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8-03-19王瑞玲
王瑞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针对阅读教学课堂,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群文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上的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群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阅读材料,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引入具有一定联系的阅读素材,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那么教师如何把握群文阅读教学特点、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一、抓住教学关联点,以点带面
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抓住教学上的关联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把握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正有待提升,他们缺乏较为积极主动的阅读兴趣,如果采取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到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引入以点带面的教学内容,则能为学生的群文阅读提供载体,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群文阅读的策略。
如在《钓鱼的启示》时,当师生经过互动学习掌握了本文的基本内容之后,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诚信,然后借“诚信”这个主题为群文阅读的拓展点,通过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突显,搭建阅读讨论平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有着诚信主题的阅读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思考。像《一诺千金》《季布一诺》《君子协定》等,它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阅读材料集中呈现,以体裁设定为关联点,将群文阅读,按照小说、散文、诗歌等进行组合,以某一篇文章为辐射点,展开同体裁阅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类体裁阅读的阅读特点、阅读规律,最终实现群文阅读的增值。
二、尊重多元性思维,求同存异
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之间会有着不同的学习观点,“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学习观点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不能以应试教学的观念束缚学生阅读性思维的发展,应该尊重多元性的学习意见,达到求同存异的群文阅读教学目的,最终实现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主要所讲述的是作者在小时候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明确了做人的道理。在实际阅读学习中,可能学生会有着不同的学习感受,教师不妨借助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引入相关的群文阅读内容,以帮助学生对多篇文章之间的不同点,进行求同存异的深入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课堂上碰撞,最终引领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实现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三、引入读写结合模式,互为促进
阅读教学并不是一项被孤立出来的学习活动,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基础有待强化,在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尽量客观化地书写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感受群文阅读对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实现读写能力的相互促进。
在群文阅读学习中,学生所接触的阅读内容较多,将读和写的内容结合起来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思想的提升。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时,为了帮助学生对鲁迅先生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鲁迅的相关作品,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重新接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并利用写作的方法写出这篇文章的主体思想,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丰富群文阅读载体,拓展视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教學时,教师要积极引入新兴媒体,使群文阅读能够得以更好地拓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丰富阅读载体,对学生传统的认知印象进行改观,以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群文阅读有自己的内涵,文章必须具备某种相同的属性才能称为群文,而信息技术则能为群文阅读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参与阅读。
在群文阅读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像影音播放软件,从网络上搜集群文阅读材料的音频或视频内容,以帮助学生更感性地进行群文阅读。其二是在课后的时候,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就课堂上学习的文章,在课后为学生推送一些相关的阅读作品,定期为学生更新一些阅读书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群文阅读,并养成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在群文阅读交流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意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学生感受群文阅读的乐趣,并学会如何利用多种渠道去进行群文阅读。
总之,群文阅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想在语文课堂更好地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合理地引入群文阅读内容,借助相关的阅读方法,加深学生的阅读学习印象,使学生感受群文阅读的乐趣,并在群文阅读中提升阅读素养,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长坑第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陈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