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研究

2018-03-19许建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胸痛导管心肌梗死

许建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医院急救中心从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实施临床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流程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实验组采取院前急救绕行急诊直送导管室措施,对照组使用急診送导管室的措施,比较两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结果:在统计结果之后发现,不管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控制效果、急性心肌梗死的救助时间、急性心肌梗死的恢复时间,实验组的控制效果都要比对照组好,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绕行急诊直送导管室;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而导致的部分心机急性坏死,在发病之后还会伴随一系列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胸痛、心肌缺血等问题,严重威海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死亡原因,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速、死亡率高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医护工作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从而提升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者的成活几率。

1 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我医院急救中心从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实施临床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55人,年龄在52-8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8.4±2.3)岁,发病时间在40-190分钟左右,平均发病时间是(85.5±3.4)分钟。实验组采取院前急救绕行急诊直送导管室措施,对照组使用急诊送导管室的措施。本次研究的患者情况满足心肌梗死临床判断标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等方面的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使用急诊送导管室的措施,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进入到医院之后将其送入到抢救室,开放绿色通道,按照医嘱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流程,并安排专门的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各类信息,联系导管室准备,并请心内科会诊,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

实验组采用绕行急诊直送导管室,措施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120调度在接到急性胸痛求救电话后,优先调度胸痛急救,并指导现场进行初步急救。②急救人员接到出车指令后迅速准备胸痛急救用品,迅速出车(3分钟内)。③接触患者后快速询问病史,10分钟内作出心电图,并用“扁鹊飞救”系统上传至胸痛中心平台。拨打86860120,通知胸痛中心阅读实时心电图。④监测生命体征,边转运边和患者进行预沟通,等待胸痛中心回复。⑤确定需要绕行急诊的患者,立即给与“一包药”。⑥绕行急诊的送达导管室,与胸痛中心医生交接,填写病历及时间节点表。不需绕行的送急诊监护室,与急诊医生交接,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时间节点表。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来分析各类数据信息,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展现出来,组间比较采用X2进行计量分析,计量资料信息应用平均值土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组间应用t进行检验,最终,p<0.05,可见,研究分析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时间的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分析诊断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分别在0.55±0.05、4.30±1.05、3.77±0.73、40.61±4.53分钟,总体上和对照组的时间较短,(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分析诊断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分别在2.55±0.72、7.3 6±2.15、7.3 6±1.58、65.35±7.33分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2所示,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是10.44±1.05(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实验组院内的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分别是5%和1%,要比对照组的16.6%和25.6%低,(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冠状动脉急性血流中断而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症状,在发生之后会有持续性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伴随出现的还会有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生之后病情恶化情况比较严重,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院前急救是是胸痛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经过实践研究证明,院前急救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时间,尽快开通“罪犯血管”,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心肌坏死的面积和并发症的可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为此,在遇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候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急救人员理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强化相关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发死亡率。另外,经过急性心肌梗死早起死亡率极高的事实,也需要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宣教,患者或者基层医生在遇到急性胸痛情况时,应当在第一时间将患者拨打120求助,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以往普遍存在的诊疗延误、患者救治不及时的问题。

经过文章实践研究证明,实验组的出诊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等都要比对照组的时间低(p<0.05),实验组的心肌梗死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等都要比对照组高, (p<0.05),可见,随着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设,院前急救中心在经过培训学习,以及和院内各环节的反复磨合之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绕行急诊直送导管室的比例将较之以前逐步提高。但是由于院前急救救治力量较之院内相对薄弱,因此需要我们做到更加努力,提高救治技术以及操作水平,途中加强监护,及时采取安全、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为后续进一步治疗打下坚实基础。并且有研究表明,通过相关措施,绕行急诊导致的风险是可控的。

参考文献

[1]高守君,李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7 (A01): 354-355.

[2]杜海岭,刘泉源,王香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4): 97-97.

[3]廖茜.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 (10): 96-97.

[4]赵霞,王泽娜,孟庆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6,24 (02):172-

[5]李建民.胸痛中心建设中绕行急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8, 39 (02): 241-243.

猜你喜欢

胸痛导管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有些胸痛会猝死
飞机高压导管布置探讨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效果观察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