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8-03-20李雪娇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汀钙阿托类药物

李雪娇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脑血管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早为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而且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1-2]。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但临床对该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尚未有统一定论。此次研究将以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阿托伐他汀钙作为研究药物,在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分组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探析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纳入研究并依据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②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③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无使用禁忌。排除标准:①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②病历资料不完整。③治疗前48 h内使用过抗凝剂。对照组:40例患者中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为(61.2±3.7)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24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为(61.3±3.8)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础病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基础治疗,如患者入院后为其进行抗血小板、营养脑细胞、降血压、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31)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剂量为10 mg,每晚服用,1次/d,口服给药。观察组用药量为20 mg,用药方法以及用药次数等均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NIHSS评分[3]: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进行评价,量表中共设有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及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等项目的评分,得分越高则提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②BI评分[4]: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共设有进餐、床-轮椅转移、修饰、进出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穿脱衣物、大便控制、小便控制等评价指标,总分越高越理想。③总胆固醇(TC)水平。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⑤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与LDL-C水平的比较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TC与LDL-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胃部不适。对照组未见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的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的比较(±s) 单位:分

1 7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与LDL-C水平的比较(±s) 单位: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与LDL-C水平的比较(±s) 单位:mmol/L

L D 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 0 5.6 3±1.4 6 4.5 4±0.4 4 4.4 6±1.1 3 2.8 2±0.1 3观察组 4 0 5.6 2±1.3 3 3.5 8±0.5 1 4.4 5±1.0 6 2.0 5±0.1 6 t值 0.0 3 2 9.0 1 3 0.0 4 1 2 3.6 2 3 P值 >0.0 5 <0.0 5 >0.0 5 <0.0 5组别 例数 T C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多见中老年患者。脑动脉硬化、血黏度高等是导致该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促进血栓形成[5-6]。临床对该病症的治疗多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其中他汀类药物是较为常用的药物类型。该类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效果,曾有相关调查发现阿托伐他汀钙20 mg剂量的使用可显著减少大脑中动脉阻塞所致的梗死面积,同时研究也表明其他他汀类药物即便在血脂无改变的情况下也可有效减少梗死面积[7-8]。与小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相比,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不仅可提高血脂的降低速度,而且也有助于尽快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效果与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应以及上调组织纤溶酶激活剂等存在较大关系,同时也提示在缺血性卒中早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9-10]。在此次研究中因考虑到该风险,故并未纳入溶栓治疗患者。阿托伐他汀钙是他汀类药物中较为常用的类型,故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使用了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TG、LDL-C水平也显示观察组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则未见明显差异。上述研究结果可证明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更佳,且安全性也有一定保证。

综上所述,相较于小剂量而言,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预后康复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值得推广。

[1]宋璞,张青山,孙慧勤.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0):155-157.

[2]邹海梁.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86,94.

[3]黄银辉,李明媚,林友榆,等.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8):1980-1983.

[4]梁骥,刘生刚.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4):440-442.

[5]马向东,李树兴.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4(4):207-209.

[6]吴小敏.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和甘油三酯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62-63.

[7]侯永革,王菁,刘萍,等.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21):3267-3269.

[8]丁帅,何军.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和 ox-LDL的 影 响 [J].安 徽 医 药 ,2014,18(6):1160-1161.

[9]熊静芳,傅国胜,任宏宇,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卒中复发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311-313.

猜你喜欢

汀钙阿托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双联抗血小板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