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锦图案资源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2018-03-19刘应军覃丽红

大观 2018年2期
关键词:壮锦图案传承

刘应军+覃丽红

摘 要:广西壮锦图案是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许多设计人才的加入,在建筑、飾品、舞美设计中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现代美感的壮锦图案。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壮锦图案也逐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从而体现了壮锦图案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壮锦;图案;传承;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KY2016YB512]

一、广西壮锦图案的传承

广西壮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壮锦、铜鼓、绣球都是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些民族风情,也被织锦艺人们表现出来,使织锦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花山岩画、铜鼓舞、壮族少女、靖西绣球、刘三姐等,这些具有壮族民族风情题材的图案,都是以壮锦纹样为主体,新题材的不断创新,从而体现着壮锦的发展前景。

壮锦的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也是逐渐丰富的。现代,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许多设计人才的加入,设计出许多具有现代美感的图案。例如体现少数民族风情的图案,标志现代大事件的图案等,紧跟时代潮流。

铜鼓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一种极具特色的青铜乐器。在各个少数民族中,壮族是一个善于铸造铜鼓、崇尚铜鼓的民族。铜鼓是举行盛大祭祀歌舞的时候使用的一种伴奏乐器,同时由于其铸造工艺复杂,数量有限,也是少数特权者的地位和等级的象征。壮族人们对铜鼓有深厚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在壮锦中,有的图案就表现了人们击打铜鼓,进行祭祀仪式的场面。

壮族少女图案,也是壮锦中经常出现的。有的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壮族少女。许多富有现代意味的图案,甚至采用非常抽象的表现手法,来呈现壮族少女的形象。

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是罕见的古代壁画艺术精粹。花山岩画表现的是壮族先民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的场景,绘制的就是祈求神灵消灾降福、风调雨顺、民族兴旺、生产丰收。花山岩画以其宏大的规模,众多的人物画像,以及地势的陡峭而成为岩画艺术中的奇葩。花山岩画中有众多的人物动物还有其他图像,采用平涂的造型,线条粗犷,画风质朴。特别是其中的人像造型简练概括,人物多为正面像,动态一致,表现为双手屈肘上举,双脚叉开呈半蹲状,左右对称,整个姿态犹如青蛙,令人过目难忘。由于壮锦的艺术特性,较为适合表现花山岩画那种平面化的造型,所以,壮锦中表现花山岩画的内容,很好地延续了花山岩画的艺术特色。将花山岩画中的图形转移到壮锦的锦面上,使得人们在其他场合也能够欣赏到花山岩画,表现出新的工艺之美。

二、广西壮锦图案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表现

现代的壮锦,和绣球、铜鼓一样,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代表广西壮族文化的符号,脱离了传统的织锦媒介,取壮锦的二维性,被运用在许多建筑、舞台美术、礼品、装饰品等处。壮锦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文化记忆,受到壮族人民的认同,也会逐渐被其他民族所认同。除了对壮锦的传统形式的传承和保护之外,将壮锦作为文化符号运用在更多的场合,无疑也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式,它保护了壮锦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并且使传统的壮锦获得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一)壮锦图案在建筑中的应用

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文化底蕴,好的建筑能够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成为地区的地理坐标,成为文化的名片。壮锦和绣球、铜鼓,都是广西的民族元素。壮锦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图案美观,而且由于织锦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二维平面性,所以,壮锦图案很自然地被现代的设计师们用来作为建筑的装饰。比如,广西艺术学院南湖校区的大门左侧的石墙,就采用了传统的壮锦图案作为背景,设计利用了石材古朴自然的材质肌理,加之以经过雕琢的立体感的呈现,既体现学校的地域特色,又和艺术院校高雅灵活的氛围相得益彰,可谓是这方面的佳作。

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政府的大门,背景图案就采用了壮锦中的回纹图案。广西民族大学的大门和校内建筑都采用了壮锦经典图案做装饰,更能体现出民族特色。南宁地铁站内饰及进出口都采用了壮锦图案作为装饰,体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壮锦图案在生活饰品中的应用

在壮锦的文化功能中,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来表达美好的祝愿。其中,主要包括,作为壮族人家嫁女儿的重要嫁妆,情人之间作为定情信物,作为新生儿的贺礼等。现如今,壮锦的这种传统文化功能逐渐消退,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而现代的壮锦作为礼品和装饰品的功能依然存在,但是主要是作为文化礼物,在重大节庆之时赠送给重要国家机构或者个人,象征着广西人民的美好祝愿。作为文化礼物的壮锦,也是屡屡大放异彩,让人印象深刻。

由于壮锦现在在许多场合作为政府之间的文化礼物赠送,或者作为纪念品赠送外省。因此,出现了许多具有特定纪念意义的壮锦。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广西人民也织造了巨幅壮锦作为礼物赠送给上海世博会,上面织着许多有代表意义的图案,有壮族传统的绣球、凤凰、铜鼓图案,也有世博会的标志、平安结等,表达了广西人民欢庆世博,以及对世博会的美好祝福。

除了壮锦的壁挂,还将壮锦背包、围巾等具有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礼品赠送给外地的客人,在许多旅游景点、特产商店里也有壮锦商品出售。这些礼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式样多达几十种,有壁挂、围巾、披肩、背包、桌旗、信插等。这些礼品和商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深受喜爱。

(三)壮锦图案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在一幅壮锦的传说中,老妈妈织的一幅画卷壮锦最终变成了真实的家园,壮锦,它的意蕴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象征。在一场充满民族特色的演出中,除了演出的内容之外,舞台背景的设计也要凸显民族特色,为一台演出的完美呈现加分。舞台背景,就是一台演出的静态的衬托。所以,民族元素在舞台美术的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壮锦,作为广西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则成为很好的选择。现今,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舞晚会,舞台美术的设计者,想到用壮锦来作为舞台设计的主角,可以说是做到了将壮锦融合进舞台美术的成功结合。

在2009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节上,采用了壮锦作为舞台的主要背景元素,这也是壮锦首次在民歌节的舞台上亮相。以壯锦为底纹的“六角形窗格”巧妙拼凑成一幅幅花团锦簇的画卷,壮锦以卷轴的形式,在舞台上铺展开,尽显流光溢彩之美。

壮族歌剧《壮锦》,就是广西艺术家创造的,以一幅壮锦作为故事的主线,讲述的一个壮族故事。歌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壮族始祖布洛陀的启示下,阿妈用一生织出了藏有壮民族的“幸福密码”的美丽壮锦。母子四人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飞翔的玉鸟偷走了壮锦,变成自己的羽毛。阿妈和她的三个儿子告别乡亲,踏上寻找壮锦之路。整部歌剧分为《锦》《江》《琴》《火》《羽》《歌》六幕,围绕着壮锦失而复得的曲折故事,以丰富的艺术手段,集中表现壮民族的主要精神文化遗产,展示了众多壮民族经典音乐元素,以及壮族经典的民族文化元素。同时,整台演出的背景和演员的服饰,都向人们形象展示了壮锦这种民族瑰宝,展示了传统壮锦的织锦工艺,尽显壮族文化的独特风情。在歌剧的演员服装设计中和背景设计中,我们能够看到织壮锦的织锦机,演员们身上的壮锦服饰,壮锦通过这样一台演出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了解。区戏剧协会主席常剑均在接受采访时说:“……让外来的人,包括对广西不太了解的人,让他们看到广西一个传统的工艺品壮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不光是简单的一块布,一个袋子……它代表着我们壮民族所具有的最优秀的精神和品质”。在这里,壮锦这项传统手工艺,无疑是壮族民族精神最好的体现和象征。

三、广西壮锦图案对当代设计的发展

当代设计的国际化趋势加速,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设计,越来越成为许多设计师们的追求。作为少数民族织锦艺术中的奇葩,不论是壮锦抽象概括的几何造型元素,还是其独具特色的色彩特征,都适用于现代设计的许多领域。比如现代平面设计、家居设计,及其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建筑设计、舞美设计等领域。壮锦以其审美思想和造型方面都丰富了现代设计师们的表现手法,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元素。而设计师们要做的,除了简单的运用和再现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使其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审美观念同步,不断探索研究和推陈出新,以实现少数民族织锦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壮锦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带给设计师们丰富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来源。

首先,壮锦图案常见的几何形图案是中国传统图案的题材之一,在现代设计中,许多的设计风格讲究简约理性,国际主义风格的单纯几何图形设计比比皆是。这就使得许多地方可以借鉴和运用壮锦图案。

壮锦图案来自自然界,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进行加工变形,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和变形夸张,使得形象简练但是不失其表现力,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壮锦图案受到独特的经纬织造工艺的限制,形成了多样的几何图形,最常见的有方形、三角形等。除了纯粹的几何形,还有经过了几何化的动植物形象。壮锦图案中这种高度的抽象和概括的图案,与现代设计推崇简约的原则是相一致的。现代设计讲究外观简洁明了,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非常适合将壮锦的图案元素运用进来。这种几何形的造型元素,图形单纯而有力,易于传播,独特的造型容易给人深刻印象,加上意象深刻而富含理念,更容易让人识记。可以说,壮锦丰富的图案,是现代设计资源丰富的宝库。设计师们能够在其中找到用之不竭的创意灵感。

其次,壮锦的色彩搭配也是一大亮点,壮锦独特的用色特点,比如注重互补色、对比色、相邻色的运用,在现代设计中,这种独特的色彩风格也能够体现其魅力。壮锦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体现了壮族人民对色彩的喜好,体现着壮民族的民族性格。壮锦色彩经久耐看,充满浓浓的民族韵味。比如,在壮锦的配色中,流传着“红配绿,看不俗”的俗语,在现代色彩的搭配上,这种艳丽的配色或许不可行,但是,色彩审美观念的形成是有其民族心理积淀的。色彩表现心理感受,所以,在现代设计中,我们要很好的地利用这种色彩的心理效应,用这种色彩来表现热闹喜庆之气氛。这种艳丽的色彩搭配,既可以丰富环境的色彩,又能体现民族特色。

在借鉴壮锦色彩上,可以直接借鉴其色彩形式,体现个性之美。例如,可以直接提取其重彩的形式,以红色、赭色为主色调,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强调热烈、活跃的气氛。配以黄色、蓝色等,使画面丰富艳丽,典雅富丽,赋予其浓艳粗犷的风格。壮锦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还要讲究以少见多,纯朴中见丰富,素雅中见多彩。真正将壮锦色彩的灵魂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表现壮锦文化的真谛。

最后,正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壮锦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特色,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图案都寄托着少数民族的神圣意蕴,凝聚着壮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民俗观念,体现着他们的美好意愿,体现着民族的图腾崇拜观念,体现他们对子孙繁衍的殷切期望等。所以,在现代设计中,除了可以借鉴其图案、色彩等外在的形式因素,巧妙体现其丰厚的象征寓意的内涵,提升作品的文化层次,充分取其“形”,延其“意”,进而达到传其“神”。有人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各种设计理念相互碰撞的今天,艺术设计的创新必须根植于本土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中,寻找更具个性化、包容性的民族视觉语言符号。将壮锦艺术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我们要注意研究传统的壮锦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再应用,不断探索壮锦图案在各个设计领域的设计价值,也要注重结合新的元素,体现设计的时代风格和地域特征。壮锦作为千年来的少数民族艺术奇葩,它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一条有益的路径,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田之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2]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4]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杨健吾.中国民间色彩民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刘应军,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与创作。

覃丽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壮锦图案传承
织千年壮锦 传万代匠心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