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茶清谈交友乐

2018-03-19马有度

科学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谈天益友品茶

本栏目撰稿人马有度,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普作家,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首席中医健康科普专家。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养生专委会首席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著有《感悟中医》等20余部著作。作品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高士其科普基金奖等多个奖项。发明安眠新药“复方枣仁胶囊”、止咳新药“麻芩止咳糖浆。”入选《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等。

乐天兄:

我很喜欢逛公园,在公园里边又最喜欢进茶园,尤其喜欢邀约亲朋好友,一边品茶,一边谈天。

通过品茶谈天既可加深友情,又能共享快乐,确实是天下人生的一大乐事。交友的快乐,常常从谈天中得来。清代蒲松龄说得好:“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从交友谈天中获得乐趣,对于促进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所以古代总结的养生之乐中,都很看中“谈天之乐”。宋代述齐斋“十乐”之中就有“益友清谈”这一乐。前贤强调“益友清谈”,意趣很深,值得品味。

强调“益友”,很有道理。交友而有益,贵在志同道合,古人就主张“同志为友”。《西汉书?刘陶传》就十分赞赏刘陶“所交之友,必有同志。”强调“清谈”,就是要淡化“功利”。宋代欧阳修就坚决反对“同利为朋”。

以利害关系相交的所谓“朋友”,绝不能获得真正的交友之乐,往往还会交恶成仇。明代冯梦龙在《结交行》中就说过,有的人在酒席肉筵之上,称兄道弟,呼朋唤友,甚至把妻子让出来都可以,而一旦为了些小利益,便互相交恶,翻脸无情,更不要说大难同当了。所谓:“座中慷慨出妻子,酒边舞拜犹弟兄。一关微利已交恶,况复大难肯相亲。”

能够同甘共苦的友情,才是真正的友情,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民间谚语说得好:“频频握手未为亲,临难方知友情真。”

远方亲朋不可忘,近邻为友更宜交,故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这不仅因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就近相帮,更重要的是在乡亲邻里的朋友交往中,可以获得融融的乐趣。

西晋陶渊明在《移居》中写道:邻居时常往来,对以往的事物热烈讨论,遇到好文章,大家同欣赏。这邻里间的交友之乐,尽在其中。

清代画家高桐轩与乡邻中的朋友在田间亲切交谈,获得了“畅谈之乐”:“田间把锄,劳而歇于地头。与野老田夫纵谈天下世外事,或测天气晴雨,或卜年景丰歉,袒胸畅谈,其乐陶陶。”

要想获得谈天之乐的最佳效果,必须讲究谈天的艺术。清代爱心觉罗?敦诚在《四松堂集》中说得好:“言谈之乐,各有别也。”敦诚还将言谈之乐分为四个不同档次:上乘、中乘、下乘、最下一乘。要想获得上乘的谈天之乐,首先就要选好谈天的对象。前贤强调“益友清谈”,所以宜选益友谈天,最好是选择阅历、看法、兴趣相近的朋友,容易相处,也才谈得起来,大家兴致勃勃地谈天,各受其益,共享快乐。

要想获得上乘的谈天之乐,还要讲究谈天的内容。前贤主张“清谈”,一是不要带功利;二是要随意,不必刻意要谈什么,但内容总要健康。倘能谈得诙谐高雅,则更能获得雅逸之趣,正如敦诚所说:“奇谐雄辩,逸趣横生。”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既是文坛巨星,也是养生有术的寿星,他的养生之道,就有谈天之乐这一条。臧老住在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外周围都是密集的居民区。臧老经常到胡同里去散步,不管見到老人、青年还是儿童,他都亲切地同他们交谈,还常常应邀到邻里之家去坐坐,一边品茶,一边聊天,从古到今,天南海北,谈得高兴,十分快乐!

乐天兄,我们相距千里,虽然不能面对面的品茶谈天,但神交已久,写起信来,天南海北,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也是益友清谈,妙趣横生,十分快乐。

夫人再次催我赶快吃饭,只好就此打住,下周再谈。

晚安

马有度

猜你喜欢

谈天益友品茶
春来黔地品茶香
诚实守信 服务人民——北人集团益友购物中心
冬品茶梅
西浦廿题之聚仙亭
《善交益友》教学设计
品茶香 知茶趣
降糖“益友”知多少
叙品茶事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机趣微妙类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