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医保”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一个很好切入点
2018-03-19康伟
康伟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份互联网医疗领域重磅文件,首次廓清了互联网医疗的范畴,对涉及诊断、治疗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使用人员和服务方式分为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三类,实行分类管理,并明确了政策“红线”。据专家透露,国家医保局正在制订互联网医疗的物价指导原则,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有望纳入医保。
由于之前互联网医疗服务没有明确的业务模式,物价部门无法核算成本与定价,医院如自行定价、收费会被物价监管部门定义为“乱收费”;而如果免费的话,成本不能回收,也难以持续,导致医疗机构热情不高。在规范文件发布后,即可对互联网医疗项目进行定价,从而按照项目合规收费。目前,“互联网医疗入医保”己提上日程,意味着基本医疗服务可以实现报销,将促使更多基层医療机构、患者主动对接远程医疗,进而推动相关服务迈上发展的快车道。
互联网医疗是近年来的投资热门领域,也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改变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降低医疗费用的利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潜力很大。
不过,互联网医疗的门槛较高、前期投入很大,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搭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对基层医生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对医疗机构来讲压力很大。再加上远程医疗的医疗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技术不规范、平台资源闲置、患者被“虹吸”、医生积极性难保证等问题,亦给互联网医疗发展蒙上了阴影。
当然,在给远程医疗描绘出非常美好的图景,似乎只要将系统搭建起来就能够解决所有医疗问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事实上技术进步只是一个支撑点,有了成熟的远程医疗技术后,还要加强管理和培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让患者、医疗机构、医生三方都能获益,方可将远程医疗由梦想变成现实、服务于更多患者、缓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困窘。
“互联网医疗入医保”也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利用价格杠杆效应和报销作用,引导各方重视远程医疗,逐渐提升远程医疗技术的使用率,从而通过数量级别的积累摊薄成本、降低医疗费用,让更多人能够承受和接受远程医疗。当然,由于在互联网医疗中医患处于信息系统的两端,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也潜藏着造假的可能性,需要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杜绝骗保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