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管理审计提升企业执行力

2018-03-19于春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

于春

摘 要:管理审计是新时期企业管理制度日渐健全的产物,是提高企业管理成效的有效措施。据此,就加强管理审计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有效措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管理审计;企业执行力;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8.038

管理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受托人是否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真实情况实施审计,涵盖内容有管理业绩及管理过程,是检验企业执行效果与执行力的有效方式。一般来讲管理审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内向型、外向型及公共管理型三种管理审计。通常情况下企业采用的管理审计方式是内向型,也就是管理者对企业的所有制度章程进行建设性、真实性与独立性进行的评价与检查,以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与执行能力。管理审计属于对所有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审计与客观评价的活动,其核心审计和评价内容涵盖管理部门及人员所参与的工作目标、程序和方法等方面是否較好地履行了其应尽的职责。管理审计在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合理、有效进行评价,揭示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意见,从而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近年来,很多大型企业普遍依据自身实际实施管理审计活动,有效提高了企业各种制度章程的执行力。那么,在如何应用管理审计提升企业执行力,是企业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1 企业管理审计的主要做法

1.1 深入了解管理审计

企业要想借助管理审计提升企业执行力,就需要先深入了解管理审计,对其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有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具体来讲,应做好以下几点:(1)先了解与管理审计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措施,并全面搜集及学习国内外与管理审计有关的成功经验与技巧,以便恰当地加以借鉴。(2)主动引入管理审计,结合企业的当前的具体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企业实情的管理审计方案与细则,并指派专门的部门主管。(3)应了解管理审计属于对监督工作进行再监督的活动,是对管理工作开展的再管理。企业管理审计的首要任务是审计企业各种章程制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其涵盖有两个重点:第一,对企业制定的各种制度章程的科学性进行审计,以确保所有制度章程都能符合企业实际与国家政策,应确保所有的制度章程之间都合理衔接,且具有很高的操作性。第二,审计各种制度章程是否被高质量贯彻执行,有无进行科学管理,有无开展及时的完善修订与高质量的执行贯彻,相关部门间的衔接是否具有较高的严密性、流畅性等。在企业中开展管理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督促基层单位与管理人员明显优化管理效果,增强管理有效性,以确保企业可获得最大化经济收益。

1.2 管理审计制度章程

企业制定的管理设计细则与方案,应对管理审计的处理结果、程序及范围等做详细规定,目的是确保企业制定的所有制度章程能较好地符合企业特点及较高的合理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些制度章程都能高质量执行。一般来讲,制度章程的管理审计的形式主要有四种:(1)督查审计企业的日常性文件。具体来讲,就是一次性的、阶段性的、有时间要求的文件,需要借助次月滚动督查上月文件的形式,并按季度对督查结果进行考核与通报。(2)对制度章程类文件实施督查审计。也就是对重复性的、长期性的文件进行审计,借助次月滚动督查各季度制定的制度章程;次年复审抽查隔年制定的制度章程,比如2017年抽查2016年的文件,并且抽查比例应超过三分之一。(3)专项督查审计。也就是结合文件分类(比如保密类、质量类、技术类等)实施专项的督查设计。(4)结合企业决策层交代的具体要求或事项实施单项督查审计。

1.3 科学检验实施结果

结合制度章程审计的形式,对各种类型的文件在规定时间或一段时间中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判断其是否已经实现了计划的任务或目标,及实现情况怎样,是否还存在完善、提示及修改的余地,以便在未来处理类似工作中有更好的提升与借鉴。针对制度章程类文件,不仅应审计其是否高质量贯彻,而且还应对其提出有效性的调整建议或意见。假如在长时间的执行过程中,判断出这些制度章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可提出建议将其提高到企业管理高度,长期使用。假如在审计中发现有一定漏洞存在的话,就需要督促原发文机构对其进行及时完善与修改。针对专项督查审计,需要对具体专业或系统中的各种制度章程的衔接情况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操作性,不仅没有重复、交叉,而且没有空白,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改进与协调,确保制度章程具有较高的有效性、科学性及精简性。针对单项督查审计,主要是对阶段性、一次性的工作任务或要求进行审计,以客观了解其是否落实、是否完成、效果如何,有无可行性建议等。

通常情况下,管理审计的主要结果可以划分成以下四种:较大问题、一般问题、效果不明显、有效执行。针对文件有效且持续执行的,审计之后应对其进行奖励或表扬;针对执行效果不显著及存在一些问题的,就需要借助书面形式对其下达意见书,责令其定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汇报给管理审计部分进行复审;针对具有较大问题的审计结果,就需要对其进行通报,并强制要求其整改。

2 加强管理审计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深入思考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审计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审计在提高企业执行力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尤其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还需要企业更加重视管理审计工作,并深入探究高效开展管理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推动企业竞争力、活力及实力的显著增强。本文在研究中发现,要想优化管理审计在提高企业执行力方面的价值,就需要企业在运用管理审计的时候,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制度章程的管理审计。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1)坚持不懈地做好制度章程的日常管理审计,优化制度章程的执行力。(2)加强专项管理审计工作,提高制度系统的协调性、合理性,提升管理水平与档次。(3)对所有制度章程进行合理的压缩精简,降低数量,确保质量,从而显著优化执行效率。第二,有计划性地扩大管理审计范围。例如,对具体的单位工作或基层部门的管理审计,针对企业中指定的经营活动开展的管理审计等,需要审计人员可以从效率、决策、控制、领导、组织、计划等层面入手,推动企业所有生产经营行为都能高质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都可得以有效提高与改进,从而有效解决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最终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第三,做好管理审计人员培训工作。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企业的管理审计工作者的价值与诊断师、医生等同,只有确保他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才能提高管理审计工作成效。因此,企业应明确管理审计人员素质与能力对审计结果产生的巨大影响,主动为他们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具体来讲,应做好以下几点:(1)对其进行规范的、专业的管理审计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推动其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的提升。(2)做好日常培训工作,使得他们可在研讨会上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最终实现共同提高。(3)开展管理业务培训,使得他们都能在充分了解企业各种业务情况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管理审计工作,努力成长为企业管理中的行家里手。(4)重视管理审计工作,提高管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随着管理审计工作的工作重心向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转变,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对管理审计工作的有效尤为重要。单位负责人是内部控制活动开展中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健全性以及内控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负主要责任。所以,要借助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其“第一责任主体”意识,深化单位领导对内控制度建设和管理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推动单位上下充分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并严格遵守,从而共同营造出规范的内控环境。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管理审计部门和相关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管理部门要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直属于高层次的领导。

总之,管理审计是新时期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与措施,是督促企业各种制度章程高质量贯彻落实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应深入了解管理审计的价值与应用措施,结合自身情况恰当选择最适合管理审计形式,以确保企业制定的各种制度章程都能高质量执行,最终为企业经营效益的优化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晓青.论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16,(10):74-75.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浅谈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分析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管理问题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