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6例疗效观察

2018-03-19张丽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张丽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本院收治的92例NS患者分为2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应用中西医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 ①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脏血流参数:观察组患者舒张期血流速度(Vmin)、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以及阻力指数(RI)等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NS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肾脏血流参数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2-0027-03

肾病综合征(NS)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肾内科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三高一低”(即高度水肿、高蛋白尿、高脂血症以及低蛋白血症),该病病程长,且有着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临床以往治疗NS患者时,通常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西医方法,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长期服用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2]。由此可见,探寻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NS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收集以本院92例NS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分别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46.3±5.4)岁;病程为4~22个月,平均(10.8±1.5)个月;25例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3例为糖尿病肾病,5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观察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45.9±4.9)岁;病程为3~20个月,平均(10.1±1.7)个月;23例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4例为糖尿病肾病,5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采用西医治疗,采用强的松与嘧达莫片。其中,强的松的初始计量为1 mg/kg·d,用药8~10周后将剂量逐渐减少,每隔1~2周减少10%,当用药剂量减少至每天10~15 mg时,维持剂量0.5~1 a;嘧达莫片的剂量为每天300~400 mg,分3~4次进行口服,以达到抗凝治疗的目的。

1.2.2 观察组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中药方剂组成为:黄芪20 g,芡实20 g,白术15 g,白茅根15 g,太子参15 g,川芎10 g,牡丹皮10 g,茯苓10 g。瘀血甚者加用水蛭及红花;水肿及尿少患者加用车前草;气虚患者加用人参。上述中药加水煎至400 mL,每天1剂,分早晚温服。

10 d为1疗程,2组各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舒张期血流速度(Vmin)、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以及阻力指数(RI)等肾脏血流参数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1.4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均完全消失,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白蛋白含量超过30 g/L,24h蛋白定量持续不超过0.5 g/d;有效: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有所缓解,肾功能处于稳定狀态,血浆白蛋白含量在25~30 g/L的范围内,24 h蛋白定量持续不超过1.5 g/d;无效:患者各项指标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78.3%),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2组患者肾脏血流参数改善情况 2组患者治疗前的肾脏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Vmin及Vmax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RI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小结

经临床调查得知,肾病综合征(NS)不是独立的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并伴发一系列以肾小球病变(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其中,NS最基本的病理表现即为高凝状态,患者发病机制与自身纤溶及凝血等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3]。现阶段,临床在治疗NS患者时,糖皮质激素为首选的西药,但此类药物的使用会大大增加患者血液的黏度,使得纤维蛋白在肾内出现沉着,进而减少肾内的血流量,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针对NS患者,临床应遵循纠正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度的治疗原则,通过控制机体纤维蛋白的含量,来达到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4]。

在中医学领域,NS属于水肿的范畴,分析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过于劳倦、内伤、外感风邪以及房事不节制等。当肾精不足时,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的症状,水湿停聚则会出现虚火外浮及全身水肿的表现。其中,中医将尿蛋白归为脾肾气化功能障碍的范畴,热毒、湿热以及水湿等在体内积聚,久之则碍气血,只有气化健,痼疾方能治愈;气化乖,则轻病难痊“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精浊同下则可引起尿蛋白的出现[5]。具体来说,NS虚实错杂,在采取中医治疗时,应遵循标本兼治原则,以清热利水、化瘀补肾为主,辅以降浊化湿、化瘀活血。在本研究应用到的中医方剂中,黄芪具有扶正祛邪、通络祛瘀以及益气补肾的功效;芡实可固涩补肾;茯苓与牡丹皮能够利水除湿;白术与太子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川芎能够化瘀活血;白茅根可发挥出消肿清热的功效,上述药物联用,可共同发挥清热利水、化瘀补肾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中西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min、Vmax、RI等肾脏血流参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对于NS患者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单纯西医治疗不可比拟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NS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肾脏血流参数指标,具有优越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帅昌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3):155.

[2]王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4):25-27.

[3]郑辉,王欢.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4,34(1):90-93.

[4]张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7,12(2):323-326.

[5]张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症65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1404.

猜你喜欢

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细胞粘附分子CD44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
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