堂不求利益、一切以顾客的需求为重。这位顾客被深深感动,回家写了文章,予以盛赞。
同仁堂店中有一楹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心怀敬畏、心怀慈悲,助人之乐,拔人之苦,这是同仁堂文化之“魂”。
中国第一家养生馆鹤年堂,成立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已历时600余年。鹤年堂的门口,几百年不变地立着一口大缸,他们把精心调制的养生饮料“甘露饮”倒在里面,谁来了都能喝。由于药用效果非常好,养生茶、甘露饮的口碑,明朝时已名扬天下。永乐帝朱棣曾下令大量配制,在郑和下西洋时,作为国礼馈赠给所到国家的皇帝及上层人物。
鹤年堂传至王氏家族时,正值中国的动荡时期,掌门人王保新,医术、文采俱佳,且关心国家大势,时常思考国家的出路。一日,变法先驱谭嗣同到鹤年堂看病,二人成为至交好友。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押往菜市口斩首。王保新拿了当时名贵的麻醉剂,希望能减轻他们行刑时的痛苦,谭嗣同虽没有接受,但非常感激王保新的情义。谭嗣同死后,王保新料理了他的后事,特别请了师傅将砍下的头颅缝合归位,然后运回谭嗣同湖南老家。
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这个“和气”不仅指面上的春风洋溢,更是心中一团煦暖的春意。这番春意,一点一滴地润泽着企业,使之繁荣滋长,繁荫遍地。
北京牛街有一家做年糕的,姓钱,人称“年糕钱”。刚做年糕生意时,掌柜钱宝文每天都要推着独轮小车走几十公里,因为石景山有位孤寡老人“猫眼婆婆”和读书人郭庆瑞特别喜欢钱家的年糕。生意做大以后,钱家年糕供不应求,但他依然让人推小车沿途叫卖,给居住在郊区的老顾客送上几份。
老北京的“西来顺”,是一家高档饭店,却以炒麻豆腐最出名。每有客人点菜,跑堂的必定推荐这道便宜到家的炒麻豆腐。有一回,一位老者来吃饭,点了一个醋熘木樨,一个素烧茄子。跑堂的提醒他:这俩菜分量多,您一个人吃不了;要不这样,每个菜给您上三分之一,只收三分之一的钱,不浪费,又能吃好,好不好?老者点头。三分之一的菜是炒时略加大菜量,再单拨出来三分之一。老者一尝茄子说“口过了”,跑堂的马上让大厨重新单炒了三分之一份儿的茄子。老人一尝,赞道:“够口了!”非常满意。
这样的商家,怎能不深入民心,繁荣兴旺?
老字号,之所以活在国人的记忆里,是因为,它们不光是讲质量、讲经营,更重要的是,生意的各个环节都有一种慈悲意识。这种充满终极关怀的企业文化,看似平淡,实则震撼。它无限拉近品牌与人心之间的距离,那份儿善良真淳,是一种大气度,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