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的三张书法名片

2018-03-20李清怀

乡音 2018年3期
关键词:汉碑龙山中山

文/李清怀

河北地区先民们曾对书法艺术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集中在现今石家庄区域、由无名书家创作的古中山国金石铭刻及守丘刻石、封龙山汉代碑刻和隋代龙藏寺碑,堪称河北古代书法的三张名片,应传承、推介这三张书法名片,进一步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推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一、关于平山古中山国三器铭文及《守丘刻石》

“中山三器”,即中山王厝鼎、中山王厝方壶、胤嗣圆壶,是20世纪70年代在平山县三汲乡古中山国第五代君王——厝的随葬物品中发现的。1979年《中山王厝鼎》铭文拓片在《文物》杂志刊出后,即引起时任《汉语大字典》编委、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先生的关注和推崇。1981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我省考古学家、古文字专家张守中先生撰集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编》,促成了以厝器文字风格为取向的书法创作的流行。1985年,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歌东先生将中山三器铭文书体命名为“中山篆”。2011年3月,广西青年女书家王茁创作的《中山王篆书千字文》获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表明中山篆作为一种书体得到广泛认可。关于中山篆的艺术特点,《中山王厝器文字编》《重版弁言》称:铭文“流畅爽利的笔法,是到现在为止尚未在其他文献见过的书法风格。”“无论其内容之丰富,铭辞之详赡,字体之秀美,刻工之精美,都为历史上罕见的。”中国书协理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志和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战国时期最为精美的文字,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秦代小篆的前身。”近年,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省书协、省文史馆、省社科联共同举办“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暨中山篆书法篆刻学术报告交流会”,展出书法123幅,篆刻212方。

关于《守丘刻石》。张志和先生指出:“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其他诸侯国石刻文字发现不多,所以,中山国所发现的这两行石刻文字,显得弥足珍贵。”《石家庄之最》指出:“观战国、秦汉金石铭文,多谦谨工整、一丝不苟,独守丘刻石,行文率性,布局随意,较之时代相近的石鼓文等,自有一种朴拙之美。”正是《守丘刻石》上面镌刻的两列19个天书般的文字,使考古专家推断平山三汲乡的大土丘很可能是一座王家陵墓,并由此打开了古中山国沉封两千多年的历史。著名考古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肯定其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中山三器—圆壶

中山三器—鼎

中山三器—方壶

二、关于元氏封龙山汉代碑刻

周至秦汉,常山郡治绝大多数时间在今元氏县境内,东汉明帝刘庄出生于元氏,故汉王室多有来此祭奠之举。境内的封龙山、三公山、白石山、灵山、无极山、长山被称为北方六大名山,各山均有汉碑、神祠营建。元氏境内汉碑载于史籍的有:《祀三公山碑》《封龙山颂碑》《白石神君碑》《三公山碑》《无极山碑》《三公山神碑》和《八都神庙碑》,前三通跻身全国百种名碑。目前《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是我省仅存的汉代碑碣,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

《祀三公山碑》刻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书体在篆隶之间,是为古隶。清代著名书家对其多有论评。刘熙载认为:“《祀三公山碑》,篆之变也。”方朔称:“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杨守敬评此碑“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待言”。梁启超认为,该碑是“以隶势作篆”。《中国碑帖名品》编者认为,该碑“体势开张,气魄雄强,为汉碑中不可多得之上品”。清代以来临习者颇多,尤以现代书画家齐白石用力甚深,“衰年变法”得益于此,其别开生面的画印书风,又影响了整个中国的画坛、印坛和书坛。

《封龙山颂碑》刻立于东汉延熹七年(164年)。清金石家方朔评此碑:“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杨守敬断言:该碑“雄伟劲健”,“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封龙山颂碑》在日本书法界素有“神碑”之誉。清代书家赵之谦、近代金石学家罗振玉、当代书画家王镛、王学仲等均有节临该碑墨迹传世。此碑书法苍雄宽博,集阳刚与典雅为一身,有专家称其为汉代艺术精神的代表。

封龙山汉碑

《白石神君碑》刻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在宋代即已闻名于世。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认为:“是碑书法专主于方整,在汉隶中最为洁齐者。”河南美术出版社影印该碑拓片时指出,由此碑“可窥汉、晋隶法之流变,是使学书者颇能得益的碑帖:绝大部分字工稳有致;用笔以方为主,刚柔相间;意味于豪放中有一股儒雅之风。入手临此,可能会比写《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得到更多的汉隶碑意,且可以此为基点向各类风格发展”。

三、关于正定《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早在宋代就已经名闻遐迩。欧阳修称此碑“字画遒劲,有欧虞之体”。晚清金石学家、书法家莫友芝指出:“此碑置诸褚登善诸帖中,直无以别,知即所从出也。”康有为认为:《龙藏》统合分隶,荟萃诸派,安静浑穆,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朝第一也。”由赵执信撰文、潘学聪书丹的《重刻龙藏寺碑记》称:该碑“凡一千五百余字,皆瘦硬宽博,方整有致,既具秀雅古拙之美,又备中和幽深之趣”。2002年2月版《全国干部学习读本》指出:《龙藏寺碑》“结体开朗,用笔瘦硬,风格清新绮丽,被称为隋碑第一”。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也大力推介该碑:“搞书法的人,最看重的是那块隋碑,叫‘龙藏寺碑’,碑文书法苍劲有力,上承南北朝的余风,下开初唐书法诸家的先河,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代表作。”2017年3月,中国书协、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在省博物院举办“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暨《龙藏寺碑》与楷书发展学术论坛”,将研究推向高潮。

综上,中山三器铭文、《封龙山汉碑》《龙藏寺碑》在书法史上均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河北书法文化的亮丽历史名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古中山国金石铭刻及《守丘刻石》、封龙山汉代碑刻和《龙藏寺碑》作为河北独有的文化名片,纳入我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省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三张书法名片的文化价值,给予足够重视。指导、协调石家庄市及平山、元氏、正定县做好保护、研究、推介工作,并给予适当的财力支持,将三张书法名片打造成特色文化品牌,唱响河北,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展示河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文化的重要生发地和承载区”的独特风貌,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身为河北人的文化底气。

二、石家庄市及平山、元氏、正定县应在文明城市建设活动中应注入更多书法元素。如在城市雕塑、园林建设、节目编创、广告设计、图书出版、旅游宣传、乡土教材编写等方面突出三张名片,对为保护、研究、宣传三张名片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借此也可让世人知晓:石家庄是一座“火车拉来的”、生机勃勃的新兴城市,周边县域更是有着悠久历史、绵长文脉的厚重文化区域,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三、进一步做好金石铭刻及相关遗址特别是封龙山汉碑的保护工作。《龙藏寺碑》竖立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正定隆兴寺内,古中山国遗址公园建设已列入省两办《实施意见》和市规划。元氏封龙山汉碑堂条件简陋,交通不便,很难满足保护研究之需,应由财政拨付专款,建设高标准的保护设施。

四、进一步做好三地金石铭刻书法艺术特别是封龙山汉碑书法艺术的研究、推介工作。比起中山铭器文字和《龙藏寺碑》,近年来封龙山汉碑在研究、推介力度上要逊色得多。建议省、石家庄市有关部门、团体会同元氏县,组织举办封龙山汉碑书法作品展和研讨会,推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开展封龙山汉碑研究、推介工作。

省、市书协及书法文化研究会应发挥职能和人才优势,推动对三张书法名片的保护、研究工作。引导、推动民间资本组建专项基金会,对有关图书、相关活动给予资助。河北籍书法家应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社会影响,积极主动地研究、推介三张名片,以三张名片为宗临习、摹写、创作,挖掘其历史内涵,开创河北书法的新境界。□

正定龙藏寺碑

猜你喜欢

汉碑龙山中山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鲜于璜碑》研究
简论龙山黑陶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汉碑的个性特征及其审美趋向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浅析汉碑的形制及其演化
历史上的“中山人”
东汉封龙山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