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意象发掘小学语文之美

2018-03-19邢卫国

江西教育C 2018年2期
关键词:庐山瀑布意象

邢卫国

意是心意,象是物象。所谓的意象,就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心意相交融而形成的具体形象,其中蕴含着某种情感和艺术特质。简单说,意象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意象是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更是学生抵近文本灵魂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巧用意象,能有效发掘语文之美,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意象解读文本——情景交融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本质上是文本意象生成的过程。通过文本意象,学生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但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对纲领性的内容灌输得多,意象性的细节关注较少,这就造成对文本解读得不深入、不透彻,甚至是断章取义、一知半解。假如我们把课文比作奔腾的江河,那么教师就是掌舵的艄公,学生就是勇敢的水手,文本中所呈现的意象就是舟船。有了舟船的承载,我们才有可能乘风破浪,真正认识和体会文本。

例如,在执教《黄河的主人》时,笔者没有直奔主题,让学生去领略艄公的坚强,没有通过惊涛骇浪去定位谁是“黄河的主人”。我觉得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没有给学生探索和深入解读文本的空间,很容易造成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利于文本解读,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标倡导的“发展学生思维和文本探究能力”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探究意识,我选择了文本中一个小小的细节——羊皮筏子。这个清晰而又生动的意象,当作打开这篇课文的一把钥匙。通过羊皮筏子这个意象的引渡,给了学生一条线索,引领他们一步步深入到文章内核,开始了自主探索之旅,从而深切体会和领略文本的精神和精髓。

这充分说明,巧妙地运用意象,甚至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给学生找到探索的方向,引领他们进入浩瀚的文本海洋,欣赏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二、巧用意象感悟主题——言近旨远

一篇诗文的主旨,往往隐藏在纷繁或单纯的意象背后,要想从字里行间准确找到诗文的要义真知,需要从这些纷繁或单纯的意象深入,慢慢进行整合和提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要抓住主题意象,就掌握了发掘主题的关键。换言之,诗文之美,往往就美在含蓄和婉约,不能直言,正是凭借意象的寄托,才让内在的意韵深厚悠长,言尽而旨远。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经典名篇,因意象壮美而脍炙人口,广为传颂。限于小学生阅历和认知能力,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让他们体会到诗人的开阔胸襟,理解诗人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炽热情感呢?他们或许没有到过庐山,与李白又远隔千年,仅凭这四句诗、二十八个字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教学这首唐诗时,我紧紧抓住“瀑布”这个气势磅礴、雄浑壮美的意象,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直达诗意主题。“诗人写的是庐山,又为什么把目光集中在瀑布上呢?”“詩人眼中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呢?”“庐山瀑布在诗人内心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起了怎样的变化?”“通过瀑布,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世界,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按照这个脉络,通过“瀑布”这个意象的延伸和拓展,学生更容易贴近李白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贴近诗歌的主题,从而达到感悟主题、言近旨远的目的。

三、巧用意象展开想象——一隅三反

教师要想最终实现“不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摸索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用意象解读文本、打开作者的内心世界都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巧用意象,激发学生想象,让他们在丰富多彩、海阔天空的语文艺术世界里展翅翱翔,一隅三反,则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望洞庭》是一首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的诗歌作品,作者巧妙地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把一个惟妙惟肖的洞庭夜景呈现在字里行间,俨然就是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要想让学生走进这诗画境界,被熏陶和感染,就需要从诗歌意象入手,先了解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建构诗篇,创造画境的。为此,我总结了“三步走”的方法——“读”“解”“悟”。先是“读”,读就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朗诵,去诗歌当中寻找意象;然后是“解”,解就是解读和品咂,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最后是“悟”,悟是在文本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与作者对话,实现共鸣。在这首诗里面,可以凭借的意象有很多,诸如“湖光”“秋月”“镜”“银盘”“青螺”等,都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也是营造诗情画意的基础材料,通过寻找意象、揣摩意象、感悟意象“三步走”的方法,从而实现了从文本通达意境的过程。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教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巧用意象解读和领悟文本,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是发现语文美丽,享受语文魅力的重要依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乐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猜你喜欢

庐山瀑布意象
瀑布之下
做一次庐山客
瀑布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瀑布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