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际能源合作战略重点之
——能源技术、能源网络共享与绿色发展

2018-03-19许勤华

石油科技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油气能源领域

许勤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的国际能源战略合作重点,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逐步过渡的过程,战略合作机制逐渐制度化,能源金融互动日趋多样化,能源权力和影响力稳步提高。由于各区域的能源资源禀赋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中国与各国的能源战略合作也各具特点。随着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逐渐深入,中国国际能源战略合作日益向着能源技术与能源网络共享、绿色发展方向发展。

1 中国国际能源战略合作进展

1.1 传统能源仍是国际能源战略合作的重点

油气领域一直是中国与中东地区合作的重点。虽然国际环境发生过多次改变,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油气合作规模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双方的油气合作逐步深化,从最初集中在炼化业,拓展至油气产业上下游领域。同时,双方注重对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如中阿合作论坛、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阿能源合作联盟等,中东地区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俄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领域。中俄两国的油气合作开展得扎实,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不仅尝试直接投资、并购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油气企业,而且开始通过参股控股方式,对俄油气资源开发进行间接投资。中俄在亚马尔LNG项目的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合作机制上,通过沟通与互信,两国实现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俄罗斯终于接受了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构想,这为俄中经济合作打开了新的空间。2016年,俄罗斯成为中国的最大原油供应国,随着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两国的天然气合作将会取得新的突破。

中国与中亚5国的能源合作进展不同。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3个富油气国的合作程度较深,合作项目数量较多,而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合作较少。合作重点集中在传统能源领域,中国高度重视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深加工领域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和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中国油企一方面积极建设资源东道国已有优质项目配套工程,另一方面对这些国家苏联时期的炼厂进行改造、升级,或者开展新建项目,旨在“以下游换上游”。在电力领域,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等发电能源资源,地区电力需求小,开发率低,建设大型电源基地及外送潜力巨大,为中国与其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在合作机制上,中国与中亚5国依靠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金砖国家组织等具有国际制度效能的组织推动全方位的合作;中亚5国更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产能优势互补”成为中国与苏联时期国家能源合作的方向;镶嵌式的能源产业链合作模式将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全面迈进。

中非能源战略合作传统能源占据主要内容。在煤炭领域的合作,双方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模式,合作维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油气领域的合作是双方能源合作重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拓展,从最初的下游能源商品贸易延伸至中上游的勘探、开发和技术支持领域。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非洲可以率先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项目中受益,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中非产能合作已取得重要早期收获。经过多年探索,中非能源合作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大小企业领头、国家引领布局、与欧美竞争合作。

在传统能源领域,中欧合作重点集中在煤炭行业转型及油气稳定供应上。面对油气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新方向和新技术,目前双方合作重点方向正在由贸易转向石油天然气能源治理方面。

1.2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瞄准技术与 市场

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上述国家与地区与中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中国在中东地区对自己的核电产品进行了推介和市场开发,今后有望成为技术提供方,把技术输出到中东。中俄双方正积极推进电力、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合作,拓展能源技术、本币结算、工程服务等领域合作新项目,形成高度相互依赖的能源利益共同体。中亚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中国企业具有技术优势,有望实现“能源输出”。中非的新能源合作经历了从“意向协商”走向“执行”的阶段,是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等要素的结构性互补,并开始逐渐探索“技术换市场”的模式。另外,拉美国家在与中国进行传统能源合作的同时,双方的新能源合作项目也在不断推进。

中国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发展较慢,摩擦竞争与合作并存。在传统电力领域,中国和印度开展了广泛合作,主要表现为中国帮助印度完善电网的建设。在新能源领域,光伏产业的合作成为热点,各国纷纷加强在光伏技术设备上的研发合作,特别是中国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的合作最为紧密。中国进行亚太电力互联网建设并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提升亚太地区能源治理方面的合作。在合作机制上,高层互动频繁,能源外交备受重视;APEC、G20等多边机制成为国家高层共谋能源合作的重要平台,积极倡导和创建亚太地区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使能源合作体系化和制度化,推动亚洲能源共同市场的形成。

新能源领域一直是中欧双方关注的焦点,并逐渐成为合作重点。2014年,中英双方签订的关于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开启了堪称新颖的合作形式,中法两国在核电上的合作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中欧在可再生能源上的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欧洲在电力改革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符合中国的改革需求,双方也在共同参与推动全球能源合作的各项议题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在核电领域、碳排放交易等方面,中欧已达成有效合作。中国企业在欧洲新能源市场逐渐站稳脚跟,欧洲能源企业也积极进入中国新能源市场。在合作机制上,以论坛为代表的非正式机制仍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合作将更加呈现制度化与趋势化特征。

中美能源战略合作以新能源领域为主。合作重点大多集中在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三大领域。目前,虽然中国的核电、光伏、风电等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是中国发展新能源的瓶颈。中国发展新能源急切的需求给美国提供了广阔市场,中美能源合作将会更加频繁[1-5]。

2 能源技术与能源网络共享

2.1 与欧美地区深化能源技术合作

能源技术合作一直是中欧双边合作的重点,中国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的拓展利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排放发电、安全利用核能等方面都缺乏足够可操作的技术,而欧盟恰恰是以其“绿色能源”的形象走在能源领域的前端。中国要想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减缓减排压力,提高自身技术是关键。而欧盟也需要不断开拓市场以推销其技术,并获得资金来刺激其国内经济的复苏,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使得中国成为了欧盟创新能源技术推销的最佳选择。

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导的绿色能源发展在中国与美洲地区能源合作中比重逐年上升,贸易额度也随之提升。在政府间合作方面,中美两国还就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等议题,扩展了对话机制,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联合会议。双方清洁能源合作加强,并多维度引导创造环保契机。

2.2 全球能源互联网率先在亚太地区“开花结果”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6]。全球能源互联网要求实现不同能源系统(电、气、热)在特广范围(全国、跨国、洲际、全球)互联;不同能源系统与信息流、金融市场流、能源市场流之间的高度协同与积极互动。中国要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不仅需要在新型能源网络如电网、气网的构建中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也需要结合传统能源行业,尤其是保证能源的安全运输,创新能源的运输方式。

2016年3月30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在北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全球已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3个特大型互联电网。时任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表示,落实中国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倡议可分三步走:第一步为国内互联。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大幅提高各国的电网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第二步为洲内互联。从2020年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在洲内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第三步为洲际互联,即全球联网[7]。

亚洲能源互联网将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大范围配置,是亚洲能源清洁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必将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起到直接、积极的重要作用。

2.3 深化能源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中国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东地区居于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地位,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中东地区进行全球能源互联网统合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加强在新型能源领域的开发合作,建设清洁能源开采、传输的多样化渠道,搭建起能源传输的高效网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长效安全的能源供给途径;同时发展相关技术,推动传统石化能源就地转化成清洁电能,创新能源运输方式,提高能源运输效率,将中东地区建设成我国全球能源互联网体系中的重要据点。

2017年6月29日,“一带一路发展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南美研讨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中国、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和乌拉圭等国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南美洲清洁能源开发与电网互联互通的政策、规划、技术等进行了建设性研讨。

3 促进绿色发展

3.1 发挥中国绿色技术优势

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首次把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服务核电“走出去”战略,对核电企业“走出去”给予方向性指引,推动核电“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根据“一带一路”设想,预计到2030年,将有约60个国家共计建设200多座核电站。

中国正在国内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和装机国、最大的风电装机国、最大的核电在建国、最大的能效改善国,也是全球清洁能源的引领者、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在非洲地区,与现有核电站相比,中国核电技术具有成本优势,中国将核电技术推广与资金援助相配套,以换取工程建设的承包权。在中东地区,一系列中国承建的光伏电站、风力电站已经开始落地。“传统上,中国购买中东传统能源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而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现在引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今后有望成为技术提供方,把技术输出到中东[8]。”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领先优势将助力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能源合作潜力最大的领域。

3.2 积极担当大国责任,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 源治理格局

2014年6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标志着我国能源战略的重大转型。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框架下,中国在传统煤炭能源方面的国际合作逐步削弱,而在清洁化石能源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强。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已从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包括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以及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推动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是《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合作重点之一。促进各国清洁能源投资和开发利用,积极开展能效领域的国际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9],是“愿景”所提出的具体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是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实现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油气能源领域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