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文化化农思想研究

2018-03-19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46

关键词:列宁政策农民

尹 健(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46)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开始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上日程,尤其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为社会主义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推动力,而文化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整个社会主义文化水平有所上升。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状况和结果做出了客观的总结,反思并承认余粮收集制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列宁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农民的作用和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在推动农民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紧要性,探索出一条适合当时国情和现实境况的文化化农思想。列宁文化化农思想的逻辑脉络是以实现农村发展为农民的生活生产提供基本保障,争取获得农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广泛支持,以先进的文化内容为涵养,通过党的领导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培养一批拥护先进文化并热衷于农民文化事业建设的主体支柱,探索创新符合文化内容主旨的途径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即以多样载体为依托,创新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途径,对农民进行直接的宣传灌输、间接的文化感染和全方位、多格局的实践参与。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文化化农内容的时代整合

没有可以运用和推广的实质性内容,文化的现实效用和持续的影响力难以实现,列宁文化化农思想中的文化内容是其思想得以实现的前提。传统文化是俄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俄国有很长的资本主义历史,列宁也十分重视资产阶级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无产阶级文化是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积淀的社会主义文化,列宁主张通过批判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借鉴吸收资产阶级文化、创造推广无产阶级文化的内容来教育感化农民。

(一)继承——提出了以本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人民是创造传统文化的主体,作为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在俄国传统文化的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文化对农民思想文化的影响无疑也是最深远持久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运动中得以延续,与当下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用传统文化感化农民是连接农民思想与新政策的切口。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既沉淀了积极的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成果,能够运用于农民的文化教育中,同时又残留了一些恶风旧习,不利于对当时农民的思想改造,用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感化农民就成了一个现实难题,列宁给出的答案是对待传统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发扬创新。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继续保持,“我们满怀民族自豪感,因为大俄罗斯民族也造就了革命阶级,也证明了它能给人类提供为自由和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伟大榜样。”[1]109所以现在也要借用这样的榜样力量,唤起农民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他指出:“正因为这样,我们特别痛恨自己奴隶般的过去和自己奴隶般的现在。”[1]110农奴制文化不仅是俄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污点,其思想残余更是渗透在当下农民的思想意识中,严重阻碍农民的思想解放,因此必须摒弃奴隶制的弊端,清除现代残余的毒瘤。

(二)借鉴——涵容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参考价值

俄国具有较长的资本主义历史,资产阶级文化对俄国人民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先进的工业和科技文明以及反封建的属性对俄国传统小农文化意识产生过强烈的冲击。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的政策与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难免产生脱节与矛盾,因而,借鉴资产阶级优秀文化成果对农民进行教育感化具有重要意义。列宁采取一分为二的办法对资产阶级文化进行取舍,首先,明确肯定了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地位,认为“社会主义如果不学会利用资产阶级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所建立的技术、文化和机构,它就不可能实现。”[2]111资产阶级创造的优秀文化为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很多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进步的思想文化和管理文化对农民的思想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借鉴资产阶级文化也是一个不断剔除其糟粕的过程,资产阶级文化中劣质思想剥削了农民的利益,压迫了农民的身心和思想,故而列宁强调要“驳斥资本主义世界所谓一般的自由平等”[2]103。资本家等资产阶级打着“自由平等”的口号,实则无情榨取农民的血汗,这种虚伪的号召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只有消灭资本家和富农对劳动者和普通农民的压迫,拔除资产阶级文化中剥削意识本质的恶疮,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才能真正保证政策的实行和农民利益的实现。

(三)创造——揭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核心作用

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与历史俱来的,它是无产阶级在实现共产主义的不断实践中的产物,共产主义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现实目标和目标的不同层次,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文化必须具有时代性与超越性;无产阶级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创造与完善,并在创造与完善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共产主义信仰,坚持引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文化必须具有导向性和现实可行性。新经济政策时期,为了使农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政策,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加强工农联盟,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必须以高度成熟的文化来牵引农民、联系农民、吸收农民,而高度成熟的文化需要站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的文化不是捏造、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3]285从这些既有文化中挑选、汲取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养分,同时又与毒害的资产阶级文化作斗争,与落后的传统文化划清界限,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价值;高度成熟的文化还需站在时代和现实的高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的文化不是吹嘘、揄扬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文化道路,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这条文化道路是适合国情和现实的,是符合农民利益需求的。

二、共担性与共享性:文化化农主体与对象的双向建构

文化化农的思想内容只有依附于一定的主体,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才有可能实现“化”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政党起领导作用,国家与社会组织机构发挥专业作用,广大农民表现出积极配合作用,然而,党内存在不正之风,一些组织机构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泛滥,知识分子思想陋习依然存在,农民的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残余根深蒂固,因而,除了直接被化的农民,还应将党,各级组织机构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体纳入被化的对象,让其具备更坚实的资格去承担文化化农的重担,也让其在被化的过程中共享先进文化成果。

(一)文化化农思想执行主体的多元化

只有多元的的主体才能继承并创造多样的文化内容,才能推动文化化农思想的多渠道实施,这就要求文化化农的主体必须具备学习并运用文化内容进行实践的能力和素质。首先,文化化农必须坚持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即要求党把握文化化农理论和实践的风向标,而党的三个身份满足这一条件,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与继承者,又是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优秀学习者与传播者,同时,党还是推动无产阶级与农民关系深化的积极倡导者与组织者,鉴于此,坚持党的领导,为文化化农各主体的参与提供集中指导,为文化化农提供根本保证;其次,国家与社会的组织机构是推动文化化农关键力量,包括工会组织、政治教育委员会、扫除文盲委员会等各种特设委员会以及国民教师、知识分子等,他们具有丰富的革命热情与经验、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较强的宣传鼓动能力和敏锐的政治意识,因此,完善这些主体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建立农民思想与新政策之间的桥梁,加强农民对新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再次,重视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列宁号召:“必须把贫苦农民发动起来”[4]419,俄国广大农民长期以来是受压榨和剥削的阶级,这就造就了农民骨子里的革命反抗意识和对新的政策和改变的期盼,因而,发动他们的革命热情和浩荡力量,有利于加强农民对政策的认同和拥护,积极配合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二)文化化农思想被化对象的广泛性

为了使文化化农发挥实效,必须争取各群体阶层的协调配合,各群体阶层的协调配合是在利益诉求足够统一的条件下成为可能,而他们之间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容易形成冲突,比较典型问题是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的“我们的错误”和“三大敌人”,“我们的错误”即对农民的认知和导向错误,“三大敌人”是指“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文盲”“贪污受贿”,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形成阻力,其中尤以文盲最为首要,以农民的文盲最为显著,列宁认为文盲与政治绝缘,因而,迫切需要对农民进行扫盲,提供农民文化素养。首先,列宁丰富的政党建设理论是针对党内不正当现象提出的,也是在俄国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改进的,这就保证党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身,能以坚定的主导和坚强的后盾为文化化农提供保障力量。其次,国家和社会相关组织机构本身存在文化素质低的缺陷,存在管理水平低的漏洞,存在官僚主义和贪污受贿的危险,不仅对其自身发展造成延误,而且阻碍了其在文化化农中的现实担当,因而,必须将其纳入被化的对象,使其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准。再次,由于新经济政策的执行需要获得农民的理解与拥护,这就使农民成为被化的焦点。由于农民自身带有的革命性以及农民在推动新经济政策运行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将其推到被化的重点位置,而农民习惯性维系传统意义的持存性文化以及附带的风俗崇尚积重难返,这就导致农民成为被化的难点。

(三)文化化农思想主体与对象的双向建构

各级主体在文化化农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也存在与农民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需求相悖的思想风气和行为表现,这就决定了文化化农主体与对象的确定和完善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对对象消极影响的不断溶解和对主体积极作用不断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与对象共同承担文化化农的责任,促进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也共享实践创造的文化成果,助力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在破除对象的思想渣滓,建立新的思想文化时,也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有了新的认识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并且在“破”与“立”的同时坚持“稳”,探索中逐渐消除激进的思想,这也是主体与对象不断实践、相互揭明与促进的结果。文化化农的过程比较漫长,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需长期的运筹帷幄,这就需要把握时代的命脉和现实的根基,发挥各级力量的共担与共享,循序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集中性与多元性:文化化农途径的多样转换

文化化农思想要化成实践,化出成果,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载体,诉诸于特殊的途径进行。列宁深入剖析了农民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国内战争时期的怨声载道以及对新经济政策的认知和参与情况,切中要害地指出借用多类型的文化载体,其中政治教育贯穿于文化化农的始终,以争取农民的思想共识;将文化感化作为潜移默化的催化剂,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适时结合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以提高农民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加深农民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

(一)列宁文化化农思想集中表现为政治教育

列宁明确指示“提高文化水平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这正是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如果这样的委员会果真能为政治教育服务的话。”[5]263并指出“取名并不难”,难的是具体措施的实施以及能否奏效的问题。政治教育是对意识形态灌输的经验性阐释,“灌输论”是列宁首创的重大方法论,同时,列宁又是善于运用各种文化载体进行思想宣传的宣传者,书刊、报纸、小册子和传单等是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列宁指出“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6]166-167;尽管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和形式,但其始终作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传统起着作用;新经济政策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尤其是“政治文化”的含量微乎其微,表现为群众的政治和公共参与意识极其微弱;尤其是农民的中文盲的广泛存在直接造成农民与新的政策的脱节,表现为农民与政治绝缘,由此可见,进行政治教育就而成为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必要之举,也是促进新的政策得以运行的必然要义。关于如何展开政治教育,这就需要各级主体承担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宣传双举并行。政治教育是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加强文化化农的整体性布局,将全体群众纳为政治教育的对象,尤其针对“三大敌人”的危害: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政治教育能压制党内不正之风,以提高党的组织、服务能力;对国民教师和知识分子而言,政治教育能够消解其文化劣根性,提高其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对工人阶级而言,政治教育能够改善工人的私有者旧习,加强工人与农民的主动联系;对农民而言,政治教育能够减少文盲,对农民的遗风陋俗进行移风易俗,使其政治文化符合新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列宁文化化农思想以文化感化为内在推动

列宁认为文化革命不同于政治和军事革命,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既表明了目标实现的期限之长,又反映了具体实施过程中秩序井然和循序渐进的必要,这就需要施展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中创造的,又塑造着在人民群众中的思想价值,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农民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重视改变农民落后文化的问题。由于俄国传统文化、资产阶级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交互性,各级群体阶层作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文化化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就将文化感化推到了文化化农的独特战略位置,列宁也承认光靠大肆宣传是很难使上级政策深入人心,还需借用各种文化载体进行文化感化,而阶级社会属性决定了任何文化形式都带有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因而文化感化也需要坚持意识形态的宣传,要让农民享有阅读书刊报纸和宣传小册子的权利,学会学习并利用这些载体为自己服务;同时,除了扫除文盲,让广大农民学会阅读外,还需让农民具备“足够的见识”[7]364,首先要攻克的就是农民的遗风陋俗,而这些隐性因素不能一下子连根拔除,只能通过隐性的文化逐步扼制,列宁采取了一系列鲜活的措施来塑造文化环境,促使电影、剧院等载体的国有化,图书馆的开放化,创立无产阶级的纪念日和纪念碑,利用无线广播等先进科技使远方的农民能够接收到领导人的讲话和指示,使农民在接受熏陶的过程中逐渐被感化,将文化内涵、价值规范等因素内化到自身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刹住农民思想中坚固的落后文化惯性,增进农民掌握准确判断和恰当选择的意识与能力,使新的政策和理论宣传深入人心,深入农民的日常生活,真正为农民所接受,而“不仅仅是一纸宣言”[5]262。

(三)列宁文化化农思想与实践教育的同质构造

理论与现实目标之间近似约等于的关系,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助作用。列宁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模范的实践家,他用短暂的一生躬身参与并推动着实践,取得具有首创意义的成就。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仅仅依靠宣传教育,还需通过实践活动加以推动,文化与经济的影响是相互的,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同样,参与经济实践活动也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列宁认为首先要保障农民的政治地位和参与权,“今后出现在全俄代表大会讲台上的,将不仅仅有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人员,而且有工程师和农艺师”[8]154,同时,关于会议和议会的主题,列宁强调“今后最后的政治就是少谈政治”[8]154,主张报纸等宣传物要减少政治类的宣传,增加经济政策和生产状况的报道,让农民接收到经济政策的信息,并且激励农民躬身参与实践,“除了我们决心要进行的生产宣传以外,还要采取另外一种诱导方式,即实物奖励”[8]148。对那些在粮食生产和各项劳动战线艰苦奋斗的人民群众予以实物奖励,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大规模推进社会主义竞赛,尤其是经济成果和生产力方面的竞赛,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裨益良多。然而,农民本身具有革命性,但这种革命性由于封建落后的思想意识而不彻底,容易走向极端,这就要求对其实践加以组织,使其实践参与有条不紊地进行,合作社就是当时重要的组织形式,通过各种劳动公社、村社等合作社,将小农生产者与城市工人群体、手工业生产者联合起来,列宁鼓励工人群众主动下乡,逐步实现以城带乡,以工带农,通过有组织的商品交换,既满足农民迫切的利益需求,又在这一过程中使农民逐渐克服封建小农意识的问题,培育其开放包容的新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列宁.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列宁政策农民
政策
政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助企政策
政策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