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新教育范式引领高校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2018-03-19涂德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0期
关键词:范式课堂教学课程

涂德虎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处,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创业教育的早期研究关注于创业者特质,试图将非创业者与创业者之间通过特质的不同进行区分开来,回顾有关创业者特质研究的文献 (如Mcclelland,1965;Collins和 Moore,1970;Decarlo和 lyons,1979),发现达成共识性的四种创业者特质:自我控制、高风险承担、成就需求和对不确定性的容忍。此后出现的创业者特质研究就很难再达成共识性的认可,这些早期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呈现在已有的创业教育教材中,通常为开篇便是讨论谁将成为创业者和创业者将拥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中期Gartner(1988)趋向于行为方法研究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毕竟是有关于新组织的创建,创业者只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创业教育研究应该关注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而不是关注谁是创业者。因为不同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表现极为不同,因此,很难将这一类的表现进行普及性的教育。所以,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应该从关注创业者特质这类特定的人群转移到关注创业过程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杰弗里·蒂蒙斯于1999年在他名为《新企业的创建》(New Venture Creation)的书中提出了一个创业过程理论。调研目前市场上50余种创业教育教材,发现近80%以上强调了创业过程教育,教材主题包括识别和评估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营销计划、商业计划书、新创企业管理和退出等。创业教育又成了另外一个版本的管理,其差别就在于此版本适用于新创建的组织。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的弟子 Saras Sarasvathy(2001,2003,2008)在创业教育研究中提出——《效果推理理论》。主张用认知方法研究创业教育不是基于人格特质来区分创业者,而是揭示创业者具有何种思维模式,假定此种思维模式是创业者的竞争优势和个体差异的来源 (Mitchell等,2001)。至此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再是关注某个个体能否成为创业者,而是某个个体如何更具有创业精神、创造和把握更多的创业机会并开展行动。创业者思维研究将创业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基于效果推理理论(Sarasvathy,2012)提出应该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方法来讲授(Venkataraman等,2012)同时,作为一种方法的创业教育课程就要开发出一组实践,然后通过这些实践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思维,进而帮助和培养更能够开展创业行动的学生[1]。

随着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新技术及互联网工具的出现,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新的教育范式来承接新的学科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创新教育范式以HD高校学生为被试对象,传统教育范式以HSD高校学生为被试对象,自2015—2017年3年3个学期两个学校各9个班级学生,其中HD高校558名学生,每学期3个班级,平均班级人数62人;HSD高校522名学生每学期3个班级,平均班级人数58人。不同教育范式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效果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三个维度指标为依据。依托库恩教育范式三个阶段对比三个维度的相关数据,分析创新教育范式在高校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结果。

1 范式理论与创业教育范式转型

托马斯·库恩所提出的范式理论: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范式的变革不是知识的直线积累,而是一种创新和飞跃,一种科学体系的革命[2]。

1.1 创业教育范式

依据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得出可以把创业教育范式理解为一种对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目标认知和价值判断,它集中反映了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教育共识和理念共识。创业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教育内容和革新教学方法,更要在定位上和价值评估上体现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价值诉求。创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基于模式方面的改革成果已经相当丰富随着新时代来临伴随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基于教育范式层面的改革诉求亟须摆上日程。创新教育范式应用到创业教育领域实质上是一次教育的革新,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内涵比创业教育模式更为丰富,一个创业教育范式里面会蕴含许多创业教育模式,但多个创业教育模式也只能从属于一个创业教育范式。二者之间是方法与工具的关系,是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产生往往昭示着创业教育新模式的诞生。

1.2 创业教育范式的转型

创新教育范式的诞生往往表明对旧范式的一种对立、依赖和超越的关系。基于新技术、新业态、新的模式等外在挑战不断冲击被教育者头脑的现实环境下。传统教学的灌输式、说教型、自闭性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教条化、浮躁化、庸俗化的负面效应不断激化,创新教育范式应用到创业教育领域的呼声日趋高涨。经过笔者长期一线课堂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认为:创业教育范式应包括教学范式、课程范式、学习范式、评价范式和培养范式五类范式的总称。内容涉及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学方法、基本理论、新技术应用及创新教学思维等方面。下面就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内容进行阐述。

1.2.1 教育范式

由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转型,文本教育范式过多强调理论体系构建,而对于创业教育的学生个性需求、专业特点及素质提升则关注不够。人本教育范式能够体现教育深化的共同心声,能够满足学生在创业教育学习中的需求,更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当中感受到文本教育范式承担了人本教育范式的技术化和工具化的作用,而人本教育范式则是对文本教育范式的借鉴和超越。这一根本性的转型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范式来实现:(1)由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向以教学活动引领为中心,构建以问题探索、情景模拟、任务分配和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可行学习的效率、开放程度和新颖程度;(2)由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的课堂教学,从提供标准化教材资料向个性化案例、个性化项目教学转变。通过教学过程中实施系列的个性化课程、教学、作业,以实现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心理、学习空间和学习结果方面的全面开放;(3)由校内模拟创业训练、创意空间转换向全过程育人与专业深度融合、向企业深度合作创建实训基地、进而探索新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

1.2.2 课程范式

由通识性课程范式向专业融入式课程范式转型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高等院校自身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需要遵循高校实际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设置本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架构。总而言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应遵循综合、开放的原则,既能体现素质养成与技能训练,用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言是“培养具有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体现在课程范式构建上的表现是:(1)课程标准设置方面应从通识教育课程转向校本课程,从学校必修课转向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课程,从单纯的理论课程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2)课程安排方面由以专业课为主、创业教育课程为辅,创业教育课与专业课教学分离的范式,转为把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设置中去,实现创业教育课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课程范式。

1.2.3 学习范式

学生由被动学习范式转为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范式转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的过程可以获取更多关联学科知识并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范式的具体表现为:(1)教师身份从教授知识的权威和辅导人员转变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教练和学习的媒介。(2)教室由学习知识的场地转为学生主动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物理空间。(3)学生学习的形式由原来课堂参与式教学方法产生学习结果,转为学生以创业项目为主导以任务完成为导向,自主学习知识内容和完成学习进度。

1.2.4 评价范式

由一元评价范式向全方位多元评价范式转型传统教育范式下一元化评价,过多地强调评价形式而忽视了创业教育的内容,重视创业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此评价导致的结果背离了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创新教育范式下的创业教育评价应实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促进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善学善思。其多元化的评价范式应包括:(1)创业教育评价指标可通过新技术和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实现多元化的指标评价;(2)创业教育学习成果突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可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课堂形式、实践调研、项目进展、项目答辩等全方位的模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1.2.5 培养范式

由学科、专业的纵深教育向交互、综合的创业教育转型。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知识、创业技能训练、素质养成的教育过程出发,通过以项目和问题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学科和专业知识的认知度。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对外部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实践操作练习形成理性认识。

多元化的创业教育评价范式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实现以过程考核代替传统的结果考核、由多种考核方式替换单一考试方式,不仅推动了创业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需求,更提升了学生由“高分到高能”的转变。

2 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

2.1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定位与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七个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我们思考这七大发展战略中每一个发展战略都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高等教育还肩负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交通强国、智慧社会等强国建设发展的重担。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发展和目标实现都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前所未有地把高等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2.2 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把握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助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世界高等教育的比较来看从整体表现上来说存在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的交织交融状态,有的方面比较落后,有的方面在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并肩,也有个别的领域领跑世界高等教育,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方面已经开始领跑。创业教育虽然在个别方面领跑其他国家,但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直没有停歇。

新时代国家赋予了创新创业教育更大的责任,它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肩负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等任务。

创业教育肩负着我国高等教育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在众多任务当中,该文将呈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创新教育范式应用课堂教学的实践数据和教学过程。

3 创新教育范式应用创业教育课堂实践效果呈现

依据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前范式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内容,将每一步发展应用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教育范式获取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效果、完成学习任务效率的三个维度数据,通过课堂实践表现、学生问卷调查和考核结果显示自2015—2017年HD高校创业教育每一年的教学改革的数据如表1~6所示。

2016年HD高校和HSD高校两所学校教授创业教育的老师,均参加由省教育厅举行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师资培训后,两所学校创业教育课堂都进行了参与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事件学生课堂学习具体数据如下。

HD高校2017年创业教育课程实现了全面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互联网平台教学。学生学习具体数据表现如下。

HSD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延续以往的教育范式,学生课堂学习数据变化不大,具体数据如下。

通过图1分析2015—2017年HD高校和HSD高校三个学期1 080名学生,经过前范式科学、常规范式科学教育范式、科学革命教育范式的三个教育范式发展变革,对比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效果、完成学习任务三个维度的数据总结得出,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中 “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指导HD高校2017年进行的创业教育创新教育范式改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图2数据显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维度指标从前教育范式的20.40%(黑龙江大学,以下简称“黑大”)、22.4%哈尔滨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哈师大”上升常规科学范式的44.2%(黑大)、47.7%(哈师大),再到创新教育范式的88.80%,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率前后提升了66.4%,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地说明了创新教育范式的课堂设计思维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开放,更加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热情。

图3数据显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由前教育范式下的27.4%(黑大)27.5%(哈师大)提升到常规科学范式的52.4%(黑大、哈师大),再到科学革命(创新教育范式)的92%。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随着教育范式的不断变革而明星改变,前后两种不同范式的学习效果提升率达到64.6%,课堂学习效果的明显提升充分说明创新教育范式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内容及教学空间的利用达到了较高的层面,学生能够主动分析问题合作学习,提出了不唯一的解决问题思路。

图4数据显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由前教育范式下的18%(黑大)20.6%(哈师大)提升到常规科学范式下的40.9%(黑大)49.1(哈师大)再到HD高校科学革命(创新教育范式)的93.6%。学生在创新教育范式下的创业教育课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不断提 升,前后提升率高达75.6%。如此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中的学习任务充分说明学生已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能够充分体验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其学习成果得以展示,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表1 HD高校2015年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前学生学习数据

表2 HSD高校2015年创业教育学生课堂学习数据

表3 HD高校2016年创业教育实现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课堂学习数据

表4 HSD高校2016年创业教育实现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数据

表5 HD高校2017年创业教育实现“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课堂学习数据

表6 HSD高校2017年创业教育课程延续之前教育范式学生课堂学习数据

图1 不同教育范式下两所学校学生课堂学习的数据比对

4 创新教育范式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国务院办公厅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目的不仅仅是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引申意义在于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改革激发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变革,更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服务与人才保障。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创业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创业是一种实践”,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方法和实践在大学课堂上进行教授在业内以普遍成为共识。因此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逐渐浮现出来,应用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4.1 创新教育范式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推广路径

图2 前教育范式与创新教育范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对比

图3 前教育范式与创新教育范式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对比

图4 前教育范式与创新教育范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增长率的对比

依据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普遍以通识课程为主,有500所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在这些高校当中不仅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同时,还设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教育选修课程。怎么才能够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授得更加精彩?创新教育范式经过实践所得经验显示在以下推广路径当中是关键因素。

4.1.1 创新教育范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创新教育范式应用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从教师是课堂传授知识的权威逐渐转型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人员、学生学习的教练和学生学习的媒介。新的角色定位要求老师要学会如何针对创业教育课堂中出现的个性化学生、个性化团队以及学习进度不一致的学生创业项目团队。教师要做到对待学生提问处变不惊,课堂驾驭游刃有余的程度,最大的要素在于教师要学会用共性的知识引发学生个性的思考,学会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创新教育范式下构筑学习的平台和空间比要交给学生什么有用的知识更为重要。

学生在创新教育范式下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在以项目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指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整合学习资源、学会批判性思维通过创业教育成长为一个具有创业精神、能够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创新型人才。

4.1.2 创新教育范式中的设计思维

图5 常规范式科学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的创业教育课堂已经成为业界普遍的共识,教师的角色转型随之而来的就是创新教育范式下的课程设计思维的变革。新的课程设计思维包括:课程设计理念、教案设计等要素,创新教育范式的课程设计理念应充分体现“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老师线上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答疑、指导,线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室的物理空间展示学习成果和学生合作学习。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纠正,不足给予补充,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新教育范式下教案设计应充分体现创业教育在项目学习法中以任务和目标为导向的学习过程设计。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前置学习的任务布置,课堂教学的导入及教学环节、时间的把控,做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掌握了课堂学习的有效节奏,使学生对于下一次课程充满期待(见图5)。

4.2 创新教育范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保障

创新教育范式在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得益于高校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是高等院校的教育者站在国家发展大战略高度上实现的育人方案。对于创新教育范式的评价更应该宽泛和开放,相信人才是实践出来了,创新人才更是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认知。高等院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和媒介,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义务为学生搭建适合的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周到的保障服务。

评价体系的保障,创新教育范式的考评区别于单一的考评方式,考评方式应注重学习过程,所以教师关注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考评。

学校教务部门对于创新教育范式的支持同等重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范式,不仅需要教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教务监督部门具有创新评价意识,突破传统标新立异。对于创新教育范式的包容与理解不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会起到滋养作用,更是践行了创新人才培养出自创业实践。

托马斯·库恩说过,范式“必须是开放的,它具有许多的问题,以待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去解决”[3]创新教育范式的诞生并不是解决了创业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它是在当前环境发展下实践出一种较为有效的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式。同时,不同学校还需结合自身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百花齐放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双创”的发展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我们可以把创新教育范式看成一种对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目标认知和价值判断,是反映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教育共性、基本特征和基本理念。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范式的母体,创新教育范式的提出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学属性,它解决了创业教育教学中认识和操作的问题,同时也匡正了理论和实践的误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同于以往的普通教育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转为由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是由原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对于市场经济的支持服务,转为现在的服务和引领同步。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之前的规模扩张式的外延发展完成了高等基础教育的普及作用,那么现今的创新创业教育将担负起高等教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将肩负起国家以“双创”为引领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人才保障与引领的历史贡献。

猜你喜欢

范式课堂教学课程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