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解决在京“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的建议

2018-03-19房凯

中国市场 2018年7期
关键词:保障

房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口持续涌入城市。在此背景下,由于北京房价居高不下,并不是所有进京的务工人员都能解决住房问题。文章主要关注这类人员的居住条件,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夹心层”;保障;群体住房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053

1“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

11“夹心层”群体概念界定

本提案中的“夹心层”是指个人无能力购买商品房,又不被纳入保障房体系内而没有固定住房的群体。按“夹心层”群体的年龄、学历、收入状况等划分,可将其划分两个层次,“上夹心层”和“下夹心层”。这两个层面居住的群体不同,其中“上夹心层”其面对的群体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还包括一些初级公务人员、企业引进的人才等;“下夹心层”主要的居住群体是农民工,还有一些单位的下岗职工以及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中等家庭。

12“夹心层”群体在京居住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京常住人口已超过1900万人,并且有1/3人口来自于其他省份。这些外地人在北京的居住方式就是以租房为主。下面就按层次划分,了解下他们的居住情况。

121“上夹心层”群体居住条件

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多会选择租房,因为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无法毕业就买房,但是在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压力下,房主们都会选择抬高房价进行出租。根据安居客北京网的数据显示,现在北京市的平均租房水平是1800元/月。如北京市六里桥附近的房屋出租水平每月3500元,最低的每月大概为1500元;而远郊区如苹果园一带的房屋出租水平每月最高大概为2800元,最低的每月大概为800元(简易的民居出租形式)。作为每月平均收入大概为2500元左右的毕业生,扣除房租和基本的生活开支,基本所剩不多甚至形成赤字,所以他们只能再次降低居住水平,选择租用远郊区的房子,并且采取群租的方式。“群租”就是将普通的住房进行改造,分割成多个隔间,然后出租给住户,严重地超过了该房屋的容纳量。“群租”的最大存在优势是房租低,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较为严重的就是,无法保证房屋、住户的安全;人员众多,产生大量的垃圾,住宿环境差,卫生条件有待改善。他们每天从工作单位至居住地往返需要五六个小时。上班地点和居住空间的不统一使他们降低了通勤能力和信息搜索的能力,无形中增加了“夹心层”群体的出行时间;由于信息来源受限,他们的就业机会也相应减少。

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对于城市的务工人员来说,无法购买商品房,也就无法在城市立足,进而在就职方面就会考虑其他城市或就业途径。特别是在北京,商品房价格长期盘踞高位的状况下,高校毕业生择业选择开始逃离北京。城市的“挤出效应”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城市的人才结构,分散人才集中到二、三线城市,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平衡,但是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一线城市人才流失,得不偿失。完全的“住房挤出”效应会造成专业技术人才利益天平向二、三线城市倾斜,他们不得不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去小城市实现自我价值。

122居住条件

农民工是“下夹心层”群体的主要构成人员,他们为了节约更多的钱,居住的地方设施不健全,很多人都居住在环境潮湿的地方,不仅仅有安全问题,也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地方一般位于城乡接合部或“城中村”。根据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在北京有618%的进城务工人员居住于近郊区,289%的进城务工人员居住于远郊区。而在北京务工的建筑施工人的居住条件更为简陋,部分施工单位,会在工程场地搭建临时的板房提供住宿,但是这些板房不具备洗澡、厨卫等功能,并且人员较多,一般容纳都在10~20人,人均面积不足3平方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民工从业人员主要都是居住在单位宿舍、板房或者合租房里。这些地方配套设施欠缺,也就会为北京的市政环境带来影响,不利于城市整洁和规划,影响着治安环境。2保障“夹心層”群体住房的政策建议

21加强政府层面对“夹心层”群体住房情况的宏观调控

211建立“夹心层”住房保障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文件,如贴合我国住房实际的《住宅法》《住房保障法》。《住宅法》中应对住房的管理机构、住房用地和资金来源作明确的规定。《住房保障法》应以法规条文的形式明确保障者的进入、退出机制和监督保障管理的职能,以及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等。并且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如收入情况申报制度、申请条件审核制度、公示内容评议制度和动态管理监管制度等,以切实保障“夹心层”的住房利益有法可依。

212加强住房价格的宏观调控

一是严格控制土地价格;二是弱化住房投资功能,除了继续强化“限购令”还应对投机炒房团的购房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违法行为不单是罚款,更要对情节严重的予以追究刑事责任,对企业则是要求其停业整顿甚至是撤销其运营执照;三是调整房地产行业市场价格。随着房价的上涨,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起到监管作用,整顿房产市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房价的监管力度,抑制任意上涨、人为上涨,以维护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秩序。

213完善保障房分配机制

目前,要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扩大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因为以产权式为主的保障房与保障对象人均收入分布不匹配,并且要完善保障房的准入、退出机制。在准入方面,要加强房管部门与证券、银行、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多渠道核实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者的收入及资产状况。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定期公示制度,提高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社会化监督。制定保障性住房的转换接续制度,出台由廉价租赁住房向经济适用住房再向普通商品住房过渡的正、反双向的具体操作程序。

22建立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金支持制度

在解决保障性住房公积金方面,需要重新定位公积金,提高公积金的互助性,有针对性地降低“夹心层”人群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在保证合理性情况下,延长还款期限。为公租房开发企业提供长期的信用资金支持,如规定其可在3~5年之内免缴税费。

23现阶段住房保障应转向“补人头”

在目前存在的住房保障问题面前,应该考虑从“补砖头”转向“补人头”,即从建设大规模的保障房转向对住房保障的租金补贴,根据地区发展差异适当调整住房保障方式,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谢婧聪.我国“夹心层”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6)

[2]韩俊.希望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顶层设计[N].东方早报,2012-08-14

[3]高育文.财政部副部长:住房保障应考虑转向“补人头”[EB/OL].第一财经日报http://househexuncom/2012-11-30/148530151html

[4]荣西武.关于解决农民工住房的几个问题[EB/OL].消费经济http://wwwtowngovcn/zl/ccud/rongxiwu/201211/26/t20121126_598930shtml

[5]陈酉宜.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经济纵横,2010(11)

[6]刘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及生活服务问题规划对策研究[J].北京规划研究,2012(10)

猜你喜欢

保障
商业健康保险对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探究
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解析
影响警察职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因素探析
土地确权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让法律走进心灵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