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8-03-20蒋公安
蒋公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呼吸困难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该疾病患者还会伴有肺顺应性降低、低氧血症及双肺浸润等症状[1]。有研究表明,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十分严重时,对其实施急救治疗,能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效果显著。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0例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探讨对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发病原因将其分为肺外源组与肺内源组,各35例。肺外源组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58±1.32)岁;合并肺部感染者15例,误吸者2例,多发外伤者5例,脓毒症者11例,重症胰腺炎者2例。肺内源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43±1.23)岁;合并肺部感染者14例,误吸者5例,多发外伤者3例,脓毒症者9例,重症胰腺炎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进入ICU后,检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并给予其补液处理。每隔2 h改变1次患者的体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地监测,并进行血气分析。此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合并症实施有效的治疗。之后,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发病原因,以确定是否连接氧源。若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应对其使用面罩,切开患者的气管或实施气管插管。之后与呼吸机连接,将氧源打开,以辅助患者通气。之后,保持呼吸机的潮气量在7 mL/kg,将气道峰值设定为40 cmH2O,气道平均压需低于35 cmH2O,呼气末正压设定为12 cmH2O。当患者的病情好转时,需停止使用气管插管,改为使用面罩对患者实施吸氧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肺外源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短于肺内源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比较(±s,d)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 住ICU时间肺外源组 35 6.45±1.34 9.87±2.16肺内源组 35 12.73±1.56 14.48±2.37 t 7.71 3.53 P<0.05 <0.05
3 讨 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急性呼吸衰竭类病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因创伤、感染等原因,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发生损伤而产生的综合征[2],其主要特征为连续性的呼吸衰竭与顽固性的低血氧症,具有发病较急、进展迅速、预后效果较差等特点。按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肺外源性与肺内源性。其中,肺外源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肺间质发生水肿,采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毛玻璃状出现阴影;肺内源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肺泡受损,采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肺实质产生变化,肺组织的弹性阻力明显高于肺外源性患者[3]。因此,临床上常采用俯卧位通气、肺复张、机械通气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肺泡组织与肺部呼吸间的气体交换[4]。因此,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会长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本次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
有调查显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期间,患者极易出现休克、感染等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会致使患者的肺泡毛细血管的受损面积不断增大,导致患者出现显著的呼吸频率异常、呼吸窘迫等症状。对患者行X线片检查,其结果显示患者的肺部出现弥漫性的肺泡侵袭,由此得知,患者的肺部出现了显著的损伤,较难保持正常的呼吸,从而发生较高的病死率[5]。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之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促使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次研究中,采用机械通气对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动脉血气与生命体征进行严密地观察,实时地监护患者的病情,以能及时地发现患者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护理,能有效避免患者的呼吸道发生阻塞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对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时,应依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进而促使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建议推广。
[1] 邓继延.早期应用呼吸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8):1415.
[2] 叶琳.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胸心外科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2):138~141.
[3] 马艳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56例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40~141.
[4] 陈文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5):34~37.
[5] 曾育平.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