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山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2018-03-20吴楟君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粤北双师型双师

陶 红,吴楟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粤北山区包含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市,面积7.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3.0%;2015年常住人口1 646.08万人,占全省的15.34%。粤北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充分的劳动力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珠三角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创新高,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但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相对滞后。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进步,对于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尤为重要,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生能力培养、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从“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来源、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粤北山区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粤北山区五个城市中的各一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取样的覆盖范围较广,但梅州市暂无高职院校,故尚未取样。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含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广东省教育厅直属院校1所、地州市高职院校1所,分别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对象较有代表性。

调查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查阅的方法为主,以学校的访谈为辅,内容包括粤北山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数量、结构情况、培训情况、经费投入、“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情况

根据资料查阅结果见表1,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有一定的成果,但离国家的标准仍存在一定的距离。4所职业院校中,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最高,其次是同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差距为33.5%。

表1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情况

2.2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结构情况

1) 年龄结构。根据资料查阅结果见表2,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双师型”教师在各个年龄段分布较为均匀,河源职业技术学院35岁以下的“双师型”教师超过半数。

表2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年龄结构

2) 职称结构。根据资料查阅结果见表3,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中级职称比例较高,“双师型”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一定程度上表明粤北山区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

表3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结构

3) 学历结构。根据资料查阅结果见表4,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学历层次在研究生和本科阶段分布较多,专科及以下的比例较少,“双师型”教师学历在本科、专科及以下中的比例依然较大,学历层次有待提升。

2.3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根据资料查阅结果见表5,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投入的经费有一定的差距,平均到每个教师身上,经费投入的差距更为明显,教师人数和投入经费不成正比。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均无专项的建设基金。

表4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学历结构

表5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2.4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资料查阅结果见表6,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有3所师资队伍建设材料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及,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门制度,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有专门教师队伍建设文件,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门制度。

表6 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制度建设情况

3 粤北山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双师型”教师比例相对偏低

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中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分别达到50%为合格,达到70%以上为优秀[1]。以上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双师型”教师建设的重视程度,“双师型”教师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头戏”。从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的资料收集情况来看,3所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国家评估标准的合格线,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以上,符合2004年教育部评估的优秀标准。

3.2 “双师型”教师结构有待优化

职称结构方面,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仅提供“双师型”教师高级职称与低级职称的人数,其中高级职称包括正高职称及副高职称,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07名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含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04人。可见粤北山区正高职称教师十分稀缺,除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外,粤北山区其余3所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明显偏低,中级职称比例高于高级职称,高级职称中包含的正高职称人数也较为稀少。粤北山区“双师型”教师职称结构可看出粤北山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科研能力上有待提高,粤北山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级职称比例,尤其是正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正高职称“双师型”教师有利于引导高职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的发展,也有利于粤北山区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

学历结构方面,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学历为研究生的教师比例接近半数,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仍占将近一成的比例,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科及以下的“双师型”教师学历有待提高。

3.3 “双师型”教师建设经费尚未到位

足够的经费投入才能保证师资队伍的良好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同样也需要经费的支持,经费投入的数量直接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2]。数据收集分析过程中发现,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之间的经费投入有明显的差距,所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均未设定“双师型”教师专项经费,仅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超过200万元,其余均在150万元~200万元之间。其中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人均投入经费最少,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人均投入经费最多,教师人数与经费投入不成正比。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投入经费与地州(市)高职院校、广东省教育厅直属院校有一定差距。经费投入的紧缺及“双师型”教师专项经费的未设定,一定程度上反映粤北山区高职院校在建设经费的缺失,在行动上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支持力度还不够。

3.4 “双师型”教师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调研过程中发现,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均无单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建设的制度文件,其中有3所高职院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仅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及,1所高职院校有专门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由此可见在粤北山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队伍的制度建设方面严重缺失,“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保障更是任重道远。广东省教育厅在《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2010]号)的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指标中,对专任教师生师比、校外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工作量占比等有详细要求,但未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进行过多的阐述需要执行并落实。

4 粤北山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纲要中已表明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并从政策、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对“双师型”教师建设提出要求,对于粤北山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也可以参考纲要中的意见,从政策、制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4.1 政策层面

政府层面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主要着重统一性和向导性,有利于高职院校相关政策的制定,政府层面可从“双师型”教师的认证、聘用、待遇、职称评定、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政策的完善,形成符合粤北山区地方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学校层面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主要着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制定[3]。学校在执行期间应加强对政策的实施与监控,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对政策进行调整与修订。

4.2 制度层面

1)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认证制度。学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仍有不同观点,但随着研究的加深与实践的深入,“双师型”教师的界定对于各高职院校都有一套自身的标准,教育管理部门可出台“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评定准则,规范“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证还要考虑不同的行业与企业及不同岗位的要求不同,在认定程序及标准上应有所区别。

2) 完善“双师型”教师聘用制度。纲要中提出:“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学校要完善对企业人员及社会高技能人才作为“双师型”教师聘用的制度,提高专业人士在学校的待遇。鼓励行业、企业一线员工到学校进行教学,聘请具有丰富经验、操作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实训教师;鼓励高职院校选取行业企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作为行、企业方面的专业带头人,打通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双师型”教师引入渠道。

3) 完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粤北山区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学校发展的情况、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人才培养的特点完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双师型”教师评定制度,可以选择专业实践作为考核,也可以量化“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时间与任务。为鼓励教师往“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评优评先、待遇保障上可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政策上的倾斜[4]。

4) 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完善关于教师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的制度,规定教师在规定的学期或学年内到企业一线进行一定时长的实习,并接受相应的考核,最终加入到工资考评当中,确保专业教师专业知识的定期更新。

4.3 实践层面

1) 学校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资金投入。学校可以通过对于资金的总体调整从而加大对教师队伍的资金投入。通过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的方式以解决当前粤北山区4所高职院校均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的窘境;且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监督,做到专项专用。

2) 开展具有粤北山区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珠三角地区正在进行产业转移,粤北山区正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针对目前的发展状况,粤北山区的高职院校可根据地域及发展规划对于将要转移的产业进行事先的了解与协调,开展具有粤北山区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在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同时,更有利于学校的本土化发展及“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3) 建设专业化“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选择大中型企业为“双师型”教师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基地,根据教师的专业不同,在不同的企业内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为保障“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质量,地方政府及学校还需出台基地建设标准,以符合教师及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不断更新培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并引入高端前沿的技术知识。

[1]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王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23(12):1645-1647.

[3]李志瑶,李萌.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8):80-83.

[4]刘丽霞,王志宇.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6):83-85.

猜你喜欢

粤北双师型双师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遗址调查培训班在梅州开班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