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突破
——再读北京发那科景喜瑞总经理2017 华南峰会主题演讲
2018-03-20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BEIJINGFANUC
□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BEIJING-FANUC
11 月的深圳,气候宜人。不同于北国之秋的清静肃杀,在这里依然可见的是红黄斑斓。
每到年末,任何付出了心血的人们,无不像极了等待收获的农夫,目光里有的都是期待与希冀。北京发那科,此时此刻,便是那农夫。
虽然常说“无欲则刚”,然而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更为关键的还是看如何“化欲为势”,继而突破,才能做到“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于是,又是一整年的努力,我们来到了这里── 11 月28 日,北京发那科华南峰会在深圳以“聚势·突破”为名,继续着我们的“旅程”。
这是一段既有泥泞坎坷,又有无边美景的旅程。北京发那科,愿与您常相伴随。
一、回顾二零一七, 圆满画下句点
现在中国的制造业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可喜可惊可叹的是,我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当全世界都在哀叹数控机床发展趋同停滞的时候,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却在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机床整机出货量,特别是2017年,行业同仁们都想搞明白,我们的机床都卖到哪里去了?
▶景喜瑞总经理主题演讲内容节选-2017 机床产销
2017 年我们的机床在3C、汽车、通用、家电、其他零部件、仪器仪表制造业、五金及家具制造业、机床工具行业、船舶行业、医疗设备制造行业、铁路行业、制动盘/ 鼓行业、齿轮/ 传动轴/ 减速/ 差速器、工程机械等行业热销。热销机型主要有车床、铣床、钻削中心、磨床、齿轮机、激光、冲床和其他机型等。
▶景喜瑞总经理主题演讲内容节选- 热销区域
截止到2017 年底,全球经济呈现出显著的新两极格局:一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逐步走出上一轮粗放型增长带来的负面桎梏,正在带领全球经济止跌回暖,转向复苏;二是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强国则分化严重,美国率先重塑自我定位,意图以制造业回归来拉动新一轮增长,而欧日仍缺乏推动经济复苏的真实动力,增长缓慢。
无论是新常态,亦或是V.U.C.A时代的描述,现实是我们的时代在持续加速,我们不断地面临复杂多变、快速更迭、难以判断的新局面,新的问题、新的变化不断涌现。如果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看作一个大的机体,这个机体内部正充斥着大量的无规律运动,目前从外观上还看不到变化,但机体内部势能一直在持续、快速的积累,“爆裂”时代无限逼近。制造业,是当今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共同选择!“爆裂”时代,制造业必将位于能量的中心地带。北京发那科总经理景喜瑞借鉴《爆裂》一书的九大原则,向大家揭示了当前大环境下新的“生存法则”:涌现优于权威——一线和现场的思想需要被珍视和尊重;拉力优于推力——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要做资源的吸引者;指南针优于地图——方向优于路径,方法优于方案;风险优于安全——试错成本已经降低,快速否定错误方案等于逼近成功;违抗优于服从——挑战精神和怀疑态度,会将发现错误的时间提前;实践优于理论——事实优于理论,实证优于推演;多样性优于能力——只有最适合的人,没有最优秀的人;韧性优于力量——面对严寒,最后存活下来的一定是最有韧性的;系统优于个体——面对未知领域,系统、整体的力量与成功几率远大于个体。
二、展望二零一八,整装蓄势起航
习近平说,“每一次政策红利的释放,一定是先知先觉者在受益;每一次财富浪潮,一定是在绝大部分怀疑中产生、发展,在众人明白中结束;机会不等待犹豫者、观望者、软弱者、徘徊者。”十九大再次强调制造业的重要市场地位,那么这一份红利谁能得到?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以3C、模具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带动了钻攻机床的强势发展,那么未来它还能持续吗?持续的点在哪里,爆发的点又在哪里?
▶景喜瑞总经理主题演讲内容节选- 中国领涨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却又简单至极的商业市场环境,行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北京发那科发力点又是什么? 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工业史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大飞跃,生产者的大解放。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技术、量子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时代。在近十年,民用领域核心的两个“爆品”,一个是智能手机,一个是汽车。为什么是这两款产品?究其根源,它们解决了人类的两个终极需求:智能手机提升了人类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广度、速度与时效性,而汽车提升了人类物理位移的速度和效率。这两款“爆品”,为装备制造业带来了什么?相信大家都有充分的感知。那么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下一个“爆品”将是什么?下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什么?材料的变化?工艺的趋势是什么?我们装备制造业要如何提前应对,才能充分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红利?
三、莫叹前路漫漫,建功必须有我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家层面,供需两侧的匹配不平衡,虚实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充分,工农业发展不充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充分。制造业同样存在着种种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档次机型的销量不平衡,各行业的发展成熟度与设备需求不平衡,客户和订单的分布不平衡,制造业获得的资金支持不充分,制造业人才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充分。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在装备制造业最直观体现就是我们大部分企业都同时面临着价格压力和成本压力,双向挤压利润空间,加上用户货期到付款的诸多要求,更难拿出来充裕的资源做产品研发,无力跳出现在的低效能循环。打破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已然成为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的共同诉求。
新环境,势能堆积;新趋势,动能喷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应该何去何从?我们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将肩负怎样的使命?又需要如何自我定位?景总在“爆裂”时代九大法则的基础上,做出了他针对装备制造业的三个转型判断:对抗需求不明确:用价值(Value) 覆盖需求(Requirement); 对抗路径不确定: 用跨界事实(Evidence) 覆盖行业经验(Experience); 对抗资源不充足: 用长板理论(Long Plate) 覆盖木桶理论(Short Plate)。结合这三个判断,景总用了两个词即“聚势”和“突破”,为我们形象地勾勒出新形势下我们的新使命:
1、聚势──打造装备制造“产业盾构力”
盾构机,这一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通信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的产品,是人类在面对隧道施工时不可获取的核心工具,也被誉为‘国之重器’。景总巧妙借用盾构机的概念与盾构的工作方法,将行业所面临的现状和我们该如何应对阐释的入木三分。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来说,进口品牌竞争、产品技术壁垒、单一产品与方案能力,如同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大山,让我们难以前行。面对这样的困局,我们最大的难点是单体资源不充足,有能力自己打通穿山隧道的企业,少之又少。唯有聚合在一起,用长板理论覆盖木桶理论,互相补齐短板,才能有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长板,才能形成横向贯穿行业的“盾构机”。
自主知识产权:用跨界事实覆盖行业经验。在外资品牌长久占据优势的当下,我们可能看不清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产出比,但从几个跨界的事实,高铁、国产盾构机、华为交换机的成功,我们可以确信,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是最根本最基础的保障,中国制造想要与进口品牌竞争,必须要加强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极致性能表现:用价值覆盖需求。我们的行业始终存在这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产品至上,我要做最优秀的产品;一种是用户至上,只求够用不求最优。从市场和经营的角度来说,第二种可能更有意义,但是长此以往,客户需求无法自主升级,我们只会越来越囿于‘低档设备—低档应用—低档需求’,陷入涸泽而渔的怪圈无法自拔。在新趋势下,终端的需求实际是不清晰的。我们客户现阶段的需求是否是他们的真正需求? 为什么国外产品发展趋势是高档化? 高性能化? 怎样的产品才能为客户带来持续的价值? 我们每一名从业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
全价值链解决方案:从市场演进的角度看,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是持续下降的,大部分时候利润往往下降的更快。同时,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做到价值链通吃。单一的核心产品竞争已经不再是时代的宠儿,如同机床与自动化设备的关系,企业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桁架’和‘机械臂’,通过这一有力的抓手,实现从单一产品到解决方案的销售,从单打独斗到上下游配套的打通,从比拼销售价格到比较总体持有成本,这是企业在新时代的生存之道。
2、突破──企业找准自身“三坐标”
X 轴:价值链定位。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所属产业链中的一环,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竞争优势,你的优势可能是成本、可能是技术、可能是人力资源、甚至可能就是老板自己。用长板理论覆盖木桶理论,整体审视自身在市场、竞争、技术方面的禀赋,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更多思考如何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是真正找到企业竞争力的第一步。
Y 轴:战略聚焦。仍然是需要用价值覆盖需求。不同客户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如果只是简单接收,不做加工,全盘应对复杂多样的需求,必然会带来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整体的不聚焦。正确的路径,是需要全面分析不同类型客户群的‘痛’和‘痒’,提炼共性的、最根本的问题,从价值出发,找到客户最核心的需求。然后对准这个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的禀赋,打造企业最根本的战略意图与目标,进而展开组织,针对性配置与优化内部价值链,才能确保内部的一致性和资源转化的有效性,帮助企业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Z 轴:专业与持续。战略的难点是执行,保持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文化。最难持续的是产品研发,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的持续性。纵观其他行业的相关案例,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持续竞争中失败的原因,并不在战略层面的疏忽,而是在执行层面的不连续,在产品层面的不专注。只是因为企业负责人或关键技术骨干的更替,对核心产品的持续研发与创新便产生停滞。要应对这种人员变更带来的挑战,关键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性格”,也是一个企业面临抉择时,做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一个企业只有坚守诸如“创新”,“追求极致”,“执行力“,这样的文化基因,才能持续保持活力,才能专注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