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化自愈机制来探索非遗的深层意义
2018-03-19张成福
张成福
(青岛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自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非遗保护运动在中国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十多年了。国家、省、市、县级政府和有关机构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并对挖掘、整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各地非遗名录中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在当代人的记忆中并没有过的事象被挖掘出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各级名录,成为政府和实践者的保护对象。在学界,我们曾经用“伪民俗”“民俗主义”“公众民俗学”“应用民俗学”等来指称、研究这种现象,并论证这种现象的危害或者合理性、合法性与实用性。学界的探讨多从民俗实践者的角度出发,从具体而微的层面探讨他们的实践对民俗的传承与传播带来的影响,而较少从文化本身的长时段传承、传播的角度去讨论问题,也较少讨论民俗实践者为什么选择这些文化进行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一方面,我们看到非遗名录中出现了很多民俗学者不认可的非遗,民俗学者的理由主要是这些进入到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历史的延续性,有很多甚至是新兴的节会活动,因此,不能将其视为遗产对待。但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民俗实践者却比较认可这种遗产,大多数民俗参与者也认为这种现象无可厚非。这给民俗学研究者以较大的困惑,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些“历史根基”不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韩家民俗村文化有限公司于2012年清明节期间举办了首次“东夷渔祖郎君节”*参见张成福:《资源动员与庙会传统的建构——以青岛“东夷渔祖郎君节”为例》,《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客观地说,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出现该地举办“东夷渔祖郎君节”的记载,甚至该节会所举办的地点韩家民俗村也是2004年才开始筹建的,韩家民俗村里几乎全部是新建的建筑与景观。自从“东夷渔祖郎君节”举办以来,韩家民俗村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慕名而来的游客也逐渐增多。2015年,该节会入选青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之前,由韩家民俗村申报的“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传说”“木质渔船制作技艺”已被评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夷渔祖郎君节”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韩家民俗村申报的其他非遗一样,被认为是当地的文化传统与传承。
有些学者认为“东夷渔祖郎君节”缺乏历史基础,甚至是“生编硬造”,对此,我们需要回答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什么民俗实践者“生编硬造”的一个节会会得到政府、游客和部分学者的认可?为什么这个节会能够吸引那么多的当地群众、外来游客?2017年,张举文教授提出了“文化自愈机制”理论*Zhang, Juwe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Self-Healing Mechanism in Chinese Culture.Western Folklore (Spring 2017).,为我们回答这两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张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传承中得以延续的传统是相对稳定的、置于其核心的信仰与价值观,表现为“核心符号”;而那些实用的、有效性因时空变化而失去功能的文化形式,表现为“随机符号”。核心符号是文化传承的生命力,随机符号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性。中国文化的传承其实是核心符号的传承与传播。具体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他认为,得以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着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推广和普及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正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民俗实践者实际上将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挖掘出来,并和随机符号有机结合,实现了中国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自愈”,保留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具体到第一个问题,政府、游客和部分学者为什么认可“东夷渔祖郎君节”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该节会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符号。如选择在清明节举办节会,大规模祭祀渔祖郎君氏和盐宗夙沙氏,还有分散在海神娘娘庙、王母宫、龙母宫、夫子庙、大成殿、魁星阁、汉明堂、天王殿、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莲花庵等庙宇中的神灵,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崇宗敬祖、趋吉避凶、和而不同、大一统,等等。更主要的是,通过举办节会,民俗实践者对当地的历史传统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挖掘,很多已经在历史上被淘汰或者遗忘的区域民俗文化被重新发掘出来,构建了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凝聚了当地百姓的区域认同,对发展地方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学术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东夷渔祖郎君节”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的当地群众、外来游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节会本身热闹。*参见华智亚:《热闹与乡村庙会传统的生命力——以冀中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文化遗产》2012年第3期。而构成节会热闹最主要的是文化传承中的随机符号,如郎君庙祭祖仪式、郎君广场戏曲演出、水面撑撸撒网表演、民间文艺巡游、民俗村摄影展览、特色渔家餐饮促销、商街地产展销等,是吸引游客到来的有效性活动。当地村民通过免票参与祭祀仪式、观看演出,实现了对庙会的心理认同,“这是我们的活动”,他们明显感觉到和外来游客不同,不需要买票的是本地人,是一个群体;需要买票的是外地人,是另一个不可知的群体。外来游客通过观看祭祀仪式、各种表演与展览,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认同,“这是青岛的一个传统活动,而我正在参与青岛的一个特色活动”,区域认同也在游客对各种活动的观看与评价中形成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从“事象”变成了“话语”“资源”。各种实践者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实现各自的目的,但是,实践者在选择资源的时候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中国文化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中进行选择。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客观上激活了某些已经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使之在当代社会持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新的框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挖掘、整合起来,实现了中国文化传承的持续性和当代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人们对生活区域和所在人群的认同,对于增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