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合唱教学之灯
2018-03-19王珊珊
王珊珊
童声合唱被人们称为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声音,作为儿童成长摇篮的小学自然少不了这样美妙的歌声。然而,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合唱团,由于农村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的缺失,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往往是为了迎接某次活动或参加某项比赛而临时准备,所以最终的合唱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唱的质素,让合唱成为学校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呢?
一、音乐课——合唱教学的“起源地”
三年级音乐教学中开始了合唱教学,基于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就已经学唱了歌谱,学生们在音准的把握上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有时候个别孩子的声音会不协调,这时笔者会引导孩子在歌唱的同时留意同伴的声音,指导他学会听音、找音。为了能让学生顺利地找音,在二年级时可加入二声部轮唱教学,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二部合唱效果(入门)。那么如何才能让音乐课成为合唱的“起源地”呢?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把齐唱唱好。齐唱是合唱的基础,只有打牢这个基础,合唱才会“水到渠成”。然后进行轮唱教学,可先借助小型乐器演奏和学生的齐唱进行“轮唱”,而后再加入教师范唱,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轮唱中更真切地认识到轮唱的特点。例如《两只老虎》《小星星》這一类曲式比较规整的歌曲,就可以借助小型乐器、师生合作等形式将单一的合唱变为有趣的轮唱。最后当学生合唱、轮唱都能以较高质量完成时,就可以将演唱形式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
二、社团课——合唱教学的“跑马场”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组建形式多样的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合唱社团也就应运而生。合唱社团里集聚了来自各班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总人数一般在40至60人之间。这些合唱队员都是音准概念、声音条件、声部音域、节奏感等方面具有较好素质和潜力的孩子,这些条件是成为组建高水平合唱团的坚实基础。合唱团组建后,老师就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嗓音特点,给他们划分声部,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对于声部不是特别明显的学生,可通过高声部和低声部交替反复的尝试训练,帮他们找准声音中最闪亮的地方,让他们能在合唱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合唱社团的教师搜集一些适合学生练声的曲目,将它们按一定的梯度汇编成册,然后发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统一的练习。
吸气、吐气是合唱的基本功。为了让孩子们打好基本功,我们先从呼吸训练开始,让孩子们掌握吸气、吐气的方法。吸气的方式有很多,而我们常用的是“闻花式吸气”。在教学生“闻花式吸气”时,让学生想象在自己的面前有一朵玫瑰花,要慢慢地品味花香,让花香在自己的腹部沉下,然后慢慢地把吸收到的花香味呼出到自己周围的空气中。以这样的方法循环吸气、吐气。这种引导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孩们在放松的氛围中习得了吸气、吐气的方法。
从练声曲开始,寻找最自然的声音。练习发声时身体的参与非常重要,需要完全地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双脚分开,脚紧贴地面。重视头腔共鸣,从而达到声音的共鸣。
在教唱训练时,咬字是教学难点,给学生们一个适合的参照物很重要。可告诉学生歌唱时就好像头顶着一碗水,嘴巴里含着一个乒乓球的感觉,歌唱时要始终保持这种状态。
高音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在演唱高音时,声音很容易虚,音不稳定。可借助科尔文手势来稳定音高,同时引导孩子想象着抓住空中乱飘的风筝线,边“拉牢线”边唱。这种运用形象的感觉去体验抽象的声音状态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借助立定跳远,感受腹部力量的支撑;想象用力往上抬东西时的感觉。在形象的感知中,孩子们的高音明显地稳住了。演唱时,当发现学生高音乐句声音飘时,就要求学生收好声、归好韵,最后一个字在归韵后必须保持形态不变,直到音符时值的最后才在韵尾上收声。收声时仍必须完全保持住歌唱的应有状态,不能松弛,这样才能保证歌唱的旋律线条流畅、统一。
三、合唱队——合唱教学的“丰收园”
小学生合唱队通常以三声部为主,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在排练时可采用的是三个老师各带一个声部单独训练,让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老师去带相对应的声部,发挥她们的所长,一遍又一遍地强化训练。通过训练可以使各声部的音色比较接近,将不可协调音色(包括尖细、嘶哑)统一到圆润、明亮、柔和的可协调音色中去。在每一声部熟练掌握后再逐步加入声部,先两个声部再三个声部依次递增。在达到合唱效果后,为了让校合唱队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我们还邀请专家名师过来作指导。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音符的变换组合飞扬着艺术的美感,合唱队形的编陈排列则呈现出智慧的流光。只有打破一成不变的队形,才能令观众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感叹于变化与统一的巧思。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合唱教学任重道远,愿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责任编辑:陈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