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8-03-19陈敏婷
陈敏婷
【摘要】目的:探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9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4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 89.4±6.4)分,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67.1±5.8)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提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加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ICU患者的康复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积极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心理护理;护理质量
ICU是医院中一项重要的科室,在患者治疗期间如果病症较重且发展较快,就需要收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在这项科室中,患者需要接受24h的全方位治疗,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行保证[1]。尽最大力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及之后的生活质量。因其发病快,死亡率高,所以ICU重症监护病房通常不允许患者家属陪同,但允行亲属的探视。在亲属探视时,应当服从医护人员的管理,以免家属长时间探望出现感染的情况[2]。患者可能会因病痛折磨、疼痛难忍,思念家人而产生抗拒、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所以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当由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支持,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的康复,对于患者的治疗工作开展来说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一般资料,探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9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4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信息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信息为29-68岁,平均年龄(48.4±7.1)岁,实验组性别资料为男23例,女性23例,年龄信息为26-68岁,平均年龄(49.6±8.O)岁。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认知功能,所有患者中冠心病患者28例,休克患者17例,ARDS患者21例,MODS患者26例,患者均在发病后进入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包含控制患者的用药、观察患者的病情,保持房间通风等。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医院应当做好护理人员的心理培训工作,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心理护理知识讲座,使护理人员在开展心理护理前,对于心理护理有大概的认知,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ICU病房,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相关病史进行搜集,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路径,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性,使心理护理达到其应有的目的。
而在开展心理护理前,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还应当告知家属护理的相关各种注意事项,这样有助于患者在康复期间提高家属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在康复时能够得到家人的关爱,减少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同时,护理人员在初次进入ICU病房时,应当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告知患者ICU病房的相关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未知恐惧感,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得到提高。
护理人员在进入ICU病房后,首先应当保持病房内安静整洁,并对病房内的温度进行合理调控,根据患者的喜好或需求播放轻柔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舒缓。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ICU病房内的各种器材和器械进行整理,尽可能将各种电线理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绊线事故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医嘱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探视计划,探病时间是早上11点到12点,期中只允许一个家属进入病房,而且进入病房的探视时间为20分钟,20分钟后只能和其他家属在外走廊探视,虽然患者家属只能短时间进入ICU病房与患者进行交流,但可以采用微信视频或語音的方式为患者进行鼓励,由护理人员加以辅助,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度,使患者的孤独感得到消除。
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当随时陪护其身旁,建立起患者的信任感,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提高自身认同感,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予以足够的尊重,这样有助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人格构建,使患者保持尊严,提高患者的心理护理感受。
1.3 评价标准
采用国际SDS与SAS评分表对患者进行抑郁、焦虑评价,得分超过60说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状况,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更为严重。并应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资料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中患者的各项得分结果和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年龄信息则应用(均数土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9.4±6.4)分,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67.1±5.8)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提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十分常用的护理方案。而在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往往需要结合心理学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4]。通常当其生病后,社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变化。由于突然变成病患,以及生活环境、人群的转换,患者往往难以适应,心理会发生变化,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恢复至最佳的心理状态[5]。同时在目前临床研究中显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心理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特点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后,治疗效果也会明显升高[6]。这样也能有助于各种治疗方案的开展,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治疗,从而早日康复[7]。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对ICU重症患者加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ICU患者的康复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有效的积极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赖振昕.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 (02):210-213.
[2]山广慧,金娜,董青,于岩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 (05): 940-943.
[3]黄超霞.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拔管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 (21):132-133.
[4]朱秋云.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4):50.
[5]李爱萍.ICU重症高龄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 (24):106-108.
[6]穆娟.心理护理在外科重症监护室中预防和减少ICU综合征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 (09):108-109.
[7]董诗圆,蒋红.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 (01):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