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18-03-19桑俊
桑俊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文化自愈机制”笔谈是对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的自愈机制》,《民俗研究》2018年第1期。和张举文、周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张举文、周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的内在逻辑和传承机制》,《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的回应和延伸。上述两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发表于美国《西部民俗》(WesternFolklore)2017年第2期的“非遗在中国”专刊。该专刊由周星、高丙中、萧放、张举文的四篇论文和一篇前言组成。五篇文章在理论观点上环环相扣,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非遗在中国”的核心意义与作用:实践表明,中国充分利用了“非遗”话语,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国际对话,凝聚国家认同,并再次激活了其内在的文化自愈机制。也是在这层意义上,普通民众通过“非遗”,有机会回归到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如节庆、庙会、人生礼仪、手工技艺等,由此而能够从脚踏实地的日常生活中体认到对文化传统的自觉和自信。
笔谈主要围绕“文化自愈机制”,包括张举文对此概念的表述和一些点评及运用进行讨论。张举文在上述专刊提出这个概念后,又于2017年6月分别在国内几所高校与同行进行了交流讨论。这些学校和讲座题目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前沿问题系列讲座”:传统传承与文化自愈机制,6月6日)、山东大学(“民俗学高层论坛”第43期:非遗与中国文化自愈机制,6月7日)、中央民族大学(“海外知名学者民大讲坛”:民俗认同与文化自愈机制,6月15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传统传承机制实践与传统的记录,6月19日),中国海洋大学(“海大人文讲坛”第44讲:民俗传统的传承机制与搜集记录,6月22日),以及青岛理工大学(中国文化的传承机制与自愈机制,6月23日)。“文化自愈机制”在每次讲座中都会引发在场的学者和学生的热烈讨论。这使我们想到也许可以将这些点评和讨论汇集在一起,以笔谈形成一次学术对话。这个想法得到了参与笔谈的学者们的支持,他们对此做了书面确认和补充,以臻观点相对完整。笔谈中的文章,有些是作者听到讲座后的点评;有些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案例,受到“文化自愈机制”概念的启示,发现了新思路。其中,中国文化研究专家——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史麻稞博士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马克·本德尔教授也参与了笔谈,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看法。总之,希望“文化自愈机制”笔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