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的现状及建议—以滩上乡小学引入跑竹马项目为例
2018-03-20李勇
李 勇
(苏州市职业大学 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104)
1 研究背景
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始,中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措施。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工作已经走上正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地完善。但是,体育非遗保护仍然存在挖掘不深、资料零散、传承后继无人,资金依赖型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非遗进校园”一直备受政府、社会的关注。2006年,紧随“非遗日”的确定,教育部把每年9月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月”,在青少年中普及“非遗”的宣传教育。学界专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全球,除了将其列入奥运会和全民健身项目,最好的途径就是将其进入学校[1]。目前校园引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部分学校也将体育非遗作为校园“一校一品”建设的重点项目。但现实操作并未实现预期目标,体育项目非遗进校园呈现出诸如:教材缺乏、专业教师少、活动条件差、组织随意性大等问题。
2 研究现状
从中国知网(CNKI)搜索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等文章,从2004年开始,学界开始关注非遗进校园,截至2014年7月31日,相关文献总计达322篇(见表1),其中对高校引入非遗的研究多达290篇,而对中小学开展非遗活动的文章仅有17篇,仅占总研究的5.9%。
表1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的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学界才开始关注非遗项目进中小学校园的研究,最初是将剪纸、豫剧、民族音乐等非遗项目引入小学课堂,随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关注,体育类非遗陆续引入校园,有武术[2]、文狮舞[3]、心意六合拳[4]、花鼓[5]、踏脚[6]等体育非遗进入中小学校园,并有相关的论文发表。研究普遍认为非遗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资料看,学界对体育非遗进校园的研究工作关注度集中在高校,这与高校教育科研人才聚集有关。作为中华大文化一部分的体育非遗,是五千年文化的积淀,需要从孩童阶段开始教育、宣传与熏陶。但现实情况,体育非遗进校园无论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或传承方式等均没有被系统性地纳入初等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确立体育非遗在初等教育学科体系建构中的地位[7]。
3 跑竹马项目介绍
3.1 传统跑竹马
邳州跑竹马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项目,据资料显示汉初时期,民间舞蹈艺人,创作了模拟武士骑马征战的舞蹈—跑竹马。伴随着时代的变更和经济的发展,“跑竹马”融入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不断地传承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具邳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20世纪50年代,邳州流行数十个“竹马会”,伴随文革到来,竹马会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被禁止演出,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又重新排练演出,至今延续不断。邳州跑竹马最典型的当属滩上的竹马。
滩上竹马是邳州众多跑竹马队伍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支,资料显示,滩上竹马始于清代嘉庆元年(1796),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重要的特点是重在“跑”,以“跑”贯穿始终,跑中见阵、阵中见情,有吆喝马起跑、催马小跑、纵马快跑、鞭马疾跑、放马轻跑、勒马倒跑、吁马停跑等。据传承人介绍,旧时表演为五匹马一组,表演者共有10人,装扮成历史人物,头骑跨马或麒麟,称老鞑子(金兀术),后随4妃,系男扮女装,均跨马,每一骑后跟随一马童,表演者“拉路势”进场,跑出各种“阵势”,每个阵势至少要5分钟,原始跑竹马表演最长时间为2小时,根据观众要求改变阵势多少。经历代民间艺人的排演与实践,已形成了固定的演出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3.2 少儿竹马舞
滩上中心小学开展竹马进校园活动,主要原因是:一是为参加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比赛;二是滩上竹马协会传承计划活动其中一项。最初滩上少儿竹马的教学内容是按照传统的竹马传授的。据滩上小学张校长介绍,传统跑竹马舞台效果不佳,要参加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表演必须对动作加以改进,由市文化馆出面邀请了徐州市文联的编舞老师。据介绍,滩上小学在县乡文化馆共同协助下,成立了滩上少儿竹马创作小组,成员由传承人、特聘编舞老师、滩上中心小学的教师组成。编导教师告诉我们,原汁原味的竹马动作过于单调,不适合舞台表演。滩上小学生的竹马,动作是针对舞台表演要求和孩子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改编的,前后进行一个多月的编排,最初传承人反对改编,经过磋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笔者对改编前后竹马进行比较(见表2)。
表2 改编后的少儿竹马与传统跑竹马的对比表
由表2可知,改编后的竹马与原汁原味竹马有很大改变,主要表现在参与人数、时长、舞蹈动作等方面,虽然融入更多的舞蹈元素,但核心“跑”没变。改编后的竹马,舞蹈动作优美,少儿表现力增强,舞台表演味道足,观赏性更高,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绪。竹马改编为广场健身舞的表演形式,是一次创新。这也说明体育非遗进校园在组织、内容和形式上既要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同时要兼顾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3.3 滩上乡小学介绍
滩上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02年,是邳州市名校,曾三次被评为徐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3年,该校的乒乓球俱乐部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2014年初,国家“非遗”项目“邳州滩上跑竹马”落户滩小,并建立了传承基地。然而调查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滩上乡中心小学是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但学校不开设体育课,也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学生除了偶尔参与乒乓球活动之外,课外体育活动甚少。这一现象不仅滩上乡有,它也是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地域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学校体育课、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搜集所需的信息进行采集,同时利用文献,从中国知网搜索关于中小学开展非遗教学的文章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参考有关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论、民俗体育、非遗等方面的书籍。查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邳州市政府网、邳州市文化馆等官方网站,查找需要资料。
4.2 观察与访谈法
通过事先了解当地文化风俗,拟定采访人提纲,经过调研时观察,分别进行以下访谈。一是对滩上乡文化馆负责跑竹马项目的领导和滩上乡小学校长进行访谈;二是跑竹马项目的省级传承人,同时也是将跑竹马项目引入小学的发起人;三是少儿竹马编排教师和滩上小学参加指导训练的教师;四是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对于小孩练习跑竹马的态度;五是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参加跑竹马的心理情况。
4.3 田野调查法
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8月13-18日,9月13日,到跑竹马起源地邳州滩上进行实地考察,参与滩上乡小学竹马队的训练工作,时刻关注训练状况,跟踪队伍参赛动态记录师生参赛的心得等。让调查始终处于动态观察状态。
5 结果与分析
5.1 各级领导对跑竹马进校园的态度
邳州跑竹马是徐州市仅有的9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之一。每年国家、省政府对其传承和保护的项目都出台政策并给予财政支持。邳州市政府出台了《邳州跑竹马保护规划(2013—2023年)》等文件,对跑竹马的保护与传承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跑竹马协会在滩上乡中心小学成立了少儿传承基地。另外,文化部门牵头开设了竹马培训班,并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引导。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滩上小学建了一间400 m2的活动室,专为跑竹马使用,并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每年政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传承跑竹马活动。
5.2 传承人对跑竹马进校园的态度
屈绍金老人是有籍可查的竹马第四代传承人,老人参与竹马已50个年头,曾在乡村文化站工作,认真、踏实,多年的文化传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教学经验。被任命为跑竹马传承人以后,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在最初发展阶段,自己掏钱购置服装、道具,并发起成立了竹马协会,建传承基地。协会每年对村民开展培训,目前已经培训13次,120名成人接受培训。跑竹马进入小学也是2014年初,屈绍金老人为跑竹马进校园,前后多方争取,积极推进。访谈中,屈绍金老人还谈到非遗进校园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年轻人生活观念的转变和迫于生活的压力,多数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是农村主要人口,竹马运动缺乏主力军,出现后继无人的问题,为了将这项传统项目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学校开展此项活动成为了必要之举,也是大势所趋。
5.3 校方对跑竹马进校园的态度
地方学校肩负着培养与传承地方文化的责任,应该充分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从小培养孩子爱家乡,接受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将体育非物质文化引入小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能让学生遵守规则,相互关心,提高心理品质,心理适应能力。让传统文化回归到生活中去,让传统乡规民约,道德习俗调适因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习俗不相适应的地方,重塑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民俗。滩上中心小学,2013年底,由市教育局牵头,学校校长亲自组建团队,申报非遗进校园项目,经过前期准备,2014年4月在滩上中心小学成立了传承基地,同时开设了第一期培训班。学校安排专人负责传承工作,并配备活动所需的财、物。这次排演活动,分管的张校长几乎一个假期都在学校,为排演师生做好后勤服务。
5.4 教师对跑竹马项目进校园的态度
考察中,与滩上小学组织训练的教师交流,知晓他们都是语文老师,因为没有体育课和音乐课,为此学校没有专职体育和音乐教师。他们凭借自己对跑竹马项目的热爱和对传承人的敬仰才参加了此次培训。两位教师介绍说:学生参加跑竹马都很开心,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学生团结协作完成整套动作,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及相互合作的意识得到加强。他们支持跑竹马进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其中。
5.5 学生对参加跑竹马项目的态度
调查中了解到,起初报名跑竹马训练班的学生都是成绩较差,他们抱着能出去玩的心态报名。由于炎热夏季,训练条件较艰苦,一些学生吃不了苦,训练几次后就放弃了。多数学生对竹马进校园表示喜欢,他们认为大家一起玩是开心的事。在训练场上,一个小女孩的身影吸引我们的视线,她忙着帮其他的学生整理衣服,帮教师放音乐,眼睛一直盯着白马,眼神透出羡慕。从小姑娘的长相、身材看,都是极好的料,为何不参加表演?与身旁的编导教师聊天得知:小女孩,原本是表演白马的,单亲家庭,目前跟奶奶住,是奶奶反对她参加竹马训练,训练四次后,以生病为由离开训练集训队。教练组惋惜不已。但不久,小女孩又回来了,看到新的白马,很后悔,央求教师留下她,甘愿做替补。和小姑娘一样中途放弃的学生,最后都后悔不已。特别是看到同伴表演的这么好,穿上漂亮的衣服,还能去苏州参加比赛,十分羡慕。
为了更全面了解跑竹马进校园后,对于学生的影响效果,新学期之初,考察组再次来到滩上小学,参加活动的部分学生,以前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学习不好、调皮、捣乱。如今的他们乐于帮助同学,上课认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学生的变化,也让教师认识到参与集体活动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的益处。但同时担心,跑竹马等民俗活动能否长久在学校推广。
5.6 家长对参加跑竹马活动的态度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父母的行为可以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父母的锻炼行为对孩子的锻炼兴趣、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参加训练的学生中有不少是父亲或祖辈有参加过跑竹马经历的,父母对小孩参加此项活动就非常支持。大部分家长均认为假期小孩参加训练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让孩子远离电视、网络等。现场采访几位家长,从他们的谈话中可见一斑。从聊天中,我们看到,作为乡村文化一部分的跑竹马,在滩上乡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多数家长都赞同孩子参加跑竹马活动。但不否认小部分家长对钱的问题较敏感,希望能给予一些补助或支持。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 论
6.1.1 组织形式、师资力量
跑竹马项目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虽然在当地拥有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发展,但是真正能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课堂上讲授,带领学生实践的人并不多。屈绍金老师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该校专职的体育教师都没有,均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顾的。参加假期培训的两名教师也是语文教师,而非专业体育教师。
6.1.2 开课形式、课程内容
跑竹马项目进入校园的开课形式是专门的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或是假期培训等形式要完全确定。单项的体育活动,转变为课程资源,首先要符合课程论的相关规则,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创编适合小学生的跑竹马项目)、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都需要详细的制定。教学内容是传统的跑竹马项目还是改编后的跑竹马项目?舞蹈、音乐等基础课程如何设置?对于体育课和专业教师缺乏的滩上中心小学来说该如何将跑竹马项目引入课堂,不能单单是依靠比赛,靠比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非进行常规活动进行管理。
6.1.3 服装道具、场地经费
跑竹马项目不像武术、唱歌、书法等项目,它需要借助一定的服装、道具、头饰等,需要投入较大资金。而且据了解传统的头饰是用铝做成的,每个都有1斤多。对于小学生而言,长时间戴头饰会引起头部不舒服、头疼等现象。在现场表演的当天,刚戴上头饰的小朋友,都反映不舒服,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还因为太紧、太重压得头痛而哭泣。在教学中如何解决所需经费,是否要对头饰进行创新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6.2 建议
尼采说过:“身体才是真正的智慧,头脑不过是身体的附属物而已”。杜威说:必须反对格言式的德育,理论式的德育和体系式的德育。有德之人的培养应该像学习游泳,不能仅靠理论,必须下水学游泳一样,而必须融入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由此可知,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要通过对其身体教育,通过身体活动实现德育教育。
6.2.1 非遗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由于所属地域的不同或习俗的差异,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应积极开发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实现“一校一品”[8]。非遗项目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的特征,尤其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当地居民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因此将体育非遗项目引入小学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弥补地方小学体育活动的欠缺,还能对当地非遗项目进行活态和可持续性的传承。
通过对滩上跑竹马进校园的调查活动,笔者认为他们的具体做法可以借鉴:滩上中心小学将跑竹马作为校本课程的具体措施如下:一、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传承人、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个有机的、通畅的传承链条,才能传授给学生民间文化的精髓,传承才可持续[9]。也可以采用“1+1”的教学模式,聘请传承人作为指导教师,带动学校其他教师参与,重点培养有兴趣的教师,采取外送进修等方法,建立一支对非遗文化了解的有知识、能教学的专业教师是首要任务。二、编排教材,构建有效的非遗学习资料。由于体育非遗项目的特征,文化传承和体育技术的传授同等重要,因此将非遗项目引入到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课程方法论,编排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的教材、大纲,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配套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光盘等。三、在教师和课程都已经完备的情况下,开设单独年级的试课,根据试课的效果,在全校范围的开设校本课程。
6.2.2 以赛促学,带动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跑竹马项目,容易出现重视技能学习,忽视对运动项目文化层面的传授,学生仅仅掌握运动技能,很难对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心灵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10]。因此,在体育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应充分将项目融入到学生的课外活动、假期生活等。通过开展校内竞赛、地域比赛、节日庆典表演等形式,促进项目的传播与发展,多种途径增强学生和家长的文化认同感。
6.2.3 成立传统项目俱乐部
学校成立体育俱乐部在我国大学以及国外的中小学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进某些项目在全校的开展。在小学成立俱乐部目前在国内还比较少,建议开展非遗活动的学校成立俱乐部,由于群体的年龄特征,俱乐部主要有教师管理和组织。组织有兴趣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参加非遗课外活动和课后的训练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以俱乐部为桥梁,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张栋栋[11]、林志明[12]都认为社区外部环境是非遗校园传承的重要资源补充,比如博物馆、青少年宫、街道办事处、政府非遗办等,学校要积极与这些社区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传承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实现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互通,实现良性的循环运作。通过俱乐部为纽带,教师积极拉赞助,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办好俱乐部,解决服装、道具以及演出经费等问题。
[1]牛晓东,李平.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1(4):88-90.
[2]李小莉.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搏击 · 武术科学,2013,10(7):20-22.
[3]王燚.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校园课程化研究—以周口“沈丘回族文狮舞”为例[J].体育教育,2010,34(1):76-77.
[4]贾书林,买建军. 在周口市中小学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调查与研究,2014(3):46-47.
[5]王彬.翼城花鼓传承保护情况的调查思考[J].地方音乐,2011(20):84-85.
[6]陆阁丽,陆厦伟.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现状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1):96-99.
[7]徐晓航,徐丽华,刘瑛.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杭州市为例[J].专题研讨,2012(12):103-105.
[8]常生,吴健.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3):69-70.
[9]周丽芳.依托区域文化资源,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6.
[10]李卫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 —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4):44-48.
[11]张栋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4(2):18.
[12]林志明.对非遗校园传承的探索与思考[J].理论研究,2012(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